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说:“只有写,才能写出好文章。”鲁迅说:“好文章是修改出来的。”修改是写作文最后一个步骤,并且非常重要。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和而不同初一高分作文精彩6篇,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乡间有谚语:“丝瓜藤,肉豆须,分不清。”意思是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有个小孩想分辨两者的不同,结果把自家庭院里丝瓜和肉豆的那些纠结错综的茎叶都扯断了。
父亲看了好笑,就说:“种它们是用来吃的,不是用来分辨的呀!你只要照顾它们长大,摘下瓜和豆来吃就好了。”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名师真题解析
一、规范审题思路
1、辨明题型。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试题,这种题型要求我们,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紧紧围绕这则材料所规定的范围,否则就会跑题。因此,读懂材料是写作的基础。
2、读懂材料。对于本材料,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解读:
(1)丝瓜与肉豆: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是很难分辨的。
(2)小孩行为:想分辨两者的不同,把丝瓜和肉豆的茎叶都扯断了。
(3)父亲言行:否定孩子的做法,不需要分辨,只要到时候摘来吃就可以了。
3、综合分析。试题材料先由乡间谚语引出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很难分辨的自然现象,然后写小孩和父亲对这一客观现象的不同认识和做法。我们可以发散思维、联想思维、拓展思维,可以从试题中的丝瓜与肉豆,或小孩,或父亲任意一方面,挖掘出材料所隐含的启示意义和教育内涵,从而寻找适合自己的立意角度。
二、锁定立意角度
1、联想法。
由丝瓜的藤蔓与肉豆的茎须一旦纠缠在一起很难分辨的现象联想到人类社会复杂的关系来立意:人们总是在相互矛盾的过程中前进,最终实现了各自的人生的价值。
2、使用人物转化法和辩证思维法。
(1)可以从父亲的角度立意:①放眼目标,注重结果。②尊重规律,分清主次。③盲目否定,思想保守。④学会等待,拥有耐心。
(2)可以从小孩的角度立意:①勇于探索,精神可嘉。②善于观察,勇于实践。③多此一举,弄巧成拙。
三、精心构思选材
1、如果写记叙文,可以选取自己熟悉的,最好是自身经历的,感触深刻的素材写作;而且,所写内容越近越好,时间跨度越小越好,因为这样可以写得更加具体、细腻、真切、感人。但是一定切忌流水账,可以使用倒叙、插叙、伏笔、照应等手法,还可以考虑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2、如果写议论文,要注意论点鲜明。在论证部分,要充分打开选材思路:古今中外、正反两面、理论事实,社会自然……要综合使用引证、例证、正反对比等多种论证方法。
突围角度一 心守瓜豆,何须辨藤须
论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在我看来,君子乃至国家甚至世界都应和而不同,在“和”的大花圃中各散“不同”芬芳。君子和而不同,为和谐社会点缀绚丽色彩。
大千世界,人无前篇一律,所谓“和”,既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所谓“不同”,既是人的独一无二及自我特色,古时百家争鸣的思想运动,孔子,孟子,道子,庄子等各个流派掌握着自己派别的独特思想,共同发展,百花齐放。在科学界,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普朋克量子论,无一不是互为基础条件,共同进步的,但却各有特色。正是因为人的思想思维各异,才竞相迸发出如此之多思维火花并共同前进。正所谓君子之和而不同,彼此相触又独树一帜。
民族和而不同,各有差异有归于统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和”的国家中各民族保持个性,共同繁荣。语言上,习俗上,地域上都各有差异,正是这些差异才使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令世界瞩目,然而它们在差异中和谐共处,回归于统一。试想,倘若只有“不同”,各民族会争锋对立,倘若只有“和”,文☆☆化的单调也会使中国丧失缤纷的色彩。可见,民族和而不同也十分重要。
国家和而不同,为世界发展提供动力。
如今,“全球化”大家已经不再陌生,和平与发展也是当今时代的主题,这便是世界的“和”,在这样一个“和”的世界,有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共存,有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共存,在经济,政治,军事上,彼此拥有自己的政策,却可以优劣互补,也正是因为各种优劣冲突的存在,世界的发展才拥有了动力。例如欧洲的联合,如今的欧盟已经成为了强大的团体,在设有联合之时,每个国家力量并不强大,彼此联合后,和谐共处,却依旧保持本国风貌,在“和”之下的“不同”促进了欧盟的发展,国家的和而不同难道不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吗?
世界之大,各事物都应该和而不同,这样才能嗅到“和”的花园中散发的各种馥郁气息。
春去秋来,看人世繁花似锦,叶落飘零。
寒来暑往,听世间松涛如怒,鸟鸣婉转。
大千世界,万物并育而不相害,春花秋月夏蝉冬雪,皆兀自为景,成就人间阔大气象。万象如此。而人何以处世?其必曰:各自朝圣,和而不同。
遥想当年,春秋乱世百家争鸣,“君子和而不同”之风盛行:仲尼高呼仁义,庄子逍遥而游,韩非提倡法纪严明……百家之言,各自发表各自的意见,于激辩场上慷慨激昂,在生活路间泰而不骄,“道并行而不相悖”,思想的火花在碰撞与交融中点燃。先哲各自朝圣,终铸就了万千气象的百年文化盛世。
继百家争鸣以来,历史的银河群星闪耀,却不如当年日月之光,何哉?秦汉以来的思想专制与文化禁锢正是罪魁祸首。统治阶级图一己私利,扼杀个性,埋没创新,使百姓众生只能喝“大锅茶”,盲目行在官方钦定的所谓“主流”的思想道路上,于是只有几点“爝火不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走在自己朝圣路上,孤独或哀伤。
近代,也许只有民间思想界才隐现春秋“和而不同”之风。吴宓口中“众思造乱,而莫肯平乱”的时代,群英萃聚,大师辈出:王国维秉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传播国学;林语堂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传宇宙文章;梁漱溟投袂而起,献身民主同盟……思想的高度和宝贵的个性在各自的朝圣路上挺身而起。
莫不是真如俗语所云“乱世才能出英雄?”“算而今,重到须惊”怕是先贤来到如今所谓“开放自由”的新时代的真实感受。自诩思想包容的新思想界人物或是因他人观点不合己意,出言不逊,破口大骂;或是因无形中的镣铐与根深蒂固的血脉中的奴性,一味随声附和,被当作别人手中的棋子。看似解放思想、开放社会,众生却不能各自品各自的茶,各自发表各自的意见而微笑互相点头,实是“小人同而不和”!
究其原因,也许乱世不是出哲人的根源,自身才是。固然时代的压迫更能造就独立自信的个性,但和平年代也并非无思想的锋芒,关键在于是否存有“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勇气,“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个性,是否存有对理想与自由的普罗米修斯式追求。
我希望有这一天,你和我各人拿各人的杯子,各人喝各人的茶,我们微笑致意,擦肩而过,然后继续行在各自的朝圣路上。那时,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一滴水不是一方海,一方海是千千万万滴水。
和谐,不是一百个人发出同一种声音,而是当一百个人发出一百个声音时,他们同时彼此尊重。
在时代的潮流中,总是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特别是当代的我们,我们有新的思想,对待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看法。每个人都想不一样,每个人都很独特。
和谐不是跟风,是一个人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不是一味的去模仿,而是去超越。
海容千千万万滴水,但每一滴都是独特的,而不是相同。各种鲜花竟相开放,才有了春天的绚烂多姿。和不是异口同声,而是是彼此之间相互的尊重和相互的理解,容者达天下。
古人云君子也和而不同,什么是和?和是一个班里的同学们和谐相处,和是多个少数民族和谐相处,但在这和谐之间,我们有自己的特色,我们都不相同。
还记得我第一次来到新疆,在那之前我无知的以为世界上只有汉族,我的年龄和思想让我觉得世界以我为中心,世界只有我最独特。第一次听到的话是,同学问我“你是什么民族”这才让我忽然想起民族这个词,第一次听到一个四个字的名字叫阿姿古丽,然后还被告知她的姓也是四个字,不得不说这对我来说是一个新世界。
我很好奇,好奇班里的每一个人,不同的样貌,不同的名字,还有不同的性格。但我们可以和谐相处,可以相互了解,有时我们甚至听不懂对方的语言,我们有自己的方言,他们也有自己民族的语言。但是我们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尊重。
中国是一个大家族,我们有五十六个民族,他们一个个的阳光下娇艳的花,我们在同一个花园中,衬托出“春”的美丽。
器也,兼容并包。君子也,胸襟宽大。
和,不是一个人的突出,而是在个体和集体的冲突中,能够将这个冲突完美的解决。相互尊重是和谐的前提,相互理解是海容乃大。
一个君子不会去和小人计较,大海不会因为某一滴水被污染了而不去容纳它。
疫情的出现虽然让我们失去了很多,但也让我们得到了很多,在这期间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民众的团结,可以看到国家的强大,可以看到我们的乐观。
相互尊重,相互理解,那样才有和谐。
点评
观点犀利、局势锤炼、素材丰富、论证到位是文章的取胜点。
题目“各美其美,和而不同”准确生动。文章先由俗语谈起,由物及人,写自然界的树叶,写双胞胎,都有各自特性,指出物各有性。接下来考生重点分析“保持调和”,达到“和而不同”,体现出论点的递进和层次性。文章巧妙分析海葵和寄居蟹的互利共生,生动而引人思考。文章还能够进一步分析《红海行动》的蛟龙突击队,各司其职、配合巧妙,论证其“和而不同”。文章注重联系现实,写国家和国家也要唇齿相依,结尾运用费孝通的名言作结,起到一线串珠的作用。
作文原文
物各有性,人各有才,共存相生,百味纷呈。
俗话说得好;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人也是一样,就算是同卵双胞胎,也会在性格、特长等方面展现出自身特性。“凡世间万物,性本不一。”但正是因为万物各有不同,我们才能看到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万物趋同只是让世界变得单调而索然无味,“君子不器”也不适合所有人,因为不必为了别人的眼光或其他原因放弃自己。
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这是极具文化内涵的一句话。既然物各有性,为何不能再保持各美其美的同时进行调和,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
海洋中有两种生物,一个石海葵另一个是寄居蟹,它们的互利共生就是很典型:寄居蟹常在壳上携带一个或多个海葵,因为海葵会用有毒的触手攻击那些接近它们的动物,从而保护寄居蟹。而因为海葵以浮游生物为食,四处行走的寄居蟹也为海葵的捕食提供了方便。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生物,因为发现了自身和对方的优势,实现了合作共赢。
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个人能力再强也无法担尽天下之责,像美国队长那样“以一当百”的超级英雄毕竟只存在于人们的美好想象之中。电影《红海行动》中的蛟龙突击队并不是靠单兵作战能力击败的恐怖组织。他们几个队员各司其职,各有所长,却又配合的默契巧妙,正是这样的和而不同,让他们攻克了一个个难关,最终完成了任务。
那么要如何实现这种和而不同呢?自然需要每个人把握好自己的人生,去扮演那个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寻找能形成互补的伙伴,摸索出一套共生之道。“人生如戏”需要的是形形色色的角儿,而不是千篇一律的腔调。
正如没有人能脱离于集体而存活,也没有国家能超脱于世界而强盛。在“全球化”趋势愈发明显的当今世界,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并存,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并存,各个国家唇齿相依。想要在这种国际环境里发展生存,应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这样顺应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才能让向往世界和平的图景变成现实。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人和”便为中华文化之精髓。和者,团结,和睦,融洽。同时,也有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才能够和平共处。周恩来总理曾经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一个举世闻名的方针——求同存异。他希望各国能够共同发展,而又互相尊重各自的差异,和而不同。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特色,要使两个各具特色的整体结合成一个毫无差别的一部分是无法实现的。唯有在存在差异的时候去尊重它,而不是去抵制它,才能够和平相处。就如我国的民族政策一样,民族部分自治,保留民族特色与风俗,使得如今的中国已然腾飞。和而不同,正是这一思想理念使中国屹立不倒。互相尊重彼此的差异,和而不同,方才能使双方和平共处。
和而不同才能助力发展。近现代,西方国家实行多党制,设在野党与执政党。这一制度虽然使得西方朝野争斗不断,但是,在对外政策中,几个党派多会团结一致。在国家层次一致的“满分作文网和而不同”使得国家发展迅速。和而不同,有了争论方才有完善,而后才有发展。保存差异与争执,固然会使决策效率降低,但这种差异也使决策更加周密而具实力。发展缺少不了和而不同的助力。
摒弃和而不同,追求同化必然不会有善果。前苏联作为国际上共产党的领头羊,虽然很大程度上帮助了其他共产国家,但是毫不尊重他国主权,想要一统共产阵营。导致其与各国之间摩擦不断,最终于1991年土崩瓦解。每个国家都有自我的特点,苏联无视各自差异的的个性行为无疑是其解体的导火索。忽视了各自差异,摒弃和而不同,又怎能够与他国和洽相处?正所谓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这个世界需要和平与融洽,而在实现与追求和平的同时,也要注意到和而不同的重要性。存在差异是必然的,唯有在差异之上和洽相处,而不是忽视差异,才能够达到真正的和睦。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方能夺人和,与世处于和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