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2023年九年级化学实验总结(优秀4篇),如果能帮助到您,小编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走进化学世界
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
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
(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
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
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一)药品的取用
1、药品的存放:
金属钠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药品取用的总原则
液体以1~2ml为宜。
多取的试剂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乱丢,更不能带出实验室,应放在指定的容器内。
②“三不”:任何药品不能用手拿、舌尝、或直接用鼻闻试剂(如需嗅闻气体的气味,应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仅使极少量的气体进入鼻孔)
3、固体药品的取用
4、液体药品的取用
①液体试剂的倾注法: 取下瓶盖,倒放在桌上,(以免药品被污染)。标签应向着手心,(以免残留液流下而腐蚀标签)。拿起试剂瓶,将瓶口紧靠试管口边缘,缓缓地注入试剂,倾注完毕,盖上瓶盖,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②液体试剂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赶出滴管中的空气,后吸取试剂
b、滴入试剂时,滴管要保持垂直悬于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过程中,始终保持橡胶乳头在上,以免被试剂腐蚀
d、滴管用毕,立即用水洗涤干净(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二)连接仪器装置及装置气密性检查
装置不漏气。
(三)物质的加热
(1)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下倾斜,试管受热时先均匀受热,再集中加热。
(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加热时使试管与桌面约成450角,受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给试管里的液体的中下部加热,并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自己或他人。
(四)过滤 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②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③滤纸破损
(五)蒸发 注意点:(1)在加热过程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作用:加快蒸发,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发掉,以避免固体因受热而迸溅出来。
棉网。
(六)仪器的洗涤:
(1)废渣、废液倒入废物缸中,有用的物质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3)玻璃仪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热的纯碱(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涤,再用水冲洗。
(4)玻璃仪器附有难溶于水的碱、碱性氧化物、碳酸盐:先用稀盐酸溶解,再用水冲洗。
(5)仪器洗干净后,不能乱放,试管洗涤干净后,要倒插在试管架上晾干。
1.
九年级化学重点知识点归纳
2.
初中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
3.
九年级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4.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5.
九年级化学重要的知识点归纳
6.
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复习和归纳
7.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归纳
8.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点的归纳
是化学变化(如:火药爆炸)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车胎爆炸)
②可燃性气体(h2、co、ch4)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
考点二:燃料
化石燃料包括。属于能源。
1.煤称为“工业的粮食”
组成:主要含,还含少量的
将煤隔绝空气加热,此过程为,得到焦炭(冶炼金属)、煤焦油(化工原料)、煤气(主要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用作燃料;煤气泄漏,会使人中毒,有可能发生爆炸)
煤燃烧会产生so2、no2等,会形成酸雨
2.石油称为“工业的血液”
组成:主要含。
炼制原理:利用石油各成分的沸点不同,通过蒸馏使之分离(此分离过程是)
石油不可以直接作燃料,会浪费资源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4)。[与沼气的主要成分相同]
①甲烷的物理性质:。
②甲烷的化学性质:,反应方程式为,现象为。
4.检验某可燃物是否含碳、氢元素的方法:
点燃,在可燃物上方罩一个,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生成了h2o,证明含有;在可燃物上方罩一个,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生成了co2,证明含有。(如果某可燃物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只能证明一定含,可能含)。
5.燃料燃烧对空气的影响
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了酸雨。
酸雨的危害:破坏森林、腐蚀建筑物、使水体酸化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等
防止酸雨的措施:使用脱硫煤、使用清洁能源等
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①;②。6.使用和开发新的燃料及能源
(1)乙醇,俗称酒精
①属于绿色能源中的一种,属于可再生能源。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考点一: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
化学变化:,分子的与原子的。
区分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依据是:。
1.常见的典型化学变化
(4)光合作用和动植物的呼吸等。
2.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化学变化常常伴随能量变化即吸热或放热
考点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
例如:颜色、状态、溶沸点、硬度、吸附性、导电性等。
化学性质:。
例如:可燃性、稳定性、还原性、酸碱性、毒性等。
考点三:实验操作
1.药品的取用
药品的取用原则:“三不”原则,最少量原则,环保原则
(1)固体药品的取用
通常保存在中。取用块状药品使用,操作方法为。目的是。取用小颗粒药品或粉末状药品使用或,操作方法为。目的是。
(2)液体药品的取用
通常盛放在里。取用时,,,拿起试剂瓶时,。缓慢倾倒,倒完液体后,应盖上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量筒量取液体时,应注意。
胶头滴管吸取液体时,应。使用后应(滴瓶上的胶头滴管)。
2.物质的加热
酒精灯的使用要求:禁止;禁止;用加热,先;熄灭时,应,不能用嘴吹灭;盛酒精量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得少于1/4。
注意事项:加热玻璃仪器时,要把容器壁外的水擦干,试管夹夹在;给盛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时,液体的量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时,用外焰加热,先预热试管;试管口应,不应朝着有人的方向;给试管里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防止。很热的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洗,以免受热不匀而破裂。
3.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干净的标准:
考点四:两个实验探究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蜡烛火焰分,温度最高。证明方法:;蜡烛燃烧后有生成,证明方法:;蜡烛燃烧后有生成,证明方法:。
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
验证co2的方法:,且co2含量越高,。
验证o2的方法:,且o2含量越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考点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中各气体的体积分数
各物质在空气中所占的比为:n2,o2,稀有气体,co2,其他气体和杂质。
n2常温下为无色无味气体,于水,化学性质,可用作。
稀有气体包括,直接由构成,化学性质,可做。
2.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如图课本27页)
(1)实验现象:①;②。
(2)化学方程式:。
(3)实验结论:。
(4)注意事项:如实验结果为进入集气瓶中液体体积远不足1/5,则可能原因:①、;②、;③、。如实验结果为进入集气瓶的液体体积大于1/5,则可能的原因:①、。②、。
3.实验中不用c或s燃烧的原因:;不用fe燃烧的原因:;
不用mg燃烧的原因:;不用蜡烛燃烧的原因:。
考点二:氧气的性质
1.氧气的物理性质
氧气在通常状况下为,溶于水,密度空气密度,液态和固态都是淡蓝色。
2.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与多种物质发生反应,常考的反应有:
反应的现象(分别写出在空气中和在氧气中)
化学方程式
注意事项
木炭
硫
铁丝
镁
考点三: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1.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①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烟尘和有害气体,汽车尾气;②工厂排放的废气;③地面植被的破坏导致的土地沙漠化而引起的沙尘。
3.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
(1)提高大自然对空气的净化能力。如:大规模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等。
(2)加强对环境的保护,针对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如:提倡绿色化学。加强环境监测(空气质量分级标准中,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3)改变燃料,使用清洁能源。如: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核能开发氢能等。
考点四:实验室制取氧气
1.化学反应原理:
(1),采用型发生装置。试管口,防止。
(2),采用型发生装置。
(3),采用型发生装置。
2.实验注意事项(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与排水收集)
①查-先组装实验仪器,再检验装置的,否则收集不到气体。方法为:。
②装-向试管内添加固体药品(如果为固体和液体药品,应按照先后
的顺序添加)
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应将将试管口,防止冷凝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④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前预热,然后再集中加热,防止。
⑤收-排水法收集气体。应等到再收集,防止收集的气体不纯。
,证明气体收集满了。
⑥移、熄-收集完后先,再,防止。
3.收集方法
①向上排空气法:根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证明收集满了。
该方法收集到的气体较,且操作方法,但。
②排水法: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到的气体较,但,且操作方法。
4.检验方法
用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看木条是否复燃。
工业制备氧气是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得到。
为变化。
考点五:几组重要的概念
1.化合反应、分解反应、氧化反应
化合反应:。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分解反应:。
属于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缓慢氧化:反应进行的很慢,反应现象不易被察觉。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酒的酿造、肥料的腐熟、钢铁的生锈等。
2.纯净物与混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宏观
微观
特点
举例
3.催化剂
在化学反应里能反应速率,而本身的和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催化剂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叫做。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考点一:分子和原子
分子:最小粒子;
原子:最小微粒。
3.分子的特点:①②③
4.从微观角度观察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是;化学变化是。
考点二:原子和离子
1.原子结构
2.原子结构的规律
①决定原子种类。
②原子内===
③决定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的。
④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例如。
3.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容纳电子;②第二层最多容纳电子;
③最外层最多容纳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电子)
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容易电子,带,形成离子
非金属元素:一般最外层电子数,容易电子,带,形成离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he为)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结构
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4.离子
带电荷的原子叫做离子。叫做离子化合物,例如。
离子的表示方法:
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硝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铵根离子。
5.原子结构示意图
镁原子结构示意图: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符号为:符号为
6.相对原子质量
(1)概念:以一种碳原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作为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
(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
相对原子质量近似等于
考点三:元素
1.定义:。
2.注意:a.元素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b.元素组成物质
决定元素种类。
3.元素分为元素,元素,元素。
4.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依次是。
5.元素符号的书写(书本62页常见的元素符号)
规则:“一大二小”
意义:宏观;微观
6.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该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编写。共7个周期16个族(7个横行18个纵行)。
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方格提供的信息:
7.物质,元素,原子,分子之间的关系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考点一:水资源
1.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吸附、沉淀、过滤、煮沸、蒸馏、消毒
吸附:常用明矾、活性炭等物质吸附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活性炭也可消除异味。(明矾是利用溶于水后形成的胶状物把小颗粒吸附形成大的颗粒沉降下来;活性炭疏松多孔,把杂质异味颗粒吸附到自己体内)都是变化。
沉淀:水中不溶性杂质在重力的作用下沉降的过程。
过滤:将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
操作为一贴,
二低,
三靠。
煮沸:将冷水烧开,能降低水的硬度。
蒸馏:利用液体的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能除去水中所有杂质。
消毒:利用化学反应杀死水中微生物
2.硬水和软水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鉴别方法:
硬水的软化的方法:
3.水资源保护
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三废”的任意排放、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使用、生活污水和垃圾的任意倾倒。
爱护水资源的方法:一要节约用水,二要防止水体污染。
考点二:水的组成
1.电解水的方程式:
2.注意事项:①用的是直流电,通常加入稀硫酸或氢氧化钠,
目的是②正极产生的'气体是;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气体的体积比是,质量比是。③正极的气体检验方法是:;负极气体用点燃的方法,现象是。
电解水实验说明:①水在通电时生成氢气和氧气。
②水是由组成。
4.氢气的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检验氢气纯度的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靠近酒精灯火焰点火,发出尖锐爆呜声,表示氢气不纯。
制备氢气的反应原理:
考点三:物质的分类
1.物质
2.化合物和单质的比较
组成
构成
实例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考点四:化学式与化合价
1.概念:用元素符号和数字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只有纯净物才有化学式,且一种纯净物只有一种化学式
2.化学式的意义
a.化学式的意义例如:h2o
①表示一种物质
②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
③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
④表示这种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
b.化学式中数字的意义
①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
②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
③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
3.化学式的书写
a.双原子分子单质氧气:氮气:氢气:
b.稀有气体单质氦气:氩气:
c.金属单质,固体非金属单质铁:碳:铝:
d.化合物氯化钠四氧化三铁氧化铁
氧化亚铁盐酸
clo2碳酸钙硫酸硝酸铵
氢氧化钙碳酸
4.化合价
化合价是用来表示元素在形成化合物时的原子个数比。有正价与负价之分。
a.化合价口诀
一价金属钾钠银,二价金属钙镁钡锌,三价金属只有铝,铜汞一二,铁二三。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还有负三磷酸根,只有正一是铵根。单质零价永不变,其他元素有变价,先死后活来计算。
b.化合价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1时,不能省略。
例如:标出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标出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c.化合价的应用
h通常为价,cl在氯化物中显价。(4)书写时,正价在前,负价在后。读法与写法相反。
原子团的化合价=原子团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
考点五:有关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以ambn为例
例如:硫酸的相对分子质量=;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
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例如:h2o中h与o的质量比=;c2h5oh中c﹑h﹑o的质量比=。
3.元素质量分数
例如: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4.元素的质量=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质量分数
例如:100g尿素[co(nh)2]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
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
1.定义:。
2.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微观:
(2)一定改变宏观:;微观:
(3)可能改变:
3.在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如果反应中有气体参与或生成,有容易逸散到空气中的物质生成,则应在容器中进行实验,并测定。
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的物质是,质量增加的物质是,质量不变的物质可能是或不参与反应。
考点二:化学反应方程式
1.含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书写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3.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
①写: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②配:配平方程式
③注: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的状态④等:将横线改为等号
4.表示的意义:⑴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⑵表示各物质的微粒个数比(即各化学式前面的系数比)⑶表示各物质间的质量比(质量比=各物质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各化学式前面系数得到的积之比)
例如:
宏观意义为
微观意义为
量的意义为
5.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①依据:利用化学方程式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且质量比呈正比例关系。
注意:
①由于方程式只能反映物质间的质量比,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各个量必须是质量。
②由于方程式中各物质是纯净物,因此代入方程式中的量必须是纯净物的质量。
③单位必须统一。
6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
磷的燃烧:镁条的燃烧:
铁丝的燃烧:碳完全燃烧
碳不完全燃烧:酒精的燃烧
硫的燃烧:氢气的燃烧:
一氧化碳的燃烧:甲烷的燃烧:
电解水: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
双氧水制取氧气:氢气还原氧化铜:
碳还原氧化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碳还原氧化铁: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
灭火器中反应原理:高温煅烧石灰石:
生石灰与水反应:co2与水反应:
co2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碳酸分解:
co2通过灼热的碳层:实验室制备氢气: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稀盐酸与镁条反应: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空气中加热铜: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考点一:碳的单质
1.碳的几种单质
金刚石(c),天然存在的最坚硬的物质,可用作。
可用作。
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c60(也叫“足球碳”):c60分子是构成的分子,形似足球,
结构稳定。
2.碳单质的化学性质
①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比较。原因是。
②高温时,具有可燃性。
碳充分燃烧的方程式为,碳不充分燃烧的方程式为。
考点二:实验室制备co2
1.反应原理:
3.发生装置:。使用长颈漏斗时,应将,原因是。
4.收集装置:而不是。原因是:
5.检验方法:,反应方程式为:
6.验满方法:
7.工业制法的原理:
考点三:co2的性质
1.物理性质:。固态的co2称作,易升华,可用于。
2.化学性质:①一般;②与水反应方程式为,能使紫色石蕊。生成物易分解,方程式为;③检验co2的方程式。④与灼热的的碳反应为。
②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制冷剂③温室的气体肥料④做碳酸型饮料
考点四:co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现象为。
②还原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方程式为,应用于冶金工业。
反应现象为。
还原氧化铁的方程式为,现象为。
③毒性吸进肺里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少氧气而中毒。
3.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的本质不同是。
第七单元燃烧及其利用
考点一:燃烧和灭火
1.燃烧的三个条件:①;②;③。
三者缺一不可,否则不能燃烧,且燃烧越剧烈。
如右图所示(对照实验):
a、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
b、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
白磷的着火点低,易自燃,应贮存在装有水的试剂瓶中。
c、若要使水下的白磷燃烧可采用的方法为。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的任何一个条件灭火的方法:①;②;③。
3.爆炸
概念
发生条件
防范措施
燃烧
可燃物;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
爆炸
剧烈燃烧;有限空间
严禁烟火
缓慢氧化
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与空气或氧接触
/
①爆炸可能
1.电离口诀:“电离电离,遇水便离”。 说明:“遇水便离”是指酸、碱、盐在溶解于水时便同时发生电离,并不是通电后才发生电离。
2.酸碱盐溶液导电原因口诀:“溶液能导电,原因仔细辨,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 说明:“光有离子还不行,自由移动是关键”是指如果溶液中存在离子,若这些离子不能自由移动,该溶液仍不能导电。只有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时,溶液才能导电。
3.浓盐酸的特性口诀:“无色刺激有酸味,浓酸挥发成白雾;要问白雾是什么,它是盐酸小液滴”。 说明:若将“它是盐酸小液滴”改为“它是硝酸小液滴”,即成为浓硝酸的特性。
4.浓硫酸的特性口诀:“无色粘稠油状液,不易挥发把水吸;腐蚀皮肤使碳化,沾上硫酸用布拭”。 说明:“把水吸”是指浓硫酸有吸水性,从而推知浓硫酸可作干燥剂。 “沾上皮肤用布拭”是指如果皮肤上沾上硫酸,应立即用布拭去,再用水冲洗。而不能象处理其它酸一样先用水洗。
5.指示剂遇酸、碱溶液变色口诀:“石蕊遇酸紫变红,酚酞遇酸影无踪;石蕊遇碱紫变蓝,酚酞遇碱红艳艳。” 说明:“影无踪”是指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仍为无色)。 “石蕊遇碱”、“酚酞遇碱”,这里的碱是指碱溶液。若是不溶性碱,则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6.稀释浓硫酸的方法口诀:“稀释浓硫酸,应防酸飞溅,要把浓酸注入水,同时再搅拌”。 说明:“应防酸飞溅”,是因为浓硫酸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如果把水注入浓硫酸里,水的密度较浓硫酸小,会浮在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即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
7.硝酸、浓硫酸跟金属反应口诀:“硝酸浓硫酸,氧化性很强,遇到金属后,生水不生氢”。 说明:“生水不生氢”是指生成水而不生成氢气。
8.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及应用口诀: 1意义:“金属位置越靠前,金属活动性越强。” 2应用:①金属跟酸的置换反应:“氢前金属能置氢,氢后金属不反应。”②金属跟盐的置换反应:“前面金属是单质,后面金属盐溶液,除去钾钙钠钡外,置换反应都成立。” 说明:“后面金属盐溶液”是指排在后面的金属形成的盐必须是可溶性盐,不溶性盐不能跟金属发生置换反应。 “除去钾钙钠钡外”是指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最前面的钾、钙、钠及金属钡的活性很强,将它们投放盐酸溶液中时,它们首先跟溶液中的水反应,而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故应除去这四种金属。
9.氢氧化钠的特性及俗名口诀:“白色易溶并放热,吸水潮解味道涩。由于腐蚀有俗名:火碱烧碱苛性钠”。 说明:“易溶并放热”是指氢氧化钠易溶于水,并在溶解时放出大量的热。
10.盐和碱的溶解性规律口诀:“钾钠铵盐硝酸盐,溶入水中都不见。硫酸钡、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明。碳酸钾钠铵溶,碳酸铝铁影无踪。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钡钙铵中找”。 说明:“硫酸钡、氯化银,白色沉淀现象明”是指硫酸盐中只有硫酸钡不溶,其余都溶;盐酸盐(即氯化物)中只有氯化银不溶,其余都溶。 “碳酸钾钠铵溶,碳酸铝铁影无踪”是指碳酸盐中只有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溶于水,碳酸铝、碳酸铁不存在或遇水便分解了,其余都不溶于水。 “要问碱类溶多少,钾钠钡钙铵中找”是指碱类中只有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钡和氢氧化铵四种碱可溶,氢氧化钙微溶,其它碱都不可溶。
九年级学子将进入冲刺阶段,但化学书新知识仍然很多,提前复习学过的的知识是好学生的必备标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年级化学重点知识点的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
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
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
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
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
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
(二)测容器--量筒
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 (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
(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一般药品称量时,在两边托盘中各放一张大小、质量相同的纸,在纸上称量。潮湿的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如烧碱),放在加盖的玻璃器皿(如小烧杯、表面皿)中称量。
(4)砝码用镊子夹取。添加砝码时,先加质量大的砝码,后加质量小的砝码(先大后小)
(5)称量结束后,应使游码归零。砝码放回砝码盒。
(四)加热器皿--酒精灯
(1)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②用火柴从侧面点燃酒精灯,不可用燃着的酒精灯直接点燃另一盏酒精灯;③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熄,不可吹熄。
(2)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也不应少于1/4。
(3)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物体。
(4)如果酒精灯在燃烧时不慎翻倒,酒精在实验台上燃烧时,应及时用沙子盖灭或用湿抹布扑灭火焰,不能用水冲。
(五)夹持器--铁夹、试管夹
铁夹夹持试管的位置应在试管口近1/3处。 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
(六)分离物质及加液的仪器--漏斗、长颈漏斗
过滤时,应使漏斗下端管口与承接烧杯内壁紧靠,以免滤液飞溅。
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口逸出。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研究物质的性质、结构、组成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2、化学变化的本质:分子中原子重新组合。
3、俄国的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4、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英国的道尔顿创立的原子论和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创立的分子学说。
5、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
6、绿色化学的特点:
(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7、我国古代的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商代就会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就会冶铁和炼钢。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化学变化:变化时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吸水性、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酸碱性、毒性、脱水性、腐蚀性。
5、化学变化常伴随的现象:放热或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
6、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根本区别: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7、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有物理变化的伴随,而物理变化的同时不一定有化学变化的伴随。
8、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有新物质生成。
9、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紫色的石蕊试剂变红;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学习化学的特点(三个关注):
(1)关注物质的性质。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
2、 科学探究的方法:
3、吸入的空气比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多;二氧化碳的含量少;水蒸气的含量少。
4、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生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作坊。
酸与金属
酸+金属=盐+氢气
反应条件:①酸不能用强氧化性酸,如硝酸、浓硫酸,(常用稀硫酸、盐酸)
②金属必须位于氢以前(常用mg、al、zn、fe)
原子的结构
易错点:原子结构中各粒子之间的关系不明确
原子是由原子核、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在原子中存在如下关系: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每个原子只有一个原子核,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
例1 下列关于原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
d.任何原子中的质子数都等于中子数
易错透视:对知识把握不准,不能确定原子的构成而错选a;没有想到有的氢原子没有中子而漏选b;原子、离子知识相混淆,认为核外电子数得失了,没有看清该题是关于原子的结构而错选c;认为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中子数等于而漏选d。
解析:原子核中不一定含有中子,如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就没有中子,只有质子,即构成原子核必不可少的粒子是质子,故a正确,b错误;在同一原子中,核电荷数一定等于质子数或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故c正确,d不正确。
答案:bd
制取氧气
易错点:氧气制取的探究
氧气的制取不但是学习的重点,而且是考试的热点,考查的角度主要有实验原理和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装置的确定、实验步骤的设计、错误操作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以及对实验方案的分析和评价等。
2.气体制取与收集装置的选择
3.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以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为例)
a.步骤:连—查—装—固—点—收—移—熄
b.注意点
①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破裂
②药品平铺在试管的底部:均匀受热
③铁夹夹在离管口约1/3处
④导管应稍露出橡皮塞:便于气体排出
⑤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
⑥排水法收集时,待气泡均匀连续冒出时再收集(刚开始排出的是试管中的空气)
⑦实验结束时,先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倒吸引起试管破裂
⑧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导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4.氧气的验满: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