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
努力找寻和体验生命的意义
最近读了弗兰克尔著作的《活出生命的意义》,书中描述的二战期间集中营内黑暗恐怖的生活和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强烈震撼了我的内心。弗兰克尔是犹太人,是著名的心理学家,1942年,他被纳粹关押到曾被称作“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哥哥、妻子,不是死于牢狱,就是被送进了毒气室,而他自己也在漫长的囚狱生涯中,遭受了我们难以想象的身心折磨。重获自由后,仅用了9天就完成了这本书。
集中营内的非人生活将囚犯从活生生的人变为一个个号码,除了自身赤裸的躯壳以外,丧失了所有一切。在这种极端扭曲的现实中,集中营内有退行到禽兽一样的行为,但依旧有人走过一个个屋子安慰别人、把自己最后一块面包给别人,闪耀人性的光辉。书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有一样东西你是不能从人的手中夺去的,那就是最宝贵的自由,人们一直拥有在任何环境中选择自己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自由”。作者在一无所有的状况下,发现人拥有选择人生态度的自由,这是任何人都无法剥夺的。他自己本来可以安全地逃亡美国,但为了照顾父母他选择留了下来。在集中营里,他怀着强烈的求生欲望期盼有朝一日能够活着与妻子重逢,并完成自己的心理学著作,他从这强烈愿望中汲取力量,支撑他活了下来。当一个人领悟到生命的意义和目的,就有意想不到的无穷无尽力量,能够毫不畏惧地经受任何艰辛困苦。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67岁取得了飞行员驾驶执照,一直到80岁还攀登了阿尔卑斯山。
弗兰克尔以其切身经历告诉我们: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如果磨难不可避免,那就把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对所爱的人或者未竟事业的责任,就永远不会抛弃自己的生命。生命的充实和丰满,需要我们为了一个有意义的目标而快乐地努力与奋斗。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应努力找寻和体验生命的意义,过有意义的人生。作为国家电网的一名员工,我们应在这个平台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才能,在工作中做出自己的贡献,与此同时,我们就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许在工作中我们总会遇到困难和失败,我们并不是一定要避开它,要相信,我们一样可以从中找到它的意义,而那时候,也一定会有个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强大的自己,来面对和克服那些使我们焦虑和恐惧的事情。而经过这样的选择和努力,我们,会收获更大的意义。
这是一部世纪名著,从1946年出版至今,被翻译成24种语言,销售1200多万册。作者弗兰克尔(1905-1997),犹太人,著名的心理学家、医学博士、精神病学专家。这本书,作者只花9天就完成的书籍,我反复花了半个多月才算基本读完。
难得可以通过此书,随着作者去亲历奥斯维辛等几个集中营的生活,了解这段人类历史上最残酷的一次人为灾难。正因为是幸存者的笔,它的真实性就毋庸置疑,它的震撼力就永葆青春。关于二战集中营这段历史,再精的历史学家,再厚的历史著作,在这篇亲历者的文字面前,均显逊色,犹如打扮过的美女无法胜过质地纯真的美女一样。
很多老人讲述,南京大屠杀的残忍,对比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真的不相上下。可惜,南京大屠杀的国际影响远不及集中营,甚至有些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健忘,甚至否定。如果当初也有一个弗兰克尔式的亲历者,以书籍的方式将南京大屠杀记载下来,该多么有意义啊!
----养成书写的习惯很重要,平常的记述就可能成为不朽的佳作。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在集中营的经历、意义疗法)来论述追寻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作者突出的重点是后部分(意义疗法),前部分(在集中营的经历)是后部分的铺垫和衬托。
我不是搞心理疾病的学术研究,意义疗法对心理疾病的治疗,很难去评价。但作者的思路我很认同:对于过去因打击、创伤、失败、迷茫、困惑、压抑、空虚等因素造成的心理疾病,很多都是从原因分析、开导鼓励、帮助安慰等方面去治疗,这样只会让病人陷入无穷的痛苦回忆或虚无失望之中。而作者采取向前看的态度,从未来入手,从希望入手,以追寻生命的意义入手,以责
这本书最佳词汇就是“责任”。与尼采的“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这句话异曲同工。作者对责任与自由的论述非常经典:他视自由与责
窃喜美国当政者还没有听取作者的建议,在西海岸建立一尊责任女神。要不然,唯我独尊、横行霸道,以东海岸自由女神为标榜的美国,到处宣扬其自由主义,弄得世界怨声载道。从风水学的角度讲,如果在西海岸再添加一尊责任女神来镇住的话,你叫我们中国如何去超越?
美国高举自由的大旗,行利己之实。什么国际秩序,什么美国优先,无处不显自私利己,不顾他人得失。这样的自由能行得通,能走得远吗?看看华尔街的贪婪,看看校园的枪支,看看政党的厮杀,看看黑人的穷苦。就明白美国华丽外表下不安的心。
转头看看中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举国扶贫,全民医保,构建和谐社会,输出维和部队,推动一带一路,倡导命运共同体,等。无处不显责任担当,无处不显利他精神。就懂得中国朴实外表下的淡定。
----小到个体,大到国家,责任是自由的源泉,自由是责任的表现。
以责 为什么别人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就没有被广泛宣传,甚至无声无息呢?
借用一句俗语来做不恰当的类比:“有钱说真话,无钱语不真”。当然这里不是说作者“有钱”,而是有“亲身经历”。正因为作者经历了集中营非人般的生活,能侥幸存活下来,这段人生经历就是这本书最值钱的地方。
《活着》的主人公,福贵经历的苦难不亚于弗兰克尔,书中描述福贵苦难而顽强的生命力也不亚于作者的经历。为什么《活着》没有《活出生命的意义》那么有影响力?也是这个道理:作者有其史实般的经历。
作者从1942年被抓,到1945年解放,经历那3年生死存亡的心路历程,辅以作者对职业兴趣的孜孜追求,在一个个生死抉择的瞬间,自己看到身边的情形,以及自己的心理活动,再来总结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如何追寻生命的意义?作者早已胸有成竹了。从集中营出来修整一段时间后,花9天时间,就一泻千里,一气呵成。
作者获知失亲丧妻的重击后,没有忧郁不振,没有选择复仇,而是选择和解宽恕,用自己的余生来诠释《活出生命的意义》。除了继续从事一生钟爱的心理疾病治疗和研究,还写书(39部著作),还任教(哈佛、斯坦福等),67岁学开飞机,80岁登阿尔卑斯山。
中年的弗兰克尔在经历集中营那段黑暗的岁月后,找到他生命的意义,并且用其余生来帮助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
----生命之光:实事求是的追寻生命的意义,是消除一切心理疾病的手段。
阅读此书,除了能帮我们追寻生命的意义,激发自己找寻生命的意义,思考接下来该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有意义外,也给我另外一个启发。
这个启发是由几个串联起来的时间节点组成的。
1905年出生于奥地利。3岁,决心要做一名医生,经常花几分钟琢磨生命的意义。16岁,参加一个成人教育的哲学研究小组,演讲时说:“我们自己必须回答生活向我们提出的那些问题,而要回答哪些问题,我们就必须负担起生活的责任”。25岁,在维也纳大学诊所担任精神病专家。34岁,维也纳犹太医院,罗斯柴尔德医院任精神官能症主任。37岁,入集中营。40岁,集中营解放出来。41岁,写出《活出生命的意义》。
作者后面的经历就不赘述了。上述时间节点,给我们一个很强的信号就是:作者的兴趣是从3岁就开始有了,并且一生在兴趣方面工作。作者长期从事生命意义的探寻工作,并且16岁就悟出来“责任”是自己研究生命意义的基石。
二战纳粹集中营,虽然臭名昭著,但从某种意义来讲,成全了弗兰克尔。正是在作者人生的黄金年龄段,给予他这个生死历练的机会,让他在心理学的职业兴趣研究上,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坚持是成功的基石。
最后,摘取弗兰克尔一句话:“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已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在书中,作者主要有这么几五观点:
1、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唯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己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
2、到头来,我们终将发现生命的终极意义,就在于探索人生问题的正确答案,完成生命不断安排给每个人的使命。这些使命因人因时而异,生命的意义亦然。因此,我们不可能以概括的方式来解释生命的意义,而这类的问题也绝无法用泛论来解答。生命并不是模棱两可的玩意儿,而是非常真切具体的东西,正如人生的使命也分成真切具体一样。这些使命构成了人的命运,每个人的命运都独一无二各有不同,无法同别人互作比较。同样的境遇不会重复,每个境遇需要当事人给予不同的反应。置身在某种情境当中,人有时必须以行动来塑造自己的命运,有时候则最好趁机深思熟虑,借以领悟人生的道理,又有时候,光是接受命运,承担个人的十字架即足矣尽矣。
3、即使身在痛苦中,他也是宇宙间孤单而独特的一个人。没有人能替他受苦或解除他的重荷。他唯一的机运就在于他赖以承受痛苦的态度。
4、人存在的意义是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每一个人都被生命追问,而他只有以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问题,只有以‘负责’来答复生命。”
5、幸福感通常根本不是作为目标而浮现于人们的追求面前,只不过表现为目标既达的某种附属现象。
这些观点和我前些日子里看的毕淑敏的书里的有些论点颇为相似。
现在的我正在逐步感受自己可以选择的自由。有个故事这样说“有人问牧师:我选择信仰上帝,站在正义的一边,会有什么奖励呢?牧师回答他:选择站在光明一边的人,光明本身就是上帝给予他的奖励,而选择站在黑暗一边的人,黑暗就是上帝给他的惩罚。” 很多时候,事情就是这样摆着的,面对它,自己所持有的态度或许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当然,这并不是指不顾事实地盲目乐观,而是理性面对现实快乐生活的一种方式。这也并不是一种盲目地悲观,似乎我们能做的只剩下这些态度。
对于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似乎一直总是徘徊在我的脑海里。本书的作者弗兰克用他自己的切身经验,告诉我们要活出意义来。他用自己在集中营里非人一般的生活中寻找到的人生意义并且支撑着他活下来的例子,告诉人们,无论境遇如何,人总是能够活出意义来。看到他这样的例子,我内心对于未知的恐惧似乎也少了一些。从小到大都被大人们告知要未雨绸缪,而长大了才发现自己过于的焦虑和担忧。那种焦虑和担忧,来自于自身的不足,来自于信息爆炸的社会里的各种传言,也来自己的心态。现在,我渐渐知道,一些事情,比如痛苦和失败,我们并不是一定要避开它。要相信,当真的没法避免时,我们一样可以找到它的意义。而那时候的我们,也一定会有个比自己想象中更加强大的自己,来面对和克服那些使我们焦虑和恐惧的事情。而经过这样的选择和努力,我们,会收获更大的意义。
有那么一段时间,也会自问: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想不起当时给了自己什么答案,但知道没有找到最佳答案。
今天读完《活出生命的意义》,这个问题就豁然开朗了。
"因为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所以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
这个问题就好比问一个棋手:'告诉我,大师,世界上最佳的招法是什么?'离开特定的棋局和特定的对手,压根儿不存在什么最佳的招法,甚至连较好的招法也不存在,人的存在也是这样。
你不应该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使命感,这个使命是他人无法替代的,并且你的生命也不可能重来一次。"
读完弗兰克尔的解释和比喻,自己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和广泛的理解。对这个问题就自己的认知,谈一些想法。
看了弗兰克的《活出意义来》,尽管还没有看完,但仍让我觉得一个人在极端恶劣情况下坚持生命的意义是多么伟大,同时人的潜能也真的是无限的。
在人变得一无所有,很多人的欲望与动物相同,而有着丰富精神世界的人,却一样能活出生命的意义来。他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情况下,还会坚持生命的意义,会在面对死亡时选择照顾那些病人,还会为了朋友而放弃逃跑的机会,也就是说,他能为了他心目中生命的意义而放弃生的希望,最主要的是,这些决定都不是在瞬间决定的。我们对于瞬间的决定可以理解为一种冲动,但经过仔细考虑而做出的稳定决定,不能不让人佩服。
一个生活优越的人,在瞬间变得身无长物,穿着单薄的衣服面对严寒,做着繁重的劳动,而食物匮乏,还要时不时忍受屈辱和毒打、面对各种死亡现象。人变得越来越冷漠,可是人还是本能的寻找着生的出路。也同时认同,人没有适应不了的环境。并且在如此环境下,仍有伟大的生命能保持着心灵的自由。
作者写书的目的不是为了介绍集中营的生活,而是要让人们在任何情况下保持心的自由,是的,心自由了,人就会无比坚强,突然想看看老子的著作,不知道是不是有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