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端午节,这个中国人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而设的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人们包粽子、赛龙舟,到处都洋溢着一片节日的氛围,
端午节,妈妈总是会包很多粽子。粽子有四个角的,也有三个角的。
我只会包四个角的。
我先拿起苇叶,把糯米盛进去,倒满一半,再把一块瘦肉放进去,然后用一大勺糯米把肉完全盖住,用苇叶把这些都包裹进去,再用细绳,固定牢。
妈妈捧着好多粽子,连同我的“得意之作”一起放到锅里蒸。
蒸粽子明明只有十几分钟,我却感觉仿佛过了几个世纪。
终于,粽子出锅了!
我兴奋地打开一看,圆滚滚,感觉“肥肥”的,还有很多淘气的`小糯米再外面朝我“笑”,我想,它们一定是趁它们的“爸爸妈妈”不注意,才偷溜出来的。
我把剥好的粽子放进碗里,捧到脸前,一闻,好香啊!有一股清新的感觉。
我不禁,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
闻闻就够“销魂”了,我一口咬过去,真好吃!丝丝滑滑的,粽子里的糯米嚼起来很有劲,黏黏的,瘦肉吃起来特别香。
我吃了好多粽子,虽然饱了,可我还是忍不住想吃。
我看电视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胜利”了一场。
每每说到端午节,齿间似乎还留着糯米的清香。
端午节是我国一个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里都会飘出粽子的香味,一束束艾叶挂在千家万户的门前,有些地方还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在这个粽子飘香的日子里,我决定学习包粽子
来到姥姥家,我见。姥姥已经准备好了粽叶、糯米、蜜枣、花生、玉米等,正在包着,只见姥姥先把粽叶的一头的尖往里一折,再往里弯成漏斗状,然后往里填1/3的米,塞一颗蜜枣或两三粒花生、玉米,接着用剩余的粽叶把小“漏斗”包起来,最后系上五彩绳。这些动作姥姥做的干脆利落,从不拖泥带水,我看的入神了,就决定自己亲手试一试。
穿上罩衣,一个小小厨师就闪亮登场了,我学着姥姥的样子,笨手笨脚地包了一个粽子,可是包得不仅非常慢,而且包的粽子小小的,怪模怪样,头上还露出了“大珍珠”,但姥姥说:“你这个已经包的不错了,姥姥以前还没你包的`好呢!姥姥也是练了二十多年才练的这么快,熟能生巧吗!”在姥姥的指导下,我包的粽子已经像模像样了。
那天晚上,吃着自己包的粽子,觉得格外的香。
端午节是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传说是为了纪念爱国大诗人屈原而来。当然端午节对于我这个既馋又贪玩的人来讲,是一个日夜盼望的`好日子。想听听原因吗?
端午节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吃。你会包粽子吗?如果你不会,那么请我当老师吧!首先拿一个粽叶折成斗形,然后往里面塞一些糯米,再放一块酱肉,塞一些糯米,把剩余的粽叶包上,最后绕上带子,一个肉粽就飞快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当然粽子还有很多的包法和口味哦!
我从小特别喜欢划船。直到现在,每个周末都还要缠着妈妈去西湖划船。所以我也很喜欢端午节的赛龙舟。赛龙舟的场面非常热烈,在一阵阵敲锣打鼓声中,一阵阵欢声笑语中,还有一阵阵呐喊中,选手们身穿五颜六色的节日盛装,齐心协力快速地往前划。瞧,红队暂时领先!绿队也不甘示弱,奋起直追。绿队赶上红队了……就这样你追我赶,热闹非凡。
关于端午节还有很多习俗,比如吃“五黄”啦,戴香袋啦。每年这时候,我都会闻到那种熟悉的气味,奶奶说,香袋是避邪的,带着百毒不侵。哦,不信,你试试。
我爱过端午节,我们民族的传统节日。
时间如流水一般,立夏一过,天马上热起来了,而今年的端午节也踏着轻快忧雅的舞步走来了。
来到乡村,每一年家家户户忙碌着,你说我笑。粽香浓浓的糯米味裹着淡淡的粽叶儿的清香从锅里飘散开来,沁化肺嗯,清香诱人。
众所皆知,端午的由来,起源于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屈原,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每一年的农历五月五日,各地者会以不同的习俗来缅怀屈原。其中内容主要:播艾草、赛龙舟、荡秋千,饮用雄黄酒,吃咸蛋,佩香囊,吃粽子和时令鲜果等。爱国诗人屈原虽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精神激励着我们,这个缅怀感恩的日子里我们应该记住民族历史画卷中的爱国英雄;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痛楚,纷纷涌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
有一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海底生物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了,所以每一年的五月五日包粽子丢进江中。
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您已离去但您的精神还在时刻激励着我们;光明、正义、不屈不挠的精神直得我们学习。
一年之中,我最期盼的就要属家乡的端午节了!它在每年5月初5等着我们呢!
每到端午节,不得不提的应该算吃粽子了吧!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有三角形的,有菱形的`,有直筒形的……去年的那天中午,我和爸妈会开车去接爷爷奶奶去酒店。我总是第一个跑到包厢,服务员端上粽子到桌上,那粽香也已四处飘溢,粽米中掺杂着猪肉,板栗、红枣、赤豆等,真让人垂涎千尺!我饿虎扑羊般抓起一个就咬,哇!人间美味呀!不一会儿,我的小肚子就变得圆鼓鼓起来。
从酒店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电视,正是现场直播赛龙舟。周围的人川流不息,穿着节日盛装,屋顶上彩旗飘扬。只听“砰,砰,砰”,三发信号弹升上天空,所有龙舟按一字排开,“龙头”上长着龙须,“龙身”上有一片片鳞片,真像一条真龙潜入水!“啪”,礼炮响了,十几条“龙”在水上像离弦的弓箭一样飞弛,水波碰撞着两岸的岩石,发出哗哗巨响。行人纷纷给“龙”加油,指挥官在“龙头”上敲啰打鼓,给身穿红衣的船员加油鼓劲,终于,一条“小白龙”逐渐脱颖而出,夺得冠军,两岸掌声轰鸣。
我家乡的端午节有意思吧!希望你来到我的家乡来作客!
星期四是端午节,我和哥哥、妈妈约好郑子龙和他妈妈去华信游泳馆游泳。
早上九点左右,我们大家一起出发去游泳馆。到那里,我们各自换好泳衣、泳帽。然后就开始游泳,最开始郑子龙不会游泳,我妈妈就给他租个救生圈,让他跟我们一起玩,他拿救生圈也不太敢往水里下,他练习几次才敢往水里下。可是他还是不敢把救生圈摘下去。
快到中午,我妈妈给我们每人买一桶泡面。我们吃饱喝足,就又开始下水玩,我们看别人都拿着一个球,我们也想租一个球,于是,我就让我妈妈去租。球来,我们就争先恐后的抢起来,哥哥先抢到球,然后传给我,我在那时候正在发呆,居然被郑子龙抢走球,他又使劲一扔,扔到他妈妈那里,接着他妈妈便传给我。就这样我们渐渐的成一个菱形,互相传球。
到晚上,我们依依不舍的走出游泳馆,我们坐上19路公交车,半路上公交车发动机还停火,收费员还让几个男生和我妈妈、郑子龙妈妈下去推车,车开动,妈妈们赶紧上车。到四平宾馆我们下车,我觉得肚子很疼,就让妈妈牵着我走,吃过桥米线后,我的肚子更疼,就让妈妈背着我走。
这次我们上游泳馆,玩的`都很开心。
我最喜欢的是端午节啦!在端午节可以包种子和看赛龙舟!
今天就是端午节!我和妈妈早早地起床一起包种子。再桌面上看到干的河叶、糯米和包种子的`材料。我们开始包。首先把材料放在河叶上,然后就包起来,最后再用干的草把种子捆起来,种子就包好!一开始我总是包不好,妈妈说:“孩子一开始是包不好的,只要你能用心去包就会包的好的。”我边包边问妈妈:“妈妈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种子呢?”妈妈说:“因为古时候有位仙人每天都向玉皇大帝报告人间的事情。有一天这位仙人报告人间的事情,玉皇大帝不听他的话,便把他掉职位。这位神仙决定跳进黄河里,人们为纪念他在端午节里做一些糯米饭给鱼们吃希望不要把这位神仙吃掉。糯米饭就被称为种子,所以端午节要包种子。”不一会儿我果然把粽子包好。
吃完种子我们到珠江两岸看赛龙舟。珠江两岸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找到一个好地方看赛龙舟。只看一条条龙船在飞快地驶过江面。我看中一条龙舟,心里想:“你快游啊,快游啊!”
愉快的端午节就过。
呀!妈妈在桌上放了很多的东西,有粽叶、五彩的麻线、糯米、叉烧肉、大枣、菠萝馅……东西真丰富呀!我顿时来了劲!
我们都不会包,于是我就跟妈妈一起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人家包粽子的视频,我们这才开始动工。
开始包粽子了,妈妈先把粽叶拿了一片在手里,然后双手握住粽叶的中部,向里边一裹,成了一个小圆锥形,旋转180°对着自己。然后,妈妈把“小圆锥”放在右手上,捏紧交叉处,用小勺舀了一勺糯米放在裹好的粽叶里,又放了一些叉烧肉在里边,再用小勺舀了一勺糯米盖住叉烧肉。最后,妈妈把两边的叶子往里压,然后把差不多快好了的粽子移到左手里,拿出线把粽子缠了起来,再打上一个结。这时,一个漂漂亮亮的粽子就包好了。
过了一会儿,我们就包好了很多的粽子,妈妈又交代我把粽子放在煮锅里煮。一个小时后,我们拿出煮好的`粽子细细地品尝,看来自己包出的粽子比买回来的还好吃呢!我心里乐得美滋滋的。
端午节,粽飘香,这一个端午,我又和妈妈学到了一门手艺,真开心!
每年农历五月初一到初五是中国民族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
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一提端午节,最先想到的应该就是包粽子和划龙舟比赛了。
这里,我先介绍一下粽子,粽子又称“角黍”明清以后,粽子多用糯米包裹,这时就不在称为“角黍”而称“粽子”。其由来已久,品种繁多分为:红枣、板栗、赤豆、肉粽等。我对红豆粽子情有独钟,因为粽米的浓香夹杂缕缕蛋草叶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嚼一口,含在嘴里,越嚼越有滋味。每逢过端午节,奶奶总要包上n个粽子让我这只馋猫大饱口福。
初五那天,我都会回到老家过节及观看村里自己组织的划龙舟比赛。中午我来到江边看到船上的队员们都拿着浆,听着敲鼓手士气高昂的敲鼓声,队员们奋力地划着,岸上的观众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使队员们更加使劲划,整个龙舟赛的场面非常精彩,特别热闹。我知道他们不在乎比赛的结果,重在参与,也让我们传统的节日活动能够世代传承下去。
每年家乡的`端午节,都给了我很多喜悦和快乐。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家乡情,是对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的一种钦佩、赞颂。吃着家乡的粽子,看着精彩的家乡龙舟赛,心里头别有一番感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甜蜜芳香的大枣,白嫩爽口的糯米,沁人心脾的粽叶,放在水中小火慢慢地煮熟,这时轻轻尝上一口,整个五月都会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这不,今天妈妈又准备包粽子了。她问我:“你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我说:“不是太清楚。”于是妈妈为我讲起了一个古老的故事。
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贵族后代屈原自幼勤奋好学,胸怀大志。他常与楚怀王商议国事。在屈原的努力下,楚国国力有所增加。但因楚怀王收了秦国张仪的贿赂,便渐渐疏远了屈原。最终秦国大将带兵攻破楚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灭,于是在公元前278年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百姓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他,便在水中投放了许多的糯米和红枣,因此端午节包粽子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听了这个故事,我惊呆了。想不到小小的粽子中居然藏着一个这么大的故事。再看看妈妈手中正包着的粽子,在我眼前仿佛不再是小小粽子,而是伟大的屈原,那火红的蜜枣就是他那精忠报国的一颗炽热的心,那一粒粒白白的糯米则是他为祖国做出的无数无私的奉献。
端午节我们还要实实在在过下去,而屈原的那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则时时激励着我们永远向前,不停息。
粉嫩粉嫩的荷花开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今天,大家一家三口非常高兴,由于这一天有大量的活动等着大家去参加。
听说端午节孩子佩戴香包,有辟邪驱瘟之意,所以第一站大家去参加了智慧中心的“包香包”活动。我和爸爸拿起材料、选好位置,看着说明书,就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开始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容易的活儿,没想到它对立体视觉、配色、大小比例等……都有着非常高的需要。在绕线的时候我和爸爸合作的不够默契,结果又重新绑一遍才做得更好。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大家又做了一个香包而且做得比较完整。这个作品得到了现场员工的必定,他们还送给了我一条具有中国传统特点的。五彩手链。我开心极了
由于端午节有吃粽子的风俗,所以第二站大家来到了“粽子小工坊”,父母面对面教我如何包好粽子,如何用绳子把粽子捆住。我一个人做了一个蜜枣馅儿的粽子,爸爸做了一个肉馅的,妈妈做了一个梅干菜馅的,大家一家三口吃着自身包好的粽子开心极了!
第三站大家看了一场《摔跤吧!爸爸!》,我为影片中的主人公吉塔、巴比塔,那种顽强的精神点赞,我要向她们学习!
这真是一个过得很充实而又难忘的端午节啊!
新年快要到了,大街上挂满了大红灯笼和中国结,甚至也给西小路添了一片红红火火的景象,我好奇地问爸爸,为什么要挂这么多的红灯笼?爸爸说:“因为要红红火火的过新年呀!”
我来到奶奶家,奶奶正在努力地包粽子,我迫不及待地说道:“奶奶,我来帮你包,可以吗?”
“当然可以。”奶奶说着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奶奶教我包粽子,先拿两张粽叶,右手拿着粽叶边,卷成一个漏斗形,然后把糯米放进去,到一半的地方,放一到二颗红枣,再用糯米盖住,糯米放到顶端,然后多余的粽叶包出尖角来,这个角一定尖,再后来用绳扎好,一只粽子就做成了。我包了一个又一个,还是包不好,奶奶跟我说,一定要有耐心,你慢慢包总有一次会跟和我一样好。奶奶的
话给我很大的鼓励,我下定决心要包一个小粽子来。这回我慢慢的一点一点得包了起来,果然我包出了一个令我和奶奶都满意的粽子,奶奶看着我开心的笑了说:“我们的家乐长大了,会帮奶奶干活了,等下我帮你烧好你自己好好尝一尝。”我看着自己包的`粽子笑着对奶奶说“好的,我晚上要好好的尝尝。”
就这样,我帮奶奶包了一下午的粽子,和奶奶一起开开心心地度过了一天。
“太好了!太好了!”我边拍手,边欢呼着,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每年这个时候,我都能吃到姥姥包的又软又香的`粽子。
姥姥早早地买来一大袋米和一捆粽子叶,姥姥开始包粽子了,先把粽子叶煮一下,然后把大米、蜜枣放到叶子上,接着哪一跟粽叶包住它们,再用先把粽子系得结结实实的,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蒸,我盼望着早点吃到香喷喷的粽子!
不一会儿工夫,从锅里散发出一种特有的清香,姥姥告诉我:“粽子熟了!”她掀开锅盖,小心翼翼地拿出来粽子,我迫不及待地解开线,晶莹剔透的迷离像一颗颗小珍珠。咬上一口,美味无比,我边吃边说:“姥姥这个粽子真是太给力了!”姥姥听了,美滋滋地笑了起来,脸上笑得像一朵花。
这时,妈妈轻声地说:“孩子,别光顾着吃呀!你知道端午节的有来吗?”我立刻停了下来,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妈妈语重心长地说:“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是我国汉族人民传统的节日,是为了纪念屈原,他投汨罗江后,百姓们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拿来米团投入江中,后来就有了吃粽子的习俗。”我边听边点头,听的如痴如醉。
这个端午节很有意义,因为我不仅吃到了美味可口粽子,还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真是受益匪浅啊。
端午节在中国民间节日中可以被认为是盛大的。粽子、茶蛋、艾叶是端午节的特色。
小时候提前一周为端午节兴奋,因为能吃到好吃的粽子。那时候我的生活很单调,很苦,但是节日期间什么都吃不下。说到粽子,不仅好吃,最重要的是它体现了粽子制作过程中的乐趣。每年端午节到了,第一天晚上我妈打炮一壶糯米,第二天早上我和我妈一起包。我们在绿叶中加入糯米和大枣,把它们包成三角形的粽子。包好后,我们把它们放在一个大锅里煮3、4个小时。之后,我妈妈把粽子泡在两个准备好的桶里。等它凉下来,她小心翼翼地拔出竹叶,咬了一口白糯米,紫枣就露出了头。
端午前夕,家家户户把山上采来的艾叶插在门上,说是辟邪,我们家孩子只是模仿,不懂其意。
端午节那天早上,我妈起床后,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缠在我们的手腕和脚踝上,以后一直穿。据说她能祛病辟邪。其实在我心里,这些五彩丝线就是那些精致手链的替代品。有些家庭还会花一些钱给孩子买香包。我妈用小布做的`,里面塞了棉花,放了一些草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很开心。
回忆童年的假期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比这一刻更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