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教案设计优秀5篇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于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如下是小编给大伙儿整理的《为人民服务》教案设计优秀5篇,欢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1

《为人民服务》教学杂谈

【广东省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 黄 茳】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点滴谈·审题悟意,渗透德育教育〗

《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从课题看就有着很强的德育教育意识,抓课题悟文意。让学生了解张思德同志的故事,理解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感悟文本含义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受到这样的教育:“为人民服务”是从小事、身边的事做起,我们小学生也可以做到,而且能做好,从而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

《为人民服务》教学谈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双新小学 黄 贤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讲读课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如何将老课文上出新意,如何在这篇课文中深入地挖掘出课文的内涵,这些都是我们重新拿起这篇课文时所思索的问题。

《为人民服务》全文很短,只有五六百字,但内容非常丰富、深刻。全文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依次讲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以团结全体人民等多方面的问题,思路十分清楚。通过自己的反复诵读,觉得这篇课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教材。

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了知识、情感、能力三个目标:

1、通过学习,让形式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中“固”、“或”的意思。了解“固”的古义与今义的区别。

2、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死是重于泰山,什么样的死是轻于鸿毛。

3、让学生知道普通人应怎样为人民服务,培养形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与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以上4点都是。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普通人应怎样为人民服务。

这篇议论文说理性很强,不太符合现在学生的口味,应怎样上呢?设计前我作了调查,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不喜欢这篇课文,觉得它枯燥无趣。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并真正地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呢?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说:首先我直接导入,复习旧知识,回忆每一段都讲了什么,全文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的后,让学生说说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引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随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固”、“或”字和句子的意思。

谈: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人把死与泰山和鸿毛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死是重于泰山,什么样的死是轻于鸿毛。课件出示死重于泰山和死轻于鸿毛的人物图片。(死重于泰山的有毛泽东、诺贝尔等名人、伟人;死轻于鸿毛的有希特勒、拉登恐怖分子等)紧接着我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人物及事迹。让学生了解死重于泰山和死轻于鸿毛的人物,丰富学生的积累,知道这些名人、伟人为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问:课件中闪现的都是一些名人、伟人,学生肯定也会说出一些名人、伟人的名字,那普通人能否为人民服务呢?我讲述李素丽、徐虎、张思德同志的事迹,让学生理解他们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请学生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在为人民服务呢。

练:通过句式练习:为人民服务,_________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说出来。让学生理解为人民服务不分大小事,不分时间,不分年龄等

读:学生用最喜欢的方式读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试着背诵,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四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等词语,积累含有 “鼎”的四字词语,辨别“死”的情感色彩。

2.初步了解“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2.初步了解“引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看一段阅兵式的录像导入。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发表的一篇演讲(板书课题),相信同学们读后你会对“为人民服务”有一个正确理解和认识。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同学们预习过课文,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很特别?

2、抽其中的3段读一读,提炼每段的要点。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到第一句,板书关键词:死的意义

(2)下面默读第3、4自然段,像刚才那样先找到关键句,再提取关键词。板书:不怕批评、团结互助

3、小结:原来那么长、那么难的一篇文章,提取关键词,读成几个关键句,就把书读“薄”了。(板书:薄)

三、紧扣重点,感悟写法

1、创设情境导入:提出观点并不是万事大吉,还得以理服人,就是要说服别人,证明自己的观点。那么,主席围绕观点是怎么展开的说、具体的说、深入的说,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重点,这也就是要把书重新读厚了。(板书:厚)

2、我们先来看第2段“死的意义”这个部分,请大家放声自由地读读,看看主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3、交流:死的意义到底有什么不同,主席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1)引用名人名言,怎么引用? 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理解“固”“或”再说说整句话的意思。

体会引用的效应,增加演说的说服力。

小结朗读

(2)对比,怎么比? 出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句话什么意思?

读完这段话,我发现,它其实就讲一个字 (死)。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联想到哪些表示“死“的词语或诗句?(牺牲、就义、献身、捐躯。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同样是死,我们把刚才的解释放在这儿(点击课件: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同意吗?同样一个字,为什么你们却用完全不同的解释?

“语言有温度,字字总关情”啊!同样一个字,用在不同的地方,就会产生不同的温度,不同的感情,把这种感情用你的朗读表现出来。 (生自由练读此句,指导朗读并小结)

(3)主席用了引用名言、对比的办法之后,还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举谁的例子?

播放电影《张思德》的剪辑片段,师穿插解说。

最喜欢、最打动你的是哪个镜头?

小结:同学们,一个个精彩的镜头,就是一个个典型的事例、生动的事例!刚才你们在说镜头,就是在说例子,就是在举例子。事实胜于雄辩,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据。

(4)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回到那一天,回到那个特殊的日子吧!(播放张恩德牺牲的电影片段,同时师配上音乐深情解说。)

四、举一反三,畅写感言

1、 师:其实,在《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中还留下了主席许多经典的名句,还包含着丰富的思想,今天读来,它依然给我们带来许多启发和帮助。认真读读第3、4自然段,想想你最喜欢那句话。

2、生默读课文第3、4自然段,师生畅谈。

3、同学们,文中哪句话让你心动呢?联系你的生活,也来写一写吧,可以试着用上今天我们学到的引用、对比、举例的方法。 (生写话——交流——点评)

4、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没有收获?

5、课外浏览张思德网上纪念馆,也可在留言簿上留下一句你最深切的感受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课。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彻底”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北京中南海大门朱红影壁墙上的“为人民服务”图片)通过课前查找到的资料,介绍这句话的来历。简单介绍张思德。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句

1.引导学生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小组讨论或者班级内讨论的方法解决。

2.引导学生说说读课文过程中遇到的不容易读懂的语句,然后找出来读一读,读通顺,说说都读懂了什么。

3.交流汇报。重点读通、读懂以下几句话:“我们这支队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死得其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在读懂句子的意思,不必深究,也不必引申。在此基础上,把课文中的语句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理清层次

1.引导学生说说这篇课文中心议论的是什么。(为人民服务。)

2.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在小组里讨论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些内容。(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

3.读课文,把喜欢的部分画出来多读几遍。

4.把画出的语句读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本文许多语句说理清楚,含义深刻,需要认真体会。因此,这个环节就是要孩子反复读书,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听写词语。

二、细读课文,交流体会

1.回忆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自由读课文,再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然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体会,在全班交流。

3.重点分析,交流汇报。

(1)“人固有一死……”在联系张思德的事例,理解这句话的基本含义后,让学生例举他们认为“死重于泰山的人”。然后引入臧克家的《有的人》这首诗,让学生明白那些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虽然死了,还活在人们的心中。

(2)“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联系“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理解这句话。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在理解句子含义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来交流感受。老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资料或者在课堂上适当补充一些阅读资料。]

三、体会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从表达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可以结合以下具体语句来谈:

(1)我们这个队伍……通过“完全、彻底”这两个词,体会这个队伍“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及语言的简练、准确。

(2)学习司马迁的话来说明人死要有意义。“精兵简政”一例,说明要正确对待批评和建议。

(3)注意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如果……就”等,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有逻辑,写作时可以借鉴。

(4)第四自然段中用了一个“但是”,告诉我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又用“不过”这个词,说明要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就要互相关心、帮助。引导学生把握几方面意思连接非常自然的特点。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1. 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2. 把自己认为需要记住的句子抄写到笔记本上。

【后记】

这样一篇离学生生活甚远的文章,必须让其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只有从枯涩的文字中得到乐趣,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死的意义拓展为如何看待生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学习时,学生对“重于泰山”之死的理解由战争年代的英雄转到和平年代的人民公仆,进而转到普通的劳动者。让学生认识到“比泰山还重”的生命并不在于它消失的形式,而在于它存在时的价值。

教学对待批评的态度这一部分,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名言警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这些平时熟知的语言和课文紧密联系起来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我也适时点拨:这篇文章中许多句子都可以作为我们人生的座佑铭,时刻提醒着我们“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语文即生活,尤其是这样一篇经典的文章,如果不把它的根深植在生活的土地里,它就会枯萎在学生的心灵里。

《为人民服务》优秀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

2、培养逻辑思维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运用背影材料导入课文

张思德生平及主要事迹介绍:张思德,1915年出生于四川仪陇县一个贫困农民的家中,从小是个孤儿,苦难的生活,磨砺出他坚韧的性格。1933年5月跟随红军长征。1937年因伤病被编到警卫连,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春调回延安,在中央警卫营担任通讯班长。1942年10月担任中央警卫团战士。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带领战士挖窑烧炭,窑洞即将挖成突然塌方,他奋力救出战士,自己则被砸埋在窑洞里牺牲,时年29岁。

张思德一年是短暂的,他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党和人民。在他牺牲后3天,中共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会,毛泽东亲笔题词:“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并在会上作了《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从此,“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流传开来,并成为党的宗旨,每个党员和要求进步的同志的座右铭。

二、听录音或听老师范读课文,初步了解演讲内容,并体会演讲者的感情。

三、学生分组阅读,讨论

要求:逐段阅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内容。

四、班级讨论、交流。

讨论题: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围绕这一主题,演讲者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提示:

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是“为人民服务”,围绕这一主题,演讲者主要讲了以下内容:

(1)指出我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我们要为人们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指出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5)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这篇演讲词内容丰富,演讲思路清晰。

这是一篇政论型演讲,这类演讲最大的特点是以理服人,因此理要清,意要明,材料要翔实,逻辑性要强,要自始至终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毛泽东同志围绕“为人民服务”这条线,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

五、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朗读指导:要以演讲者的身份读出真情实感,即要读出对张思德同志的崇敬、悼念之情,要读出鼓舞群众斗志、促进人民团结的激情。

六、布置作业

1、找出文中作者精辟的见解和一些意义深刻的语句加以体会,并读读背背。

第二课时

一、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有教育意义的被人们视为格言警句的句子或段落,并理解其含义。

提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直来了。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这些语句传遍了中国的家家户户,成为每个党员和要求进步的同志的座右铭。

二、了解本文严密的论证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

1、严密的逻辑思路

推理论证练习:根据逻辑思路,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投影或板书)

(1)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是队伍中的一员,所以 。

(2)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 ,所以张思德死比泰山还重。

(3)仿照这样的逻辑推理写一段话。

2、用具有组织说服力的事实进行论证。

要求:从第三段中找出事实诊所并说说它的作用。

提示:第三段中举出李鼎铭精兵简政的建议被采纳的这一事例,证明我们能够做到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从而坚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事实论证增强了说服力,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

3、逐层深入的论证结构(学生讨论后归纳)

提示:

首先提出论点: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接着论述论点:为人民服务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为人民的利益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发出号召:悼念烈士,寄托哀思,团结一致。

本文的论证结构与一般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演讲思路十分清晰。

三、演讲指导后,小组推荐代表参加班级演讲比赛。每位参赛同学从本文中自选两个小节进行演讲。每组推荐评委一人,根据评分标准打分,最后评出班级演讲优胜者。

评分标准如下:满分10分,每项2分。

姓名 大方得体 感情充沛 节奏感强 普通话准确 动作适当 总分

四、布置作业:

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准备参加班级演讲。

写作思路提示:

1、“我”的一个梦想是什么?

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3、“我”准备怎样去实现这个梦想?

《为人民服务》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及重点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5、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了解课文的各个层次是如何围绕课文中心展开论述的。

课时设计: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

(二)讨论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二、教学重难点

(一)课文围绕主要观点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二)联系上下文理解重要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进入课题前,先来看一些照片,看看他们都在干什么,并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为了谁。好吗?

生:好。

(在屏幕上显示图片:为人民服务的人,并伴随着音乐《为人民服务》,渲染气氛)

师:(观看完图片后)看了这些这些图片,他们那样子做到底是为了谁?说说理由。

生:他们那样做是为了人民。为了人民能够更加幸福地生活……

师:对,为人民服务。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为了人民,他们不怕苦,不怕累。有的甚至连生命都可以牺牲。他们都是最让人感动的人。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新课第12课《为人民服务》。(在黑板上板书:12、为人民服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先让学生边看课文边听录音朗读,初步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

2 、学生初步小声朗读课文,在每一自然段前标上序号,画出不会的生字、生词,接着让学生自己借助字典来解决生字、生词。(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师指名或学生自荐朗读课文,检查初读课文的情况,并让全班学生一起来纠正读音。特别注意的字读音:悼(dào) 不读成diāo ;民(mín)读成míng

炊(chuī)不读成cuī ;先生要读轻音(xiān sheng)

3、再读课文,理解词语

基本解决了课文的生字,让学生再准确地朗读一遍课文。然后逐段诱导学生,让学生解答学生们提出的不理解的词语,教师在旁指导。(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

师:请大家再浏览一下课文,找出你们之前画出来的不理解的词语。现在从第一自然段开始,第一自然段有不理解的词语的同学请举手提问。

生:……(提问)

师:那么现在有哪位同学能帮助这位同学理解一下这个词语呢?

生:(站起)我可以……

学生可能提出的词语: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指的是除了为人民服务以外,再没有别的其它的目的。

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在文中是指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

精兵简政:精减人员,缩减机构。亦借用于一般的去除繁冗,力求简要。课本指的是前者。

五湖四海:这个词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死得其所: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小拓展:出自《魏书·张普惠传》:“人生有死,死得其所,夫复何恨。”)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这个词可以用分别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哀”指“悲哀”;“思”指“思念”;“哀思”也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通过对以上重点词语的理解,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师:我们解决了课文上不了解的词语。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然后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几方面的意思。

生:……(学生讨论并让学生畅所欲言)

第一方面: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

第二方面: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

第三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第四方面: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第五方面: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板书:宗旨——死的意义——坚持,改正——三“互相”——追悼会

教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只要他们能各圆其说就可以,不苛求于标准答案)

四、小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解决了课本的生字生词,初步了解了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所写的几方面内容。

生:……

(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板书“宗旨——死的意义——坚持,改正——三’相互’——追悼会”让学生复习本节课所讲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的生字,每个两行。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二)让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让学生正确树立生死观。

(三)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表达方式。

(四)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句子的理解。

(二)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合作探讨,理解句子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会了本课的生词,解决了不理解的词语,也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现在让我们大家一起来回忆一下课文围绕中心写了几方面的意思。

生:……

(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师:现在大家再来细读一下课文,找出你不理解的句子,再跟你的组员一起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师:好,现在请有不理解的句子的请提出,然后大家来共同解决问题。

生:……

(把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来做解决问题的主人,培养学生的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敢于质疑问题答案的精神)

学生可能不理解的句子: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2、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固:本来;于:比;或:有的。

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为人民服务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3、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结合课文后的资料袋来理解这句话)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拓展:在我们所知道的还有谁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呢?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举例本单元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尽量引导学生联系比较贴近生活的实例来说说。例如2005年 的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丛飞,07年为救落水者牺牲的年轻军人孟祥斌等等。

4、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课后练习: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一共三句话,第一句是讲为人民服务,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第二句讲:我们欢迎任何人的批评,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句与句之间的联系紧密,意思层层递进。“因为……所以”、“如果……就”、“只要……就”、“不管……都”等关联词的综合运用,加强了议论的语言气势,加强文章的说服力。(初步了解议论文的议论的严密性)

(让学生一起读读这几句话,体会议论文的严密性)

5、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6、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7、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意思: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来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二)分析课文,深入探讨

师:谁能从第一自然段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

生: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师:课文开门见山,开篇就点明了主题。

师:我们已经理解了课文中重要句子的意思,也体会到了毛主席是如何围绕“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把几方面的意思清楚地阐述出来。其实,毛主席在讲其中一方面意思的时候,同样也把意思讲得清清楚楚,全面而准确。比如第二自然段,请同学们朗读这一段,深入地想一想,再和同桌讨论讨论。

(学生朗读,思考,讨论)

师:我们都知道第二自然段讲的是人死的两种不同意义。那么毛主席认为“如何看待生和死的问题”的呢?又是怎样一层一层地讲清楚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讨探讨。这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

生:6句。

师:第一句总说“为人民服务”,那么第二句又写了什么呢?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手法呢?

生:第二句写了司马迁说死的意义有“重于泰山”,也有“轻于鸿毛”,此处运用了引用手法。

师:非常好。课文在这里引用了司马迁的话,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在以后学习的议论文中也会出现这种手法的运用,或者你们在写议论文时为了让别人信服你的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也可以适当地引用名人名言。

师:接着的第三句话,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

生:这句话主要说哪些人的死重于泰山,哪些人的死轻于鸿毛。

师:分析得不错。那接着的第四句话谁来说说?

生:第四句话主要讲了张思德的死是重于泰山的。

师:这段话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句子之间的意思联系严密。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一自然段,感受一下句子之间的严密性。

生:(朗读)

师:接下来的第三、四、五自然段,让我们分组讨论分析。每一大组分析一段,第一组分析第三自然段,第二、三组分析第四自然段,第四组分析第五自然段。组内再分小组,每四人为一小组,然后让小组推荐组员站起来分析。

生:(讨论)

生:我觉得第三自然段是围绕一个意思来说的:我们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这段话共有6 句 。我说说前两句。第一句讲我们如果有了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的原因: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第二句讲不管什么人向我们指出都行,革命队伍内部的人也好,党外人士也好,敌人也好,都可以指出我们的缺点。

生:接着我来说说,第3、4句话是说我们虚心听取批评的前提,就是“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第5句话是举了“精兵简政”的例子,再次说明我们愿意采纳任何人的意见。到第6句话,毛主席总结提出了我们的队伍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师:这6句话,围绕“怎样对待别人的批评”展开,层次非常清楚。接着第四自然段,谁来分析分析?

生:第4自然段后半部分句子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第一句讲我们要努力奋斗,第二句讲要奋斗就会有死人的事情发生,第三句讲只要是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第四句讲我们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一句讲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生:这几句话之间不仅联系非常紧密,道理也讲得非常全面。毛主席先说了“要奋斗就会有牺牲”,马上用“但是”一转,说“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接着用“不过”一转,说“我们应当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思维真是严密啊!

师:最后一自然段,谁来简单分析分析?

生:这一自然段写了毛主席建议开追悼会,并进一步说明了开追悼会的目的所在。开追悼会就是要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四、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并体会到了议论文的严密性,初步了解了议论文的表达方法。

五:布置作业

1、熟悉对本课重点句子的含义。

2、背诵课文。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