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日的生活或工作学习中,我们常常会由于外界事物接触而引发思想的火花,这时往往可以写一篇感言将其表达出来。那么写感言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本文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5篇屠呦呦获奖感言全文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后,举国振奋。然而,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中西医之间的辩论。有人认为,青蒿素是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是国际社会对中医的认可;也有人认为,青蒿素虽然源于中医的启示,但与中医无关,中医不必用诺奖为自己“贴金”。
青蒿与青蒿素,一字之差,相去甚远。青蒿是中药,青蒿素是西药。但是,从青蒿到青蒿素,是一条血脉相连、无法割断的创新链。屠呦呦团队既吸收了中医的精华,也运用了西医的智慧。客观地说,青蒿素是中西医融合的产物。就像一首古词中所言:“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青蒿素就像这个泥娃娃,中医里有西医,西医里有中医,岂能分清彼此?因此,屠呦呦获诺奖,既不单纯是中医的胜利,也不单纯是西医的胜利,而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胜利。从这个意义上说,屠呦呦获诺奖,值得中医骄傲,也值得西医喝彩。
其实,中西医之间的论战并非始于今日,已经持续了百年之久。尽管如此,中医和西医依然各行其道,各有各的“粉丝”,谁也无法独霸天下。这说明,中医与西医都是维护人类健康的手段,同属世界医学的一部分。中医与西医,如同珠穆朗玛峰的攀登者,一个从南坡上,一个从北坡上,山脚分手,山顶相遇,终极目标是一致的。南坡与北坡,地理环境不同,攀登方法也不同。无论走哪条路,只要能到达顶峰就行,不必遵循一样的规矩。同为登山者,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本应彼此欣赏,彼此鼓励。同理,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是维护人类健康的“武器”。虽然理论体系不同,思维方式迥异,但终极目标都是维护人类健康,何必相互排斥呢?
一部人类医学发展史,就像一条奔腾的长河,汇聚了不同的医学支流,最终百川归海。无论中医西医,都不应自我封闭,更不应排除异己。一个僵化封闭的医学体系,是没有出路的。有人说,中医是落后的医学。事实上,从古至今,中医始终积极拥抱时代变化。“继承不泥古,发展不离宗”,就是中医生生不息的根源。从砂锅熬汤到颗粒中药,从膏丹丸散到注射针剂,从依靠五个指头到借鉴影像技术,都是中医与时俱进的例证。同样,西医也从中医里汲取营养。例如,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理研究,就是源于中医的启示。近年来,西医提出的整合医学、个性化治疗等理念,与中医的整体观、辩证观不谋而合。可以预见,中西医融合必将成为医学发展新趋势。当今,虽然西医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医的价值不容忽视。因为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也是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资源,可以成为未来医学的“灵感库”。只有中西医融合发展,才能创造更多医学奇迹。
千百年来,关于诸葛亮故乡在哪里,襄阳和南阳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清代顾嘉衡写了一副对联:“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 同理,中医西医都是人类医学的瑰宝,只要能治病救人,何必争孰高孰低?惟有彼此欣赏、互相启发、融合发展,才能更好地造福人类。从这个意义上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是一针醒脑剂,有助于让国人走出中西医之争的误区,成为未来新医学的探索者。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名单揭晓,来自中国的女药学家屠呦呦获奖,以表彰她对疟疾治疗所做的贡献。屠呦呦女士也是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女科学家。
屠呦呦女士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是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在2011年获得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
屠呦呦于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祖籍宁波鄞县(今宁波鄞州区)。父亲给她起名“呦呦”,源自中国古籍《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苹”。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毕业后曾培训中医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前后分别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
中药瑰宝―青蒿
疟疾是危害严重的世界性流行病,全球百余国家年约三亿多人感染疟疾。自20世纪60年代起,氯喹等原有抗疟药因疟原虫对此产生抗药性而失效,时值越南战争,促使国际上迫切地寻找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当时,在国内(曾由“523”办组织全国七大省市筛选中草药3200多种,亦有人做过青蒿,认为无效而放弃)、国外(美国结合越南战争需要,筛选化合物达30万种)大量工作未获成功的情况下,屠呦呦领导科研组以现代科学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为指导思想,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本草入手,收集二千多种方药基础上,归纳编篡成《抗疟方药集》,又从中选200多方药,组织筛选。经研制380多个样品,特别结合古代用药经验,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青蒿“绞汁”服用截疟记载中,考虑到温度、酶解等因素,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取得成功。
荣誉来之不易
这位造福几亿人、被称为“20世纪下半叶最伟大的医学创举”的发明者之一,却是个实实在在的“三无”教授。没有博士学位,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中国两院院士光环,但历史没有掩埋智慧的光芒。
绝大多数国人之前还颇感陌生的屠呦呦,能在40多年前发现青蒿素,如有人所言,确实带有某种偶然性。很显然,这种偶然之中有着一种必然―这个“必然”就是艰苦的试验、千百次的试错。
屠呦呦及其领导的中医研究小组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查阅大量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仅对青蒿素的试验就经历了190多次失败……最终“淘尽黄沙始得金”。
如果真要问上天何以格外垂青屠呦呦,正因她展现出一种脚踏实的、老老实实的科研作风,这是一个科学家有所建树的必然前提。爱迪生为发明灯丝,仅植物类的碳化试验就达六千多种,经历上万次挫败,在连续3年里每天废寝忘食。其实,纵观爱迪生的很多伟大发明,均是在成千上万次的“试错”后“偶然”发现的。无独有偶,水稻专家袁隆平恰好也谈及他的“择徒观”,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下田”。这些卓越的科学家们,用自身言行生动诠释了“梅花香自苦寒来”这句金玉良言。
屠呦呦获诺奖给科研带来的启示
荣誉面前我们更该清醒、反思,不得不承认,今天我们的一些科学家,恰恰缺少屠呦呦、爱迪生和袁隆平等的耐心和吃苦精神。在他们的思维中,“梅花香自苦寒来”成本太高、周期太长,他们既要“香”,又不愿经历“苦寒”,而总是希望“短平快”,热衷于“整合资源”、搞人脉、拉关系找项目。有些人甚至走上抄袭造假之路……
究其内在原因,无外乎以下几条。
⑴社会浮躁病毒的侵染。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心态,让一些科研人员也变得急功近利起来,“耐得住寂寞”成了一种遥远的美德。
⑵考核体制的压力。现有的科研成果考核、评优体制,对数量的要求多过对质量的要求,学者被逼着赶任务、出“成果”,没有价值的论文满天飞,谈何沉下心来搞研究?
⑶学而优不算优,学而优则仕才算牛。在今天的中国大学和科研院所,一个学者对资源的配置能力可能还不及一个处长,于是乎教授竞争处长、院士当厅官,成为一景。举凡种种,均莫过于一条:即“速成”心态已成中国学术界的通病。在此氛围下,要想成为伟大的科学家,实在需要极强大的“抗病力”。
不断奉献的科学家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了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以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她还完成了《中药炮制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素材分析】
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假如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假如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也便不会获得华人十年未获拉斯克奖的空白,更不会有今天登上诺贝尔奖台的风光。
【素材运用】
顽强毅力、心灵宁静、传统与现实、信念、奉献……
【素材展示二】
不言气馁的屠呦呦
1967年5月23日,我国政府启动“523项目”,旨在找到克服抗药性的新型抗疟药物。科研人员筛选了4万多种抗疟疾的化合物和中草药,但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结果。1969年1月,年轻的实习研究员屠呦呦,以组长的身份加入该项目。
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将目光转向古老中国的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因为屠呦呦第一个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第一个提取出有100%抑制率的青蒿素,第一个做了临床实验,拉斯克基金会把2011年度临床医学研究奖授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以表彰其在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中的贡献。这是被誉为美国诺贝尔奖的“拉斯克奖”设立65年来,首次授予中国科学家。
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表示:“我想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科学家群体”,“荣誉也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
【素材分析】
绝不气馁是成功的基础。屠呦呦是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的。就是说,她失败了190次。如果是一般人,可能早就灰心了,可屠呦呦没有,她在坚持,直到坚持了191次,成功之神终于被她感动了。
永不满足才能更上一层楼。1971年屠呦呦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这已经是很大的成就了,但她并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继续探索,终于在1992年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素材运用】
面对挫折不气馁;人生贵在锲而不舍;志存高远,永不满足;保持清醒的头脑……
【素材展示三】
屠呦呦的成功偶然中带有必然
也许,有些人认为屠呦呦能够发现青蒿素,带有某种偶然性,但很显然,这种偶然之中也有着一种必然――这个“必然”就是艰苦的试验、千百次的试错。屠呦呦及其领导的中医研究小组从系统整理历代医籍入手,查阅大量地方药志,四处走访老中医,做了2000多张资料卡片,仅对青蒿素的试验就经历了190次失败……最终淘尽黄沙始得金。
如果真要问上天何以格外垂青屠呦呦,正因她展现出一种脚踏实地、老老实实的科研作风。这是一个科学家有所建树的必然前提。爱迪生为发明灯丝,仅植物类的碳化试验就达六千多种,经历上万次挫败,在连续三年里每天废寝忘食。其实,纵观爱迪生的很多伟大发明,均是在成千上万次的“试错”后“偶然”发现的。
然而,今天我们的一些科学家,恰恰缺少屠呦呦、爱迪生们的耐心和吃苦精神。在他们的思维中,“梅花香自苦寒来”成本太高、周期太长,他们既要“香”,又不愿经历“苦寒”,而总是希望“短平快”,热衷于“整合资源”、搞人脉拉关系找项目。一些人从一开始就热衷于讨巧,希望走终南捷径,为了多出成果不惜走上抄袭造假之路;一些人一度脚踏实地、躬身科研,略有成就后便成“老板”,摆出架子,“十指不沾泥”,不愿再“掉价”去做基础性研究;还有一些人,明明是一些实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却热衷从故纸堆中寻章摘句,或者将主要精力放在“引进”国外研究成果上,而对实证研究毫无兴趣……
【素材分析】
科学是一种奇妙的东西,要摘取其王冠上的珍珠,必须挽起袖子和裤脚,亲自“下田”,用不计其数的汗水方能“妙手偶得之”。科学家,就应该是这样的一群人。屠呦呦捧得大奖,是国人之荣耀,更是学人之鞭策。
【素材运用】
偶然与必然、汗水与成功、追梦、脚踏实地……
【素材展示四】
屠呦呦的“小草精神”
屠呦呦从神奇的小草中提取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对恶性疟疾、脑疟有着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被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为“中国神药”。屠老靠研制“小草”获奖可喜可贺。她所表现出来的“小草精神”更值得世人学习。屠老既无留学经历,又无博士身份,更没有两院院士的光环,本身就是一棵科学界的“小草”。虽为“小草”,但却有着旺盛的生命力。不论高山原野,还是石缝溪边,不计条件好坏与环境优劣,总是耐得寂寞,顽强生长,不屈不饶。屠老从1955年以来,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小草”事业,忘我工作,不争名利,历经了190次失败。特别在当时非常艰苦的科研条件下,屠老及其团队凭借顽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努力才最终取得突破。“这也给投入医学研究的后来人一个重要启示,医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和漫长的验证历程。能在国内外发表多少学术论文,并不是一个真正优秀的医学工作者追求的终极目标,只有树立朴实的理念――治病救人和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升华,才有可能修成正果。” “小草”精神的可赞,在于春天用生命的绿色为大地梳妆,夏天用娇嫩的身躯抵挡炎阳,秋日用热忱的心灵支撑秋色枯黄,寒冬在泥土蕴育着新的生命和希望。屠老展现的正是“小草精神”的无私与奉献。她对国家常存感恩之心,觉得自己为国家做贡献理所应当。“国家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应该努力去做好。”所以,她才能在当年参加项目研究时,默默把三岁的孩子长期寄养在托儿所;才能当青蒿素治疗疟疾在动物实验获得成功后,和同事们勇敢地充当人体实验的首批志愿者;才能当“小草”变成“大树”时,表示“这个荣誉不仅仅属于我个人,也属于我们中国科学家群体”。在事业上无私奉献,在荣誉上宁静淡定,这种无私奉献的“小草精神”,也给世人树立了人生的高标。
【素材分析】
一个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科学家,居然是“三无教授”,这似乎具有某种讽刺意味。不过,或许正是其看淡了一切,才使之没有去争取过多的身份属性和名利标签,也才使得自己有超然于外的时间,潜心研究学术,并最终取得了惠及世人的成果。从这一点来说,屠呦呦的淡定恰是一种思想境界的延伸,一种个体素养的延续。
三位科学家的成就和个人情况
屠呦呦获奖的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屠呦呦研发和提取了青蒿素,使之成为抗御疟疾的特效药,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尤其是对缺医少药的非洲人抗御疟疾做出了重要贡献。
坎贝尔和大村智获奖的理由是“有关蛔虫寄生虫感染新疗法的发现”。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一种新药――阿维菌素,其衍生物伊维菌素能够从根本上降低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生,同时对其他寄生虫病患病数量的控制也有着很好的作用,因此挽救了全球千百万人的生命。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奖金为800万瑞典克朗(约合92万美元),屠呦呦获得奖金的一半,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共享奖金的另一半。
坎贝尔1930年出生于爱尔兰,1952年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57年获得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学位,1957~1990年在美国默克公司研究所进行治疗剂研究,1984~1990年为高级研究员和实验室主管,主要从事分析研究。坎贝尔现在也是美国杜尔大学的名誉研究员。
大村智1935年出生于日本山梨县,1968年获得日本东京大学药学博士学位,并在1970年获得日本东京理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1965~1971年在日本北里研究所作为研究员进行研究,1975~2007年为日本北里大学教授。2007年至今,大村智为日本北里大学名誉教授。
屠呦呦1930年出生于中国,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1965~1978年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助理教授,1979~1984年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副教授并于1985年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2000年起,屠呦呦成为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教授。
寄生虫引发的疾病折磨了人类数千年之久,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性问题。特别是这类疾病感染了世界上最贫困的人群,为人类改善健康和追求幸福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今年三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对治疗世界上最可怕的寄生虫病而言,是一种彻底的革新,也为患者和他们的家庭带来福音。
屠呦呦的贡献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中国大陆本土科学家,中国人对她及其研究团队研发青蒿素的情况比较熟悉。
疟疾通常用氯喹或奎宁来进行治疗,但疗效越来越不好。在20世60年代末,治疗疟疾的方法已经失效,而且疟疾患者越来越多。从那时起,屠呦呦开始尝试用传统的中草药疗法来治疗疟疾,利用大规模筛选的办法来尝试哪一种草药对疟疾感染的动物有效。在研究中,屠呦呦发现了青蒿中的提取物有疗效,但重复的结果却是不同的。
于是屠呦呦重新翻阅古籍,找到了提取的办法。屠呦呦是首位发现青蒿提取物的科学家,该物质后来被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治疗动物疟疾和人类疟疾都具有很好的疗效。青蒿素能够在早期快速杀死疟疾寄生虫,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青蒿素能够很好地治疗疟疾。
青蒿素的发现和使用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向恶性疟疾流行的所有国家推荐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到2007年,在需要以青蒿素为基础治疗的76个国家中,有69个已采纳世界卫生组织使用这一疗法的建议。
疟疾、艾滋病和癌症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世界三大死亡疾病。青蒿素的问世拯救了无数因用不起昂贵的抗疟疾药物的贫困患者。1986年,青蒿素正式获得新药证书。2004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青蒿素复方药物列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从此青蒿素作为“中国神药”在世界各地显示奇效。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世界面临疟疾感染风险的人口超过34亿,每年因疟疾死亡的人数超过450万,其中大部分是儿童。在疟疾重灾区非洲,自2000年起,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约2.4亿人口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约150万人因该疗法避免了疟疾导致的死亡。
由于双氢青蒿素的使用,2000~2013年,全球范围的疟疾死亡率下降了47%,而在非洲疟疾的死亡率下降了约54%。疟疾的主要患病者是5岁以下的儿童,青蒿素主要拯救的也是这些儿童的生命。在全球范围,由于青蒿素的使用,5岁以下儿童患疟疾的死亡率已经下降了53%,在非洲5岁以下疟疾患儿的死亡率下降了约58%。当然,目前疟疾仍然是全球威胁人们生命的重大疾病。
寄生虫病的危害和分类
坎贝尔和大村智是由于发明了治疗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的药物阿维菌素和伊维菌素而获得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盘尾丝虫病、淋巴丝虫病和疟疾同属于寄生虫病,但是,中国人对疟疾可能知道得比较多,对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知道得较少。
寄生虫病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现在能引发人类患病的寄生虫有数十种,而且有多种分类。从1970年至今,大约有三分之一居住在西非河边乡村里的人在成年之前有可能变成盲人,这是由盘尾丝虫病造成的,世界范围内感染淋巴丝虫病的人也约有1亿。
如果从寄生虫的种类来看,显然人类遭受寄生虫之害远不止是疟疾、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
以生物种类分类,寄生虫(生物)分为三类。一是原生生物,常见的有疟原虫(导致疟疾)、蓝布尔氏雅尔氏鞭毛虫等;二是无脊椎动物,此类寄生虫(生物)在数量和种类上都最多,常见的如营内寄生的猪肉绦虫、中华肝吸虫和营外寄生的阴虱、头虱等;三是脊椎动物,此类寄生生物较罕见,如盲鳗是脊椎动物中唯一的内寄生动物。在亚马孙河流域有种称为寄生鲇的鱼,会钻进渔民或裸泳者的尿道内寄生。
以寄生环境分类,寄生虫(生物)可分为二类。一是体内寄生虫(生物),如寄生在人类消化道、肺、肝和血管,甚至是脑组织和眼球内的寄生虫。体内寄生虫又分为:1.消化道内寄生虫,如蛔虫、钩虫、绦虫、溶组织内阿米巴和蓝布尔氏雅尔氏鞭毛虫等;2.腔道内寄生虫,如阴道毛滴虫等;3.肝内寄生虫,如肝吸虫、棘球蚴(包虫)等;4.肺内寄生虫,如卫斯特曼氏并殖吸虫(卫氏并殖吸虫)等;5.脑组织寄生虫,如猪囊尾蚴(猪囊虫)、弓形虫等;6.血管内寄生虫,如血吸虫等;7.淋巴管内寄生虫,如丝虫(导致淋巴丝虫病);8.肌肉组织寄生虫,如旋毛虫幼虫;9.细胞内寄生虫,如疟原虫(红细胞内寄生,导致疟疾)和利什曼氏原虫(巨噬细胞内寄生);10.骨组织寄生虫,如包虫;11.眼内寄生虫,如吸吮线虫、猪囊虫等。
二是体表寄生虫,如皮肤寄生虫,常见的有疥螨、毛囊螨等。盘尾丝虫是介于体内和体表的寄生虫,它既可寄生于人体皮肤、皮下组织,又可寄生于眼部,可导致苔藓样皮炎、皮下结节和视力障碍等,又称河盲症或瞎眼丝虫病。
以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分类,寄生虫(生物)可分为六类。一是专性寄生虫,其生活史及各个阶段都营寄生生活,如丝虫;或生活史的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如钩虫,其幼虫在土壤中营自生生活,但发育至丝状蚴后,必须侵入宿主体内营寄生生活,才能继续发育为成虫。
二是兼性寄生虫,既可营自生生活,又能营寄生生活,如粪类圆线虫(成虫)既可寄生于宿主肠道内,也可以在土壤中营自生生活。
三是偶然寄生虫,是在偶然机会进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如某些蝇蛆进入人肠道内偶然寄生。
四是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前者如寄生于肠道、组织内或细胞内的蠕虫或原虫;后者如蚊、白蛉、蚤、虱、蜱等,吸血时与宿主体表接触,多数饱食后即离开。
五是长期性寄生虫和暂时性寄生虫,前者如蛔虫,其成虫期必须过寄生生活;后者如蚊、蚤、蜱等,吸血时暂时侵袭宿主。
六是机会致病寄生虫,如弓形虫、隐孢子虫、卡氏肺孢子虫等,在宿主体内通常处于隐性感染状态,但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损时,可出现异常增殖并且致病力增强,导致人们生病。
从世界范围看,寄生蠕虫是一类引发人类疾病的重要寄生虫,据估计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口饱受其害,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亚和中南美洲更为流行。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就是由寄生蠕虫导致的。正如其英文名称河盲症所示,盘尾丝虫病最终会导致失明,原因是眼角膜的慢性炎症。淋巴丝虫病危害的人口则超过1亿,会导致慢性肿胀,留下终生瘢痕和致残临床症状,包括象皮肿(淋巴水肿)和阴囊淋巴积液。
大村智和坎贝尔的贡献
大村智既是日本的一名微生物学家,又是一位天然产物的分离专家。他的研究重点聚焦于土壤里的链霉菌,链霉菌能产生大量具有抗菌活性的物质,在这个领域的研究中过去已经取得一些丰硕的成果。例如,1943年美国的瓦克斯曼从灰链霉菌的培养液中提取出一种抗生素,称为链霉素,具有抗结核杆菌的特效作用,由此开创了结核病治疗的新纪元,结核杆菌肆虐人类生命几千年的历史得以遏制,因此瓦克斯曼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大村智采用高超的技术开发了大规模培养和制造细菌的独特方法,具体做法是,从日本东京郊外的一家高尔夫球俱乐部的土壤样本中分离出新链霉菌菌株,然后在实验室中进行培养并获得成功。再后来,他从数以千万计的细菌培养物中挑选出了最有希望抑制其他有害微生物的多种细菌,并深入分析它们在抗御有害微生物方面的活性。
坎贝尔是一名研究寄生虫的专家,目前在美国工作。坎贝尔的主要贡献在于,他获得了大村智的链霉菌培养体并研究了它的功能。在进行深入研究中,坎贝尔发现了从菌株中提取的一种成分对动物体内的寄生虫有显著的杀伤力。这种生物活性物质经提取纯化后被命名为阿维菌素。阿维菌素是一类具有杀虫、杀螨、杀线虫活性的十六元大环内酯化合物,由链霉菌中阿维链霉菌发酵产生,由阿维菌素B1a和阿维菌素B1b混合组成,其中B1a不低于90%、B1b不超过5%。坎贝尔于1957~1990年在美国默克医药公司工作,正是在该公司工作时,坎贝尔研发出了阿维菌素。 寄生虫
后来,美国默克医药公司实验室药物化学部的研究人员把阿维菌素家族的一员,阿维菌素B1的一个不饱和碳碳双键(C22=C23)通过氢化还原,在这一简单的化学反应后产生了一个拥有阿维菌素家族不同成员优点的新药物,即伊维菌素。后者不但化学稳定性很好,而且生物利用度也高。
伊维菌素首先用于畜牧业。伊维菌素抗寄生虫的效力非常强大,对于幼年狗的心脏蠕虫,每千克体重0.001毫克的口服剂量足以杀死蠕虫,每月一次使用几微克就可以有效防止心脏蠕虫对狗的侵害。对于牛食道口线虫和牛肺蠕虫,每千克体重0.05毫克的口服剂量也很有效。其他治疗动物寄生虫病的口服药物用量都在每千克体重40毫克以上。
后来的使用发现,伊维菌素是一种广谱的抗寄生虫病药物,能有效杀死各种线蠕虫、跳蚤、虱子等寄生虫,因此,临床医生开始试验把伊维菌素用于治疗人的寄生虫病。在人体进行治疗试验时发现,伊维菌素能很好地杀死多种寄生虫幼虫,其中就包括导致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的寄生虫幼虫。
由于盘尾丝虫的虫蚴在患者的皮下慢慢长大,它们聚集于皮下,使患者奇痒无比。成虫一旦进入患者的眼睛,就会引起角膜炎症,最终导致失明。在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一些发病严重的村落里,50岁以上的成年人中失明的患者可多达60%。
美国默克医药公司在非洲塞内加尔、马里、加纳、利比里亚、乍得等国的试验发现,伊维菌素对于盘尾丝虫虫蚴的杀伤力很大,每千克体重150微克的剂量,患者一年口服一次足以杀灭体内所有的盘尾丝虫虫蚴。因此,伊维菌素对于治疗非洲的河盲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盘尾丝虫引起的角膜炎对视力的破坏是永久性的,即便伊维菌素能杀死患者体内的盘尾丝虫,也不会让晚期患者恢复视力。所以,使用伊维菌素可以使早期的病人免于失明的痛苦,但不能使已经失明的晚期病人恢复视力。当然,伊维菌素还可以解除患者的皮肤瘙痒。
淋巴丝虫病由班氏、马来和帝汶丝虫等引起,临床症状主要是急性期的淋巴管炎与淋巴结炎,以及慢性期的淋巴管阻塞及其产生的一系列症状。也有不出现明显症状而仅在血液内有微丝蚴者,即所谓丝虫感染。这几种丝虫的微丝蚴都具有较严格的夜间出现于外周血流中的特性。
帝汶丝虫病潜伏期为3个月。在人体淋巴结最早查到班氏丝虫成虫是在感染后3个月。丝虫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在流行地区可有50%~75%的无症状的感染者。马来丝虫主要寄生在浅部淋巴系统,因此四肢淋巴管炎和象皮肿最为明显。班氏丝虫不仅寄生于四肢淋巴管,同时还寄生于深部淋巴系统的泌尿、生殖器官,引起精索、附睾、、阴囊等的炎症和结节。帝汶丝虫病与马来丝虫病的临床表现很相似,急性期为反复发作的淋巴管炎、淋巴结炎和发热;慢性期为淋巴水肿和象皮肿。
过去和现在有多种药物可以治疗淋巴丝虫病,如乙胺嗪,即枸橼酸乙胺嗪(海群生)、呋喃嘧酮等,伊维菌素的发现使人们意识到该药也可以治疗淋巴丝虫病,特别是伊维菌素能有效清除班氏微丝蚴,单剂或连用2天口服短期内清除班氏微丝蚴效果比乙胺嗪好,但长期的持续效果各有不同,对马来微丝蚴作用较差,不良反应有头痛、发热、厌食等。
一步之遥有多远
齐异
经过几轮的角逐,学校举行的“校园之星”比赛前三甲今天就要见分晓了。早晨,上学路上我一路高歌,要问我为什么心情如此舒畅,那是因为对获得冠军,我信心十足。
来到教室,“宏大”的场面令我激动不已。有的在一起练口号、有的在写横幅……那一声声里、那一字字里都包含着我的名字啊!一见我,同学们都一窝蜂拥上来,“别紧张,冠军非你莫属。”“我们支持你,你是第一。”……刹那间,我仿佛已经站在了冠军台上,畅游在成功的海洋。是啊,想当初,有众多同学参赛、入围……但只有我坚持到了最后这一刻,我背负的不仅是个人的愿望,更是同学们的希冀。
一切准备好了之后,在簇拥下,我来到颁奖现场。坐在台下,我心里的“小兔”怦怦地乱跳。冠军的奖杯在阳光的照耀下发出了迷人的光芒,我不由地被它吸引。“下面来颁发三等奖……”我心里一阵窃喜。“二等奖的获得者是初二(3)班的齐异……”我顿时傻了眼,怀着复杂的心情走上了奖台,眼前的景物变得那样的模糊,耳边却响起了同学们清晰的声音:“齐异,大放异彩。”此时,我再也控制不住,在感动的泪水和五味杂陈的滋味中,接过了奖杯……
晚上回到家里,我沮丧地告诉妈妈比赛的失利,她说:“没关系,只差一步,下次努力吧。这几天公布诺贝尔奖项名单,你知道中国人对这个奖寄予了超乎寻常的关注与期待。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的呼声一直很高,但最后还是差了一步,她可是承载着中国人获得诺奖的希望,许多人对此耿耿于怀……”
屠呦呦离诺贝尔奖的一步,我离“校园之星”冠军的一步,这一步之遥,到底有多远?又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才能缩小这一步的差距呢?也许,在这“一步”上的付出要比结果的意义更为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