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
书,既增长了我的知识,又让我的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有一次,妈妈叫我帮她提桶水去浇花,可我还拿着一本书在看,书中的一字一句让我如痴如醉,走着走着,水漫了出来,可我还目不转睛地盯着书,一不小心,滑到了,妈妈看到我摔倒时壮观的景象,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虽然有了这次惨痛的教训,可我还是不死心。
星期六上午,我买了一包薯片,准备到图书馆边看书边吃,到图书馆以后,我拿了本《作文大全》,便到了一个人少的地方坐了下来,把薯片打开,放在地上,看一下吃一下,一会儿的工夫,书已经看了一大半了,可我身旁的一个小弟弟却看着我笑得上气不接下气了,我也没注意,等书看完了,我才发现,薯片还有一大袋没有吃,手里拿着的是别人的花生壳。
中午,要回家吃饭了,我租了两本书,一到家,我便迫不及待把手里的书翻开看,妈妈做好饭后,就大喊:“吃饭了。”爸爸立刻就奔向餐厅,可这声音,在我的耳朵里,就像蚊子在嗡一样,直到妈妈过来夺过我的书,我才极不情愿地去吃饭。
弟弟每次来我家,看到我有这么多书,他总是赞不绝口:“姐姐,你的书真多啊,送我几本吧!”只要弟弟要,我都会送给他,谁让弟弟也爱看书呢!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以后,还要继续在书的海洋里遨游!
这里的迷,不是迷失、迷踪,而是迷恋、着迷。
我认为,迷有三层境界。第一层是热爱,第二层是有毅力,第三层则是在前两项的基础上再加上肯钻研、探究的精神。
我在一二年级的时候迷上了围棋。但是等我考上了二段,却迟迟没有考上三段时,我就放弃了围棋。所以,在围棋这件事情上,我有热爱,却没有毅力和钻研的精神。
放弃了围棋后,我又迅速地迷上了羽毛球。从三年级开始,我一直坚持到了现在,每周至少训练一次,可是训练了这么长时间,却没什么效果。虽然教练是个好人,却没什么方法,一直在给我们训练基本功。同一训练场里的其他教练都早已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比如我们旁边场有几个同学是和我同时期学的,他们已经可以打比赛了,我却还在场上练习高远球。有一个同学甚至在刚来不久就已经学会了我见都没见过的招式。在“迷”羽毛球的过程中,我有热爱、毅力,却没有恰当的方法以及刻苦钻研的精神。
在学习羽毛球的过程中,我又迷上了足球。虽然我因时间等原因早早地放弃了足球,但我却发现几乎所有职业球员,没有一个不是既热爱、有毅力且刻苦钻研的。举个例子,这赛季英超中,助攻榜领跑、进球榜第二的哈里·凯恩,他从小就是个胖子。他热爱足球,最早踢中后场。后来他发现自己在禁区里射门、头球的球感特别好,于是他就改当前锋。由于体型原因,他跑不快,脚下技术也不是顶级。于是他就有针对性地加强体质和脚下技术的锻炼,效果很好,他既灵活又强壮,在身体素质方面也远超大部分前锋。这样他就成了顶级前锋。
现在,我又迷上了编程。我希望我的“迷”像哈里·凯恩对足球的迷一样,热爱、毅力、钻研精神样样具备!
最近,我迷上了某样东西了,这个东西使我对明朝二百六十多年历史的了如指掌。你可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吗?对,那就是——《明朝那些事儿》!
一个多月前,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书,共九本。我打开书乍一看,是历史类的书,立即就兴趣缺缺。抱着翻翻看的心理,我打开来看了一下,谁知我一看就停不下来了。
渐渐地,我越来越迷上了这本《明朝那些事儿》了!
上学时,我经常读这本书。课间时,同学在外面群魔乱舞时,老师在办公室悠然自得地改作业时,我却在认真读着唐伯虎的风流韵事;课上,正当老师讲课讲得津津有味、热血沸腾时,我却“光明正大”的打开张居正与高拱权力斗争的故事,因此受到了老师的批评;闲来无事时,我便会打开书看朱重八的创业故事。就连在校车上短短十几分钟都被我用来看,通常是看一些名人典故,如:《程门立雪》和《守仁格竹》。因此,我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它们如同大河里的波涛一般撞入了我的心里。
我不仅在上学时看它,不上学时也一样看它,只不过是换了个说法而已。每逢节假日,我没事时便会打开它,看一眼明朝节假日的计划;写完作业时,书就会如同与我对话一般,使用“心灵感知术”来驱使我观看张居正对万历皇帝的悉心教导;吃完饭后,我会把我的“心灵鸡汤”拿出来看,了解明朝的伙食制度。
经过为期一个多月的“明朝历史补习班”,我的明朝历史了解量从一无所有到胸有成竹。《明朝那些事儿》我已经看完了,但看完一次后我却又想看一次。我更希望作者再写中国所有朝代的历史故事,让我了解的不仅是明朝的历史故事,而是让我了解中国所有朝代的历史故事!
《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把我深深的迷住了!
自从爸爸给奶奶带回了一个能听戏的收音机,奶奶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一下子迷上了听戏,无法自拔。做饭时在听,扫院子时在听,在地里做农活时也在听,奶奶每时每刻都在听。
一天,我和妈妈走亲戚回来,老远便听见那抑扬顿挫、婉转动听的戏曲声,随着又传来的是一阵震耳欲聋的嗓音。我和妈妈相视一笑,便明白了这是奶奶的嗓音。走进家里,只见奶奶手舞之,身摆之地跳起舞来,嘴里还不忘念着台词。我心想:奶奶您比起唱戏,更像是在扭东北大秧歌。但奶奶并不这么觉得,她还和街坊邻居一起唱,组成了一支临时的“戏班子”。一到下午,奶奶便和邻居你一句我一句地唱,场面有趣极了。虽然他们是业余的,但他们认真起来的样子就像专业的。
奶奶每天都离不开唱戏。时间久了,我也嫌烦了。有一天我灵机一动,对奶奶开了个玩笑,把收音机藏在了另一个院子里。心想:没有了收音机看您怎么唱?我看见奶奶焦急地在每个房间中穿梭,直到最后满头大汗后才问我:“孙子,看见奶奶的收音机没,看见了给奶奶吱一声。”我愧疚地说了声:“没有。”望着奶奶快要“哭”出来的样子,顿时觉得自己做过了头,便跑到另一个院子里,拾起收音机,飞奔回来。对奶奶说:“奶奶,收音机我找到了!”奶奶对我说:“好孙子,我出去走一圈。”我明白又是和邻居一起唱戏了,但望着奶奶开心的身影,我没有再嫌奶奶唱得难听。
唉,奶奶对唱戏的迷恋,真是戒也戒不掉啊!
我的爱好有很多:画画,看书,旅游??而在这许多种爱好里,最让我着迷的就要数读书了。书,对我来说,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让我从无知变成渴望知识;书,就像一艘游轮,带我在知识的大海里尽情遨游;书,就像一眼泉眼,使我感到无比清凉??
你一定奇怪我为什么这么喜欢读书吧?那要从我读幼儿园时说起了。小时候,妈妈很忙,无法管我,便把我一个人扔在房间里,随手拿了一本书给我,我见了书,竟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妈妈见了,真是又惊喜又兴奋。
一开始,我只不过看看书里的插图,不管书中讲了什么内容。步入小学,妈妈渐渐重视我的课外阅读,经常给我一些满是文字的书,我只好看起来,倒也觉得很有趣。随着我年龄的增长,对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每到星期六星期天,妈妈问我想去哪玩,我的回答不是超市,不是公园,而是书店!妈妈也经常会满足我的要求,买回几本书,让我过一把读书瘾!
读书对我的好处实在是太多了,它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记得有一次考试,老师发下了试卷,我三下五除二就做完了前面的题目。突然遇到一道涉及到课外知识的题目,这正好是我这几天看的一本书,我便毫不犹豫地写出了答案。试卷发下来
后,我考了90多分 ,老师告诉我们试卷中那题超出了范围,只有我写对了,老师还特地表扬了我,同学们都向我投来敬佩的眼光。那一刻,我别提有多高兴了!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的甜。
这就是我的“读书史”,书对我来说就是一位好伙伴,一位知心朋友,同学们,你们也想与它交朋友吗?
在我的家中,无论客厅,卧室,总有些地方有那么一两本小说,不用说,这是老妈看的…… 我的老妈是个小说迷,看起书来谁都不理,仿佛她在另一个世界。我们说什么,她仿佛不知道,翻着自己的小说。一次我问老妈,小数有有那么好看吗?妈妈说“当然好看啦,你不去看怎么知道它好不好看呢?”无奈,妈妈就是这样。记得又一次,老妈再看《红楼梦》,她说那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真虐心,而我试着去读了读,看了一点,什么都看不懂啊,这么多密密麻麻的字,唉,我也只好放弃书中的乐趣了,这也只有妈妈能享受到了…… 可是,妈妈对小说的痴迷,远远不止这些啊,有一次,我和妈妈在外面买了一些家用物品,打的到了院门口,妈妈说,她先进去放东西,让我等她把这个重物品一块搬回去。于是,我站在阳光四作文射,狠毒的太阳丝毫不可怜我。就这样,等啊等,等啊等,足足等了半小时左右,从院子到自家的门口也就不过50米,最多十分钟也就到了呀。我怕东西丢掉,又不敢离开,可就是这半个小时,妈妈才出来,出来后,看到我小步子跑过来,一边拍着脑门;“看我这脑子”。我也真是无奈,谁知。真相是老妈回到家中,看到手机里的小说更新了,便又看了起来,谁知家里突然停电,她终于停了下来看了看刚回来哪的东西,才想起,我还在外面等她。那次,我一直在埋怨妈妈…… 诶,家里就是有这样一位小说迷老妈,要不是那次停电,我还不知要等多久啊。妈妈那次答应我,以后会少看点小说,可回到她的房间后,我偷瞄了一眼,“唉,他依然再看小说”。人总得有些兴趣吧,我也就没在反对妈妈看小说了,只是不要耽误事就行。
一个明媚的早晨,太阳刚从洁白的云朵里爬出,小鸟也醒了过来,飞到了枝头,人们都穿戴整齐,迎接美好的一天。有的人们休息,就穿好运动服,去公园里运动;有的人们要去工作,提着公文包,匆匆忙忙地赶着路。
“我们走了啊,别忘记去吃早饭,还有,别忘了把衣服洗了……”“好了,别说了,我们快迟到了。”随着门关上的声响,家里恢复了寂静。
“又是无趣的一天。”我嘴里念叨着,从床上跳了起来,把妈妈交代的事做完,又坐到床上,百无聊赖地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别跑了,小孙子,别跑丢了。”……“呼!呼!今天又跑了三千米,加油!”……“今儿个天气可真好,等会儿咱去买点菜吧!”……
我坐在床上,无趣得都快睡着了。“对了,要不玩会儿手机吧!”
“冲呀!冲呀!击倒他们!”安静的房子里回荡着我兴奋的喊声。
突然,地面开始颤抖一辆巨大的车辆缓缓驶过,人们站在大街上,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望着上面的电线。“是不是那根电线?”“好像是的……”
我的手机突然就卡了起来,紧接着又发现电也没了。“唉?手机怎么没充上电?”我扔掉手机连忙向客厅跑去。“这是怎么回事?”“这怎么又停电?”“听说是修电线的人把电线给弄断了。”“不是吧?”……
听到人们的议论,我仿佛变成了一个石头,呆呆地立在窗前,一动不动。“那这一天可怎么过啊!又不能看电视,也不能玩手机。”我的灵魂仿佛被什么勾走,心也跟着沉睡了。书桌上的书本被风吹得哗哗作响,仿佛正拼命呼唤着我,可我的心已被手机占满,又怎会注意到它们的存在呢?
我的心灵似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正确的方向……
生活是个万花筒,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读书,游戏,集邮,画画儿,手工制造,社区活动,观光游览等等。都是万花筒中最璀璨的一角。读书真让我着了迷。记得那次全家大扫除时我找到了三本书分别是【故事大王】,【流氓兔】,最后一个我已经忘记了。然而我最喜欢的是故事大王。那里面的每一个故事都那么吸引人的目光。自从有了这本书到哪我都得【抱】着它。有时我一边走一边看,咚的一声我的头撞在了门上。这样时少不了妈妈的破口大骂但我记不住教训。更有趣的是那一次。星期天我写完作业后看起了我的宝贝书。
我一看就看到了正午妈妈做好了饭大声的喊‘大朋友小朋友吃饭了’。爸爸哥哥都去吃饭了我仍像个没事人一样的在看书。妈妈说我这个小朋友去哪了一猜就知道在看书。妈妈怒气冲冲的走进屋。火山爆发开始了。小朋友去吃饭了。震得书都吓到床底下去了。我的妈呀我大声叫起来。妈妈说快去吃饭吓得我马上去吃饭了。
我狼吞虎咽地吃妈妈批评我吃慢一点。我虽然放慢了速度,但我的心仍被书吸引到九霄云外去了。妈妈问我她做的饭好不好吃。我当时在想书没听到,妈妈一拍桌子吓得我都蹦了起来。妈妈又重复了一遍她说的话我心不在焉的说了句好吃。之后又投到了书的海洋中。看我就是这么爱看书名人不是说过吗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到现在我看过的书有【西游记】【一千零一夜】等等。书对我有无穷的吸引力。读书真让我着了迷。你是不是也爱看书呢是不是像我一样连人带心都被书这块磁铁吸了进去呢
迷,这个字都让自己想到了作为小孩,所会迷的东西,那你们有没有想过,作为大人,也同样会“迷”呢?我妈妈的“迷”是不能用任何词语所能表达出来的,看来只能靠我来“啰唆”一番了。
平时对电视瞧都不瞧一眼的妈妈,如今妈妈却迷上了一部“老片”,反而让我期待的双休日,变成了我最不想到来的日子,真是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大转变呀!
平常上学时,我连电视的边角都摸不着,更何况是看电视了,可每次在客厅写作业时,明明隔着一堵墙,客房间里的笑声和不知谁的说话声,都顺利的摸进了我的耳朵里。
于是,我便推开房间的门,对妈妈说:“老妈!你能不能把电视的声音放小点儿,我正在写作业呢!你这样吵到我了!”本想给妈妈来一点儿“教训”的,可万万也没想到,妈妈躺在床上盖着被子,眼睛睁的大大的,很是精神的盯着电视上的屏幕,似乎不知道我的存在,不对!不是不知道,这是压根就不知道吗!还是说,妈妈的耳朵出了问题?肯定还是很严重的那种。
有一次,我因为作业多而晚睡了几个小时。这时,厕所里发出的歌声打乱了我的思考。我本来要发火了,可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妈妈居然唱歌了!于是,我便“竖”起耳朵一听,居然是那部“老片”的开头曲,我无奈地摇了摇头。接着,妈妈换了一首歌,我的好奇心顿时涌了上来。忍不住一听,现在成了那部“老片”的片尾曲了,我无语了。
现在的小孩,永远不可能明白,爸妈对“老片”的“迷”!
说起我们班的小画迷,同学们纷纷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她就是卞雨晴。
胖胖的她,脸蛋儿圆圆的,细长的柳叶眉下挂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像两颗熠熠生辉的黑色宝石,一张樱桃小嘴,能说会道,总是带着一丝甜甜的微笑。
别看她相貌平平,可画起画来总是那么全神贯注,每个人物在她的笔下就如同活了一般。无论去什么地方玩儿,她都会带一支笔,随时随地画出一张张精美的图画,达到如痴如醉的地步。
记得一次美术课上,老师教我们画小女孩。她睁大双眼,拿起画笔,聚精会神地跟着老师一笔一画地画了起来。只见她手一勾,笔一扭,来来回回地反复描摹着。觉得有个地方画的不太好,她总是毫不犹豫地拿起橡皮擦掉,再重新一丝不苟地画着。不一会儿,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儿便跃于纸上。
叮铃铃下课铃响了,大家纷纷把画笔和图画本收到书包里,陆陆续续地走出了教室。只有小画迷还坐在位置上埋头苦干,完全沉浸在画的世界中。当我走到她身旁,轻轻在耳边提醒道:晴晴,吃饭了。可是她纹丝不动,仿佛对我的话置若罔闻。直到我洗完手坐下来吃饭时,她才意犹未尽地放下手中的画笔。拿起画纸歪着头,欣赏着自己的杰作,然后满意地点点头,笑容满面。我定睛一看,只见她画出来的作品惟妙惟肖,瞧,一位身穿花裙子的小姑娘,扎着两条羊角辫,手里拿着一只蝴蝶风筝,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奔跑线条那么匀称,形象那么逼真,色彩搭配那么协调,不由得让我赞不绝口。
她可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画迷呀!
唐朝诗人杜甫曾经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就是一个爱读书的人,读书让我得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许多道理。
我从朱自清的《背影》体会到了深沉的父爱是如此伟大;从《亡羊补牢》知道了,只要及时补救,就还有一线希望;从《狮子与鹿》这个故事,我懂得了,凡事不能只看外表,要有实在的作用……果然应了那句话: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我读书时陷入美妙的文字中,简直不能自拔。有一次,我正沉醉在扑鼻的书香中,为“海的女儿”破碎的爱情感到惋惜;为“快乐王子”舍己为人的精神感到震撼;为“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死去感到悲伤…这时,一双大手拍拍我的肩,我甩出一句:“别烦我!”妈妈的声音从我背后传来:“你到底吃不吃饭?我不知道喊你多少遍了。”我不得不合上书,悻悻地被妈妈押着去吃饭。爸爸无奈地说:“你这个小书迷呀,真拿你没办法!”我笑笑说:“朱熹不是说?读书谓心到、眼到、口到?吗?”一阵笑声传向远方……
读书,真让我着了迷!
书,有时让人伤心;有时让人快乐;有时又让人充满了奇思妙想。书就像一个奇妙无比的世界。书的世界里充满了奥秘,这个奥秘也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书真让我着了迷。小时候,我就爱上了读书。有一次,我和妈妈逛街,进了大超市,一排花花绿绿的书出现在我眼前。短短几分钟的时间,我就拿了一大堆的书。妈妈知道我酷爱读书,便买了下来。
书里的故事永远也看不完,书里的知识永远也学不完。童话故事的世界里,美丽的公主总是遭到巫婆的陷害,但是,她们总是能渡过难关和王子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狐狸也总是狡猾的,但是我们也总是看了还想看。
书里的奥秘,我相信,爱观察的人一定会发现。书的大门一定
一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悠闲地躺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着电视。爸爸见我看得那样入迷,便大步走过来。
爸爸坐在我旁边,无奈地说:“爸爸跟你商量个事儿,行吗?”但我却当成了耳旁风,爸爸见我无动于衷,便用力地拿起遥控器,怒气冲冲地把电视关掉,并对我吼道:“我在和你说话呢。”我的身子一哆嗦,不由地噘起嘴。爸爸看了看我,慈祥地说:“好了,我给你买几本你喜欢的书,以后少看电视多读书,听见没有?”听到这里,我一下子高兴地跳了起来,兴地说:“《哈利波特》的最新版我还没看呢,给我买本《哈利波特》吧。”爸爸见我这么高兴就勉为其难地答应了我的请求。
发货的这几天,我日思夜想,晚上,我躺在床上,无限地遐想着:“等我的书回来了,我该先看哪本呢?”“嘿嘿!”我不由自主地笑出声来。
过了几天后,我念念不忘的书终于回来了,我像一只盯住猎物的豹子一样直奔快递店,高高兴兴地抱着箱子大步流星地往家走。回来之后我连外套都没来得及往下脱就直接到箱子里拿了一本书,飞快地躺在沙发上,生怕浪费一分一秒的看书时间。
我看了没一会儿就情不自禁地大笑起来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再过一会儿,我的嘴角微微下垂,流露出一丝丝的忧伤。妈妈在厨房里做菜时,忽然发现没有盐了,妈妈着急地叫我赶紧去买袋盐。虽然叫了我好几遍,但我还在书的海洋中自由地翱翔着,完全没有听到妈妈在说什么。妈妈见我捧着书,也不好打扰我,只好自己去买了。
夕阳西下,太阳公公伴随着我哈哈的笑声逐渐落下山去。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有人喜爱跑步,有人喜爱绘画,有人喜爱舞蹈……我喜欢绘画,唱歌,朗诵,但最让我入迷的就是读书了。
在学校里,我总是利用课间空余时间来读书。有一天上课时,天上飘下来了许多雪花,同学们不停地向外看。下课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拥到窗边,在那里兴致勃勃地“赏雪”。而我却端坐在椅子上,娴熟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书,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上课铃打响了,同学们一哄作鸟兽散,依旧没有打扰到我。老师走进来,走到我课桌旁,轻轻拍了我一下,我才不情愿地放下了书,满面的失望和难过。我抬头看了看窗外,想要安慰一下自己:“咦,什么时候下雪了?”我一出口,同学们和老师就异口同声地笑了起来。我看着同学们,一脸疑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便也哈哈大笑起来。唉,原来看书太入迷,会闹笑话。
放学回到家,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读书。有一次,我迷上了一本书。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看,竟然还撞到一颗棵树。到家了,我仍旧不肯放下书,继续看了起来。“呼——终于看完了。”我长呼了一口气,抬头望了望钟。什么,七点了!我揉了揉眼睛,真的七点了!我疯了似的抓起书包,疯写作业。唉,读书太入迷了,也不行啊!
放假就更不用说了,为了看书,把作业给忘了,所以快开学时可想而知——疯补作业!
我真是一个“小书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