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向善演讲稿(通用4篇)
本次习作内容为生活的启示,从生活中获得人生的道理,让孩子们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就整体情况而言,多数学生能紧扣习作要求,优秀率达到100%,没有不及格者,正确率在97.74%。其中,内容新鲜、文笔活泼、表达流畅的满分作文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是也暴露出四年级作文阶段学生所存在的能力软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审题的能力有待提升。部分学生没有弄清题目要求,导致无题、偏题、离题等文不切题情况的出现。无题:没有写题目,只接着提示语“冬天到了,”往下写;偏题:文章虽以“猫和老鼠”为主人公,但想象的情节与“一坛子油”没有丝毫关联。离题:没有体现“续写”,情节另起炉灶,写了冬天的打雪仗、堆雪人等场景,文章中甚至没有出现“猫和老鼠”。
2.想象的空间有待拓宽。部分学生通过课外阅读或者电视动画片,对该原创童话故事情节了然在胸,囿于这种“阅读积累”,思维受到定势的消极影响,想象不够新颖,雷同的习作较多。较为典型的是,老鼠几次三番骗猫偷油吃,从偷吃“一点点”到“刚一半”,最后是“全部”偷吃光,以至于猫忍无可忍,要吃了老鼠。猫鼠由此成为天敌。像这样基本上复述原创故事而缺乏个性化思维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
3.表达的规范有待加强。一是格式欠规范。有部分学生不懂最起码的书写格式,如:题目干脆丢掉;作文不分段;自然段开头不知道空两格;不能正确使用标点等。二是书写欠规范。首先是错别字现象比较突出。三个“的、地、得”和同音字混淆。其次是书写潦草,卷面整洁度有待提高。
对策亦有三:
1.注重学生良好审题习惯的培养。教师要根据本班学情反思学生审题失当的原因,对症下药,并在平时的习作实践中强化训练,培养学生先审后写、边写边审和写完再审的良好习惯。
2.注重学生语言实践渠道的拓宽。一是要坚持加强读写结合。教师要有防止阅读教学讲风过盛的意识,让教材文本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蓝本。教师要借助于文本和语境,创设各种各样的语言实践机会,让学生进行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训练。要善于找准阅读教学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做到“从读学写、以读促写、以写带读”,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二是要拓宽课后练笔的渠道。如写日记、与单元有关的同步摘抄;仿写、续写、改写;办手抄报通过各种途径,使学生养成勤动笔的习惯,增加生活体验,丰富语言储备,提高写作能力。
3.注重学生基本功的夯实。三年级属学生起步作文阶段,要注重夯实基本功。首先教师要有“保底工程”意识,做到培养习惯不放松,如习作时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习作后认真修改的习惯;等等。其次教师要指导到位。习作格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以及“的、地、得”的正确运用等,可设计一些充满趣味的语文综合性活动进行专项训练。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学弟、学妹们:
大家好!
今天能受原班主任邀请回到母校,与学弟学妹们当面交流“追星”话题,很是荣幸。在我看来,人类自混沌蒙昧之时,便有了追星逐月之幻想。顺时而下,中国历史上不乏风采卓异如星光闪耀之人,于是“追星”现象数不胜数,仅以盛唐为例:张籍迷杜甫,火烧杜诗佐以蜂蜜,每天三勺;魏万追慕李白,不远万里,终得诗仙赠诗;葛清最“爱”乐天,脖子以下全部纹上了白诗,而且图文并茂。人总会被偶像迷失心智,可去年那场旷古罕有的新冠病毒疫情让我幡然顿悟: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追宜追当追之星,才能走向上向善之路。
追最亮之星,慕科学之光。
去年疫情肆虐,国人一度惶恐。人们悟得:以当仁不让、舍生忘死为使命的无双国士钟南山,危难之际毅然决然带领团队挂帅出征的73岁巾帼英雄李兰娟,以开发研制疫苗为解决疫情之道的陈薇……他们“铁肩担道义”,秉持科学理念,才是国人心目中最亮的那颗星。亲爱的学弟学妹们,相信你们也不会忘记:耗尽最美年华研发青蒿素让全球数百万人尽享科学之福的屠呦呦;实验中不惧核辐射危险逆行而战的两弹一星功勋人物邓稼先……毋庸置疑,他们或用科学救人于病痛,或用科学耀国之实力,他们才是真正的国人之星。
追宜追之星,铸务实之风。
疫情之时,务实之人是以身践行“愿以吾辈之青春,守护这盛世之中华”的如张静静一样的数万医护人员;务实之人是“以小我之身、非凡之勇为行动”的如汪勇一样的快递小哥们。当然:置身于荒寂大漠却对敦煌文物不懈开发保护的樊锦诗;一辈子只为一件事、研制“糖丸”,解决了中国脊髓灰质炎疫病的顾方舟;虽踏上死地也不顾的凉山救火英雄;为“中华有为”而极限抗压的任正非……他们是共和国大厦的基石,是民族复兴的砥柱,是不折不扣的实干之星。那场疫情中以身许国、公而忘私、向死而生的普通人与这些人,一起化为那颗颗闪亮、宜追之星,汇聚成灿烂星空,留下一片炫彩璀璨。
做合情合理之事,追德艺双馨之星。
你看:有人为“肖战”应援厮杀而辗转反侧;有人因喜欢某明星去机场接机,终挤爆机场玻璃,空留一片混乱;有人不惜消耗心力也要成为粉丝间“互撕”的主力军;有人经常自掏腰包,为给足偶像足足的“排面”,承包“海陆空”为明星支援。这些人不仅以“追星”为荣,还以“追星”为主业。可我们年轻人是否想过:他们是不是我们该追的星?我们做的是不是合情合理之事?退一万步讲,即使追艺术之星,我们也该追如梅兰芳、陈道明、何冰这样的德艺双馨之星。
学弟学妹们,听学长一声劝,开挂人生不掉链:惑于工巧,纵情于耳目声色之娱只会流于浅薄;泛滥“追星”,则会精神驰骋于外而不守、祸福难料。我们应恪守正道走向上向善之路,追宜追当追之星。
好,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各位!
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块大地上DD中国,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比爸爸妈妈小时候过得好,这是祖祖辈辈们努力奋斗争取来的结果。在奋斗的过程中,我们中华民族慢慢地形成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冰心奶奶曾说过:“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路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踏着荆棘,而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得悲凉”!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它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讲文明、懂礼貌的传统美德,而其他国家也在不断的敬仰与校方我们。在生活中,在我们身边,一个个文明故事正在演绎,一首首礼仪之歌正在唱响,但是,也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存在。就拿我们的校园来说,也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比如:有的同学随手乱扔纸屑;有的同学在楼梯上打闹、高声喧哗;还有的同学语言不文明。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也就是不文明的礼仪。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这句话告诉我们,好的习惯都是从小培养出来的。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小养成好习惯,并且在看到不良习惯时要提醒他们,让他们改正。同时,在提醒他人的同时也要警醒自已,不能犯同样的错误。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摒弃我们身上的种种不文明行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在家里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帮父母分忧;在生活中多做好事,做好人,积极向上,扬真、善、美,反假、恶、丑,做一个有诚信的人。
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为共建美丽、和谐的校园,文明、和谐的北屯,强大、和谐的中国而不懈地努力吧!
我们作为一个人,我们可以忍受物质的匮乏,但决不允许精神的贫瘠。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也不能缺少做人的基本准则,只有不断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才能让我们的精神财富更丰富。
奋发向上,争做中华好少年,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的明天,通过丰富多彩的学习,牢牢把握价值目标,知道自觉遵守价值准则。我们要战胜生活中的挫折,学习上的困难,这样我们便迈出了奋发向上中的一大步,我们以奋发向上的精神,思想在我们心中深深扎根,在积极中努力生长,在进取中开出花朵,在向上里结出最甜的果实!少年强则国强,只有我们进步了,中华才能真进步,只有我们奋发向上了,中华才能更富强!
作为新一代少年,我们不仅要奋发向上,还应该崇德向善。一个人的品德与修养,决定他的成就大小。我们应该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学会爱,学会向善,事不分大小,可以是给病危者的一次献血,可以是捡起公共场所的一块垃圾,可以是老人过马路的一次搀扶,也可以是对他人的一句问候。俗话说:“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给予别人快乐,自己也得到成长。希望我们能以一颗明礼的心对待周边的人们,做一个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好学生。
小学生的我们从小就养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精神。养成讲道理,懂感恩的人。我们未来的路还很长,在人生的道路中,难免会遇到挫折,但只要我们保持我们的赤子之心,不断奋发向上,崇德向善。我相信,风雨后的彩虹会更美!经历过挫折和磨难的我们才会更加坚强,走得更加遥远。成为中华好少年,就得经受挑战,奋发向上,崇德向善。
让我们做一个讲道德、明事理的人;做一个讲诚实守信、正义坦荡的人;做一个知奉献、互相帮助的人;更做一个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