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里是勤劳的小编老李帮助大家收集的5篇描写音乐的成语的相关文章,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3、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4、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5、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6、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7、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8、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9、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10、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1、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2、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3、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14、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15、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16、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17、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8、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19、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20、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21、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22、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乐。
23、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24、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25、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26、乐以道和:乐:音乐。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27、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28、妖歌曼舞:曼:柔和。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29、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0、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31、三眼一板:眼,板: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32、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33、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34、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35、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36、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37、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38、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39、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40、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41、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42、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43、龙言凤语: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44、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45、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46、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47、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48、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49、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50、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51、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52、囚拧浚好音: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比喻冒充内行。
53、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54、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55、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56、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57、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58、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59、引商刻角: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同“引商刻羽”。
60、轻歌妙舞: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61、钟鼓之色: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62、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63、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64、桑间濮上: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①古指淫靡的音乐②后也指男女幽会。
65、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66、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67、丝竹之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68、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69、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70、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71、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72、桑间之音:指淫靡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73、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74、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75、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76、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77、音与政通:音:音乐;政:政治。音乐与政治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78、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79、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80、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余音绕梁高云流水天籁之音莺歌燕舞
扣人心弦、莺歌燕舞、金声玉振、余音绕梁、高山流水含商咀徵含宫咀徵云起雪飞余音缭绕郢中白雪幺弦孤韵兴云致雨清耳悦心鸾吟凤唱鸾歌凤吹含商咀征袅袅余音余音绕梁、娓娓动听
鱼龙起舞,百鸟来朝,音乐之妙,竟至于斯。
1、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2、知音谙吕:吕:国古代音乐十二律中的阴律,此处泛指音乐。指深通乐律。
3、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4、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5、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6、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7、弹丝品竹:吹弹乐器,谙熟音乐。
8、丝竹陶写: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陶写:陶冶性情。用音乐来陶冶性情。
9、桑间之音:指淫靡的音乐。同“桑间濮上①”。
10、品箫弄笛:吹奏洞箫和笛子。指人擅长音乐。
11、弦外之音:原指音乐的余音。比喻言外之意,即在话里间接透露,而不是明说出来的意思。
12、郑卫之曲: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
13、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14、甘酒嗜音:甘:嗜好。嗜好喝酒和音乐。形容只顾酒色享乐。
15、五音不全:五音:五声音阶上的五个级,宫、商、角、徵、羽,相当于简谱上的1、2、3、5、6;唐代以来叫合、四、乙、尺、工。指人缺乏音乐细胞。
16、巴人下里:①即下里巴人。古代楚国流行的民间歌曲。用以称流俗的音乐。巴,古国名,在今四川东部一带,古为楚地。下里,乡里。②泛指粗俗的。
17、肉竹嘈杂:竹:管乐;肉竹:泛指音乐;嘈杂:声音喧闹,杂乱。形容音乐杂乱无章。
18、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19、回肠伤气:形容音乐、文章等缠绵悱恻,感人之极。
20、初试啼声:本指初生婴儿啼声宏大,将来一定不凡。后也比喻音乐会歌唱者初次登台。
21、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22、黄钟大吕:黄钟:我国古代音韵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大吕:六种阴律的第四律。形容音乐或言辞庄严、正大、高妙、和谐。
23、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24、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25、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26、周郎顾曲: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27、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28、音与政通:音:音乐;政: 。音乐与 是相联系的。指音乐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29、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30、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31、干酒嗜音:甘:喜好;嗜:嗜好。沉溺在喝酒和听音乐之中。形容享乐腐化。
32、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33、钟仪楚奏:仲仪:春秋时楚国乐官。钟仪奏楚国的音乐。比喻思念故国,怀念乡土。
34、袅袅余音:袅袅:宛转悠扬。余音:不绝之音。形容音乐结束后悠扬悦耳的声音仍然绵延不绝,回响在耳边。同“余音袅袅”。
35、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36、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37、感心动耳:感心:心受感动;动耳:悦耳。形容音乐极其感动人。
38、余音袅袅:形容音乐悦耳动听,令人沉醉。
39、亡国之声:指淫靡的音乐。
40、吹篪乞食:吹着篪讨吃的。指在街头行乞。篪:古代的一种音乐,象笛子,有八孔。
41、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42、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43、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44、轻歌曼舞: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45、哀而不伤:哀:悲哀;伤:伤害。忧愁而不悲伤,形容感情有节制;另形容诗歌、音乐优美雅致,感情适度。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
46、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47、吹弹歌舞:演奏管弦乐器,唱歌跳舞。泛指音乐舞蹈娱乐活动。
48、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49、桑间濮上:桑间在濮水之上,是古代卫国的地方。①古指淫靡的音乐②后也指男女幽会。
50、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51、靡靡之音:靡靡:柔弱,萎靡不振。使人萎靡不振的音乐。指颓废的、低级趣味的乐曲。
52、丝竹之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指音乐的声音。
53、断章取义: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54、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55、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乐。
56、引商刻角: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同“引商刻羽”。
57、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58、引商刻羽:商、羽:古代乐律中的两个音名。指讲究声律、有很高成就的音乐演奏。
59、洪钟大吕:大吕:阳律中排第四。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60、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61、袅袅不绝:袅袅:声音宛转悠扬。形容宛转悠扬的音乐声连绵不断。
62、正声雅音:纯正优雅的音乐。
63、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64、囚拧浚好音: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子。比喻冒充内行。
65、亡国之音:原指国家将亡,人民困苦,因此音乐也多表现为哀思的曲调,后多指颓靡淫荡的歌曲。
66、轻歌妙舞: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
67、三眼一板:眼,板: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68、妖歌曼舞:曼:柔和。音乐轻快,舞姿优美。
69、朱弦三叹:指称音乐的美妙。
70、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71、乐以道和:乐:音乐。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72、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73、大乐必易:指最美妙的音乐一定简单,雅俗共赏。
74、龙言凤语:比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75、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76、鼓吹喧阗: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
77、箫韶九成:箫韶:虞舜时的乐章;九成:九章。指箫韶音乐奏了九章。
78、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79、不同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80、钟鼓之色:指欢欣喜乐的面色,像欣赏音乐时表现出的那样。
1、珠落玉盘 一唱三叹 声震林木 轻歌曼舞
2、天籁之音 行云流水 声情并茂 余音绕梁
3、出谷黄莺 曲终奏雅 曲高和寡 阳关三叠
4、悦耳动听 铿锵有力 荡气回肠 五音不全
5、不绝如缕 弦外之音 聚精会神 高山流水
6、掩耳盗铃 绕梁三匝 扣人心弦 委婉动听
7、摄人魂魄 绕梁三日 虚无飘渺 有板有眼
8、繁弦急管 愉悦身心 跌宕起伏 全神贯注
9、异曲同工 余音袅袅 震耳欲聋 靡靡之音
10、若即若离
1、乐以道和:乐:音乐。音乐能够表现中和之气。
2、靡靡之声:指柔弱、颓靡的音乐。同“靡靡之音”。
3、五音六律:五音:指宫商角徵羽五个音阶;六律:定乐器的标准。指古代音律。后也泛指音乐。
4、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5、知音识曲:指通晓音乐。
6、狗马声色:良犬骏马音乐女色。泛指养狗骑马听歌狎妓等剥削阶级行乐的方式。借指穷奢极侈的享乐。
7、乱世之音:指扰乱世道和人心的音乐。
8、金鼓喧阗:金鼓:金钲和鼓。喧阗:声音大。形容音乐演奏的声音嘈杂热闹。亦形容军威壮盛或战况激烈
9、肠回气荡:回:曲折,迂回;荡:摇荡。形容好的音乐、文章缠绵悱恻,感人极深的样子。
10、郑声乱雅:郑声:郑国的音乐。郑国靡乱的音乐扰乱了优雅的音乐。比喻邪扰乱了正。
11、游鱼出听: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12、钟鼓之乐:钟鼓;钟与鼓,乐器。指钟鼓一类的音乐。
13、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
14、余音缭绕: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回荡。形容悦耳的歌声或乐曲使人听了不能一下子忘掉。
15、一片宫商:宫商:都是古代五音之一。一片和谐的音乐声。形容文辞如乐声一样优美悦耳。
16、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17、不一样凡响:凡响:平凡的音乐。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
18、千部一腔:部:唐代管音乐的机构,按所管音乐的性质,区分为若干部。演奏的都是一个声调。比喻都是老一套,没有变化。
19、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20、弦而鼓之:弦:琴弦,装上弦;鼓:弹。装上弦开始弹奏音乐。
21、顾曲周郎:原指周瑜业于音乐。后泛指通音乐戏曲的人。
22、丝竹八音:丝竹:弦乐和管乐,泛指音乐;八音:金石丝木竹匏土革等八种乐器。指音乐。
23、靡靡之乐:指柔弱颓靡的音乐。
24、丝竹管弦: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琴瑟箫笛等乐器的总称。也指音乐。
25、朱弦玉磬:弦:乐器上的丝弦;磬:一种打击乐器。借指用乐器演奏的优美音乐。
26、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欢乐。比喻自我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27、郑卫之音: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
28、吹竹调丝: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29、囚拧浚好音:囚牛:胡琴头上所刻的兽。刻在胡琴头上的兽,表现出一副喜爱音乐的样貌。比喻冒充内行。
30、击节称赏: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31、龙言凤语:比喻简便悠扬的音乐之声。
32、驷马仰秣:驾车的马驻足仰首,谛听琴声。形容音乐美妙动听。
33、戛釜撞翁:戛:敲击;釜:陶器;翁:通“瓮”,陶器。敲打锅子,碰撞陶器。比喻粗俗的音乐。
34、举酒作乐:举:举办;乐:音乐。举行酒宴,奏起乐曲。
35、弦歌之声:弹琴和唱歌吟诗的声音。古时学校重视音乐教育,也泛指教育或教学活动。
高山流水:
释义:比喻知己相赏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故事,这则故事千百年来一起感动着人们,人们不是羡慕俞伯牙的高超的琴艺,而是羡慕他遇到了一个能听懂他的琴声的人——钟子期。 出处: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之声,孤犊之鸣,即掉尾奋耳,蹀(dié)躞(xiè)而听。”
译文:有一个叫公明仪的人给牛弹奏古雅的清角调琴曲,牛依然像先前一样埋头吃草。不是牛不要听,是曲调不悦它的耳。 公明仪于是用琴模仿蚊虫和牛蝇的叫声,以及失散的小牛的声音。牛就摆动尾巴竖起耳朵,小步走并听着音乐。
弄玉吹箫:
释义:比喻男欢女悦,结成爱侣,共享幸福。
出处:萧史善吹箫,作鸾凤之响。秦穆公有女弄玉,善吹笙,公以妻之,遂教弄玉作凤鸣。局十数年,凤凰来止。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数年,弄玉乘凤,萧史乘龙去。——《列仙传拾遗》
滥竽充数:
释义:比喻没有真正才干,混在行家里凑数,或者比喻用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里面充数。
出处: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悦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i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根本不会吹竽的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听一个一个独奏,南郭处士就只好灰溜溜地逃走了。
四面楚歌:
释义: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处于孤立无援的窘迫境地。
出处: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hè 第四声 附和,应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译文:项羽的军队驻军在垓下,士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吃没了,刘邦的汉军和韩信、彭越的军队层围了好几层。夜晚,听到汉军的四周都在唱着楚地的歌谣,项羽大惊失色地说:“汉军把楚地都占领了吗?不然,是什么原因让楚人这么多呢?”项羽就在夜里爬起来,到军帐中喝酒。回想过去,有美丽的虞姬,受宠爱,常陪在身边,有宝马骓,常骑在胯下。而今??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诗道:“力能拔山啊豪气压倒一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驰。骓马不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该怎样安置你!”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项羽泪流数行,身边的人也都哭了,没有谁能抬起头来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