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和工作的日常里,我们经常接触到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由资深教育者参与拟订的。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
阅读《向沙漠进军》选段,回答14——18题。(12分)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地中海沿岸被称为西方文明的摇篮。古代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的文明都是在这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但是两三千年来,这个区域不断受到风沙的侵占,有些部分逐渐变成荒漠了。我国陕西榆林地区,雨量还充沛,在明末清初的时候是个天然草原区,没有多少风沙。①到了清朝乾隆年间,陕西和山西北部许多人移居到榆林以北关外去开垦。②当时的政府根本不关心农业生产事业,生产技术又不高,垦荒伐木,致使原来的`草地露出了泥土,日晒风吹,尘沙就到处飞扬。③由于长城外的风沙侵入,榆林城也受袭击,到解放以前,榆林地区关外30公里都变成沙漠了。④
14.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选文的说明内容。(3分)
15.第3段文字可分为两个层次,请用“//”线在下面标出。(2分)
① ② ③ ④
16.选文中用到打比方、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请任选其中一种,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说说它的作用。(2分)
17.文中第3段加粗词“还”不能去掉的原因是什么?(2分)
18.土地沙漠化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从选文中看,造成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对此你有何良策?(3分)
参考答案:
14.说明沙漠对人类的危害 (3分)
15.①//② ③ ④
16.恰当地举出例子并说明其作用 例如:用摇篮和荒漠作比较,更加突出了沙漠对人类的危害 (2分)
17.限制说明了陕西榆林地区雨量比较充沛 (2分)
18.风沙的侵袭;乱砍滥伐 植树种草,防止乱砍滥伐等 (3分)
沙漠逞强施威,所用的武器是风和沙。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可 春天四五月间禾苗刚出土,正是狂风肆虐的时候。一次大风沙袭击,可以把幼苗全部打死,甚至连根拨起。沿长城一带风沙大的地区,农民常常要补种两三次才能有点收获。一种可以称为阵地战,就是风(甲)沙丘,缓缓前进。沙丘的高度一般从几米到几十米,也有高达100米以上的'。沙丘的前进并不是整体(乙)的。当风速达到每秒5米以上的时候,沙丘迎风面的沙粒就成批地随风移动,从沙丘的底部移到顶部,过了顶部,由于风速减弱,就在背民面的坡上落下。所以部分沙粒的移动速度显然相当快,每天可以移动几米到几十米,可是整个沙丘波浪式地前进,移动速度并不快,每年不过5米到10米,几个沙丘常常联在一起,成为沙丘链。沙丘的移动虽然慢,可是所到之处,森林全被摧毁,田园全被埋葬,城郭变成丘墟。
10.若将“移动`推动”恰当地填在文段中(甲)、(乙)空缺处,应是:
(甲)________(乙)__________
11.本文段的中心句出现在何处?()
A段首五段中C.段尾D.没有出现
12.为使说明有条理,本文段在安排说明内容时采用了____________顺序。
13.文段中加粗的句子运用了____的说明方法。
14.在“风沙的进攻主要有两种方式”一句中:
①“主要”一词为什么不能去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主要”一词的使用,反映了说明文语言怎样的特点?请选择下列回答正确的一项。()
A生动五形象C.准确D.通俗
答案:
10.(甲)推动(乙)移动
11.A
12.逻辑
13.分类别、打比喻
14.� ②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