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清明节国旗演讲稿范文(精选3篇)
晚唐大诗人杜牧曾写过一首题为《清明》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一首诗在中国流传甚广,许多人都耳熟能详。说到清明节,我们常常会想到凄风苦雨、扫墓祭祀,其实,清明节的内涵远不止这些。
在2500年前,清明只是一个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的呢?应该说这与此前一天的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因为介子推因火而死,故这天百姓人家不得生火,只能吃冷饭。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对此,唐代诗人韩翃的《寒食》诗有生动描写:“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节期间的习俗,除了禁火冷食,还有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标志,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在挖墓坑时还筑起坟丘,将祭祖安排在墓地,便有了物质上的依托。战国时期,墓祭之风逐渐浓厚起来。秦汉时代,祭扫坟墓的风气更盛。在唐代,不论士人还是平民,都将寒食节扫墓视为返本追宗的仪节,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还常常将扫墓延至清明。诗人们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并提,如韦应物有诗句说:“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白居易也有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朝廷鉴于民间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方文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到来时,可以与寒食节一起放假。这项规定距今已经1200多年,说明从那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清明节逐渐由附属于寒食节的地位,上升到取代寒食节的地位。这不仅表现在上坟扫墓等仪式多在清明举行,就连寒食节原有的风俗活动如冷食、蹴鞠、荡秋千等,也都被清明节收归所有了。
清明节后来还吸收了另外一个较早出现的节日-上巳节的内容。上巳节古时在农历三月初三日举行,主要风俗是踏青、临河洗浴,以祈福消灾,反映了人们经过一个沉闷的冬天后急需精神调整的心理需要。晋代陆机有诗写到:“迟迟暮春日,天气柔且嘉。元吉隆初巳,濯秽游黄河。”即是当时人们在上巳节踏青、洗澡的生动写照。
大约从唐代开始,人们在清明扫墓的同时,也伴之以踏青游乐的活动。由于清明上坟都要到郊外去,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吧。因此,清明节也被人们称作踏青节。秉性贪玩的小孩子,常常不满足于踏青游乐仅仅在清明举行一次,诚如唐代大诗人王维诗句“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融汇了两个古老节日精华的清明节,终于在宋元时期形成一个以祭祖扫墓为中心,将寒食风俗与上巳踏青等活动相融合的传统节日。
又是一年春来早,让我们在这个清明节走出家门,和父母一起祭扫祖先,寄托我们绵长的哀思;带上风筝,去郊外游玩踏青,也有利于放松我们紧张的神经。愿每个同学都能有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清明节里说孝道。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春阳照临,清明风至。万物清洁,万方明净。又是清明日,又是踏青时。清明是冬至之后第108天,和冬至一样,清明节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清明祭拜祖先。所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到了清明节,远在千里之外的人都要尽量赶回家,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又近却天涯为客,是多么让人伤感无奈啊。
中国有几千年以孝治天下的历史,而祭祖又是履行孝道的最高仪式,不能不慎重。孔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人从祖先处来,又在子孙处止。生生不息的不仅是物种的繁衍,更是孝道的传承。子奉父以孝,孙事子以敬,才是完满人生。有人将祭祖扫墓说成是封建迷信,更把孝道斥之为封建糟粕,这样的人,怎堪为人子?一个不孝之人,必是一个不善之人。一个不孝之人,也是一个不忠之人,因为孝就是对父母祖辈的忠。孝,近在善事父母,远在忠诚国家,这才是孝的本质。
孝道孝道,行之才为道。孝需要行动。李密为了奉养祖母,几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写下动人的《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一份孝心,使怀疑他有异心的皇上也不得不大力褒奖这个前朝臣子,可见尽孝的力量多么强大。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一跪一哺,说的是牲畜的孝道。畜犹如此,何况常人?同学们,孝不只在心中,孝更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对爸妈说一声我爱你谢谢你是最基本的孝;分别时说再见,回家后打招呼是最简单的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打电话是最必须的孝;常回家看看是最温馨的孝等等。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坟头草青青,先祖念子孙。先祖以坟头青草昭示了他们对子孙的思念与盼望,有人说,清明不是来踏青的吗?清明节确实也叫踏青节,清明踏青指的是到郊外上坟,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祭祖的哀伤与踏青的欢娱统一在清明这个节日里,正是古人生活的无上智慧。清明时节,陪父母给死去的亲人上坟,既是孝敬父母,又是和父母一起给先祖尽孝,还能领悟古老文化的智慧,你为什么不试试呢?
不要小看小小的孝道,一人的孝道固然是一滴之微,众人的孝道必将是万顷之汇。同学们,行动起来,在这个清明的日子里,怀想先祖,践行孝道,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吧!
古人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既然是播种的季节,也必将是收获的开始。因为古人还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天你踏上一条孝道,明天你将收获一份孝心!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正在尽孝和准备尽孝的你们,谢谢大家!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清明节里说孝道。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春阳照临,清明风至。万物清洁,万方明净。又是清明日,又是踏青时。清明是冬至之后第108天,和冬至一样,清明节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冬至祭天,夏至祭地,清明祭拜祖先。所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到了清明节,远在千里之外的人都要尽量赶回家,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清明又近却天涯为客,是多么让人伤感无奈啊。
中国有几千年以孝治天下的历史,而祭祖又是履行孝道的最高仪式,不能不慎重。孔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人从祖先处来,又在子孙处止。生生不息的不仅是物种的繁衍,更是孝道的传承。子奉父以孝,孙事子以敬,才是完满人生。有人将祭祖扫墓说成是封建迷信,更把孝道斥之为封建糟粕,这样的人,怎堪为人子?一个不孝之人,必是一个不善之人。一个不孝之人,也是一个不忠之人,因为孝就是对父母祖辈的忠。孝,近在善事父母,远在忠诚国家,这才是孝的本质。
孝道孝道,行之才为道。孝需要行动。李密为了奉养祖母,几次拒绝朝廷的征召,写下动人的《陈情表》,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这一份孝心,使怀疑他有异心的皇上也不得不大力褒奖这个前朝臣子,可见尽孝的力量多么强大。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一跪一哺,说的是牲畜的孝道。畜犹如此,何况常人?同学们,孝不只在心中,孝更在我们的一言一行之中。对爸妈说一声我爱你谢谢你是最基本的孝;分别时说再见,回家后打招呼是最简单的孝;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打电话是最必须的孝;常回家看看是最温馨的孝等等。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坟头草青青,先祖念子孙。先祖以坟头青草昭示了他们对子孙的思念与盼望,有人说,清明不是来踏青的吗?清明节确实也叫踏青节,清明踏青指的是到郊外上坟,在哀悼祖先之余,顺便在明媚的春光里骋足青青原野,也算是节哀自重转换心情的一种调剂方式。祭祖的哀伤与踏青的欢娱统一在清明这个节日里,正是古人生活的无上智慧。清明时节,陪父母给死去的亲人上坟,既是孝敬父母,又是和父母一起给先祖尽孝,还能领悟古老文化的智慧,你为什么不试试呢?
不要小看小小的孝道,一人的孝道固然是一滴之微,众人的孝道必将是万顷之汇。同学们,行动起来,在这个清明的日子里,怀想先祖,践行孝道,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中国人吧!
古人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既然是播种的季节,也必将是收获的开始。因为古人还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今天你踏上一条孝道,明天你将收获一份孝心!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正在尽孝和准备尽孝的你们。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