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用重典,这是一条历史铁律。当一个执政党的腐败分子呈“萤火闪烁”之时,除了扑灭他,别无他法,因为不扑灭,就可能亡党亡国。
我们知道他们在演戏,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演戏,他们也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演戏,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演戏,可他们还在继续演戏。
我们知道他们在拍戏,他们也知道自己在拍戏,他们也知道他们在拍戏,他们不确定我们是不是知道他们在拍戏,但他们仍然一无返顾地拍戏。
他们真的很辛苦,在外面要演戏,在里面也不能休息。
他们真的很敬业,虽然自己都不信,却也要让我们相信。
《永远在路上》是之后,党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果的一次集体总结、亮相。片子在全国各地取景,采访了诸多一线的纪检办案人员、专家学者,更让许多曾经身处高位最终的党员干部现身说法,制作考究、逻辑严密、论理深刻、发人深省。
这部电视片,八集,一天一集,选在十八届六中全会前,在国家最高级别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一则为全会营造声势、凝聚共识,一则为提醒全体党员领导干部牢牢树立“红线”意识,一则也是为重塑党在广大民众心中的清正廉洁的形象。即便不作安排,也值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观看、思考。
古今中外,反腐是个永恒的话题,更是个正义的话题。在现代汉语里,“腐败”一词有三层含义,既可指物体腐烂,也可指行为堕落,也可用来指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的混乱、黑暗。
食物腐败了,馊了,酸臭变质了,不能吃,否则就要闹肚子,甚至致命。作为社会人来讲,行为堕落了,可能影响他人,就要纠正,如果危害到社会,还要受到法律制裁。而制度、组织、机构、措施等更宏观的腐败,其实和食物腐败一个道理,是能够危及整个社会肌体的正常运行,让最大多数民众受害。因此,纪检部门也常用“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等拟人化手法来修辞反腐。
“疴、毒”百害而无一利,去掉、刮除能让肌体重获生机,能够保护最大多数民众利益。反腐是光明反对黑暗,正义反对邪恶,生存反对毁灭,是所有正常人的本能,也是一个健全的社会、健康的政党的应有之义。《永远在路上》也用不少事例讲了这个道理。
让已经走下神坛、沦为阶下囚的高级领导干部,重新面对镜头,意义深远。这些曾经手握重权的人,没了往日的趾高气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自责、悔恨,愧对党,愧对家人,愧对百姓。让他们以“过来人”的身份讲述自己的蜕变的过程,为的是让当下的领导干部不要重蹈覆辙。片子如果能让周永康、____、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等接近国家核心的腐败份子,像其他贪官一样在片中坦白、发声,就更能显示透明、无差别,更有教育意义了。
可能有些人连续看了这部电视片,会觉得有些“跳戏”。片中的高级领导干部,对党的纪律、对纪检监察工作极为熟悉,在任时还经常在各种会议上大谈特谈党风廉政建设,要求其他党员干部严于律己、廉洁从政,一旦下了台,就对自己全盘否定。那么他们当初的那些话是肺腑之言,还是只是些应付组织的“场面话”?
即便已经,这些高级干部在面对镜头自我陈述时,语言流畅、思维清晰、见解独到,遣词造句既接地气又不乏考究,很有带入感。如果陈述时的画面不是故意设置成黑白的,这些干部的言谈中甚至还会透出一种官威。
法国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曾提出“话语即权力”,整体或者个人掌握和使用的词汇、表达的话语,既能成为身份的象征,也能成为一种支配式的政治技术。的官员,虽然尊严和自由被剥夺,但是官场上常用的词汇和逻辑表达却没有随之丧失。
“官场如戏,全靠演技”的说法太过偏颇。其实,按照心理学家米德的“角色扮演”理论,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各种身份和“角色”,父母、子女、夫妇、上下级等等,这个倒无可厚非。而且,这些官员的实际政绩和贪腐行为也要区别对待,言语中残留的某些“官话”“套话”也不必求全责备。重要的是,其他干部能否认清腐败的根源,防微杜渐。
片中的官员里,好像只有____拥有鲜明的“红二代”背景,大多数还是苦出身,除了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白恩培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周本顺也出身贫寒之家,而且从小就痛恨贪官……可是在与商人、企业家打交道的过程中,未能经受住诱惑,思想抛锚、道德滑坡,成为自己曾经不耻的人。
有人说,贪官的忏悔是鳄鱼的眼泪。鳄鱼流泪只是润湿眼睛的本能反应,而贪官的忏悔也只是为了求得宽大处理,所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我倒是愿意相信这些官员在片中悔恨的眼泪、哭诉,我甚至愿意相信他们当初在大会讲台上的义正词严。
因为,我相信,大多数人从小接受的社会主义教育,从来不是鼓励人们去当贪官。这些官员在“出事”前,也在试图“扮演”一个好领导、好丈夫、好父亲、好儿子。否则,怎么会一路飞黄腾达、青云直上,甚至接近权力核心,组织部门从来都不曾考察吗?
问题是,他们为什么会变成现在的样子?
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他看到的延安,街头“无一人游手好闲”,意见箱在大街上随处可见,“人人可上书于主席毛泽东”。他坦言:“延安五日中间所看到的,当然是距离我理想相当近的。”然而饱经世事的黄炎培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将来会怎么样?一次谈话中,他向毛泽东直接提出了这个问题。
伟大领袖自信地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够跳出这始兴终亡的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我们有人民群众的监督。”
《永远在路上》开头就说,这段发生在70多年前的对话,在今天并不过时,仍然是对中国共产党有力的鞭策和警示。“民主”“让人民来监督政府”,这是领袖的箴言,也是历史的先声和承诺。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对片中贪腐官员的变质问题刨根问底,是个系统工程,甚至能上升到哲学层面。但是,如何避免历史一再重演,勿使后人复哀后人,让《永远在路上》中触目惊心的案
近日,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很多披露高官的贪腐细节,将遮丑心理彻底打碎。如果说,中央严惩周永康、白恩培、周本顺等贪官,起到了正本清源、匡扶正义的效果,那么,全面披露这些贪官的腐败细节,则是彰显了直面病灶并刮骨疗毒的勇气。在大众媒体上展示巨贪们的丑事恶行,这是一种痛,也是一种自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反腐是一场必须赢不能输的斗争。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打铁还需自身硬”的庄严承诺,以“八项规定改变中国”,反腐败“老虎”“苍蝇”一齐打。四年来,中央以实际行动,让人民群众看见并享受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成果。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这个角度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是一份反腐斗争的成绩单,是一份阶段性的答卷。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仅有进行时。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范文范本模板【优秀5篇】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范文范本模板【优秀5篇】
历史使命越光荣,奋斗目标越宏伟,执政环境越复杂,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继续打好党风建设这场硬仗,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我们必定能以好的作风保障党和国家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赢得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仅仅直接关系党的命运,并且直接关系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命运、民族的命运。我们这样一个拥有8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必须坚持从严治党,才能使党始� 管党治党成于严。唯有在“严”字上继续努力、持续发力、不断给力,适应和习惯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常态才能真正成为每个人发乎自然的好习惯、好状态。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深刻阐释了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的重要性,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党员干部要时刻坚持清醒头脑,“吾日三省吾身”,莫被“歪风邪气”吞没掉原本的初心。
10月17日晚8时整,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开播,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纪委及县委宣传部组织干部职工和武警官兵集中收看了首集专题片《人心向背》。
该片反映党的以来,
与此同时,尖扎县各乡镇(社区)、县委各部门、县直及省州驻县各单位也通过各种形式组织观看了专题片。记者获悉,该县已下发《通知》,要求全县各级党组织集中广大党员干部收看。
在大众媒体上展示巨贪们的丑事恶行,这是一种痛,也是一种自信。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反腐是一场必须赢不能输的斗争。所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从这个角度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是一份反腐斗争的成绩单,是一份阶段性的答卷。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17日晚开播。当晚播出第一集《人心向背》,其中有白恩培、周本顺、李春城等几名落马省部级高官出镜,现身说法,片中透露出不少贪腐细节,发人深省。
这部大型专题片才刚刚开播,已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敢于揭丑,勇于披露此前公众所不知的高官贪腐细节。在已播出的第一集中,曝光的若干细节就足以令人瞠目:曾任河北省委书记的周本顺独占一座面积800多平方米的军区招待所,重新装修供自己居住,“豪宅”里有两个保姆、两个厨师,其中一个保姆专门负责养宠物。另一个贪官白恩培,曾任云南省委书记等职,在办案中,从白家查获的贵重物品多得让办案人员震惊,其中不乏价值千万的翡翠手镯,仅清理这些东西就用了十几天时间。
有句颇富哲理的俗语“细节决定成败”,足见细节的重要性。但是,在以往惩治贪腐的过程中,公众往往是只见森林、不见树木,只见罪罚、不见细节,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是在反腐斗争中存在“讳疾忌医”的心理。
一直对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充满好奇,周末闲来无事,随便点开了一集开始观看。坦白讲,我认为本片最吸引人的亮点是非官媒无法掌握的资源——锒铛入狱的贪官访谈片段、在任的省部级主要官员的采访视频、中央主要领导的会议资料。但是从纪录片的艺术价值乃至其教育意义上而言都乏善可陈。
在第四集《利剑出鞘》中,主要记叙了两位官员——曾任山西省吕梁市市委书记的聂春玉和曾任江西省省委书记的苏荣。纪录片从山西煤矿工人下井片段开始讲起,从山西省煤炭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逐渐过渡至吕梁市市委书记的贪腐事实,在回顾古代吏治历史之后,开始对苏荣的犯罪事实进行了进一步的陈述。在叙述两位贪官的贪腐情况时,普遍采用新闻作引、主人公自陈、相关责任人发表意见、专家学者抒发感想等方式。叙述方式较为刻板生硬重复乏味,比起纪录片,更像是在播放新闻,很容易给观众造成审美疲劳。
思考本片拍摄的主要目的,无非两个,一是要向观众展示政府近年来在反腐工作上取得的成绩;二是想通过此片为为官之人敲响警钟。但是本片在拍摄过程中,视角过于宏观,最能够打动人心的对于贪官逐步走向贪腐之路的心路历程的回顾,只是简单地通过官员反省背稿式的自述进行展现,而对于腐败事实也只简单地通过宏观数据等进行呈现。这种表现手法,一方面不足以对官员们产生深刻地教育意义、使其充分反省自身的贪腐苗头;另一方面也不能使观众们获得“一解心头之恨”的快感从而肯定我国政府反腐工作的力度。以我的视角观之,我认为在客观陈述事实的同时,如果能多一些情感的元素以引发共鸣,或许能够达成更好的教育目的。
总的来说,这毕竟是一部涉及话题较为敏感、政治色彩较为浓厚的记录片,因此可能在拍摄过程中受到一些限制,存在不完美之处也有情可原。能够给观众一个了解中国反腐工作、接触官员内心的机会也是极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