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可爱的编辑给家人们收集整理的游泳培训总结范例(精选6篇),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高级职称护士理论知识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在日常护理中遇到重症疑难病例或重大抢救时,通过护理会诊对兄弟科室进行专业指导,共同解决护理问题。本院根据专业方向设置4个护理专家会诊组,主要负责产科护理、妇科护理、围手术护理、PICC等方面的会诊工作,目前,护理会诊已被列入临床日常护理工作,是提高护理质量、展现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
1.参与孕妇学校教学与咨询
孕妇学校:由高级职称护士组织并承担教学,主要开设了孕期管理、母乳喂养指导、分娩准备、怎样“坐月子”、婴儿沐浴抚触及游泳、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怎样照顾宝宝、胎教与早教、产后保健、新爸爸训练营等课程;网络咨询及电话咨询:10余位高级职称护士经培训后组成团队,分定期和随机两种形式通过网络、电信等平台提供咨询、答疑,内容涉及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产后康复以及妇科肿瘤化疗、生殖内分泌、计划生育指导等。
2.参与教学与培训
高级职称护士承担对研究生指导、大专院校的前期妇产科教学、省级继续教育专题讲座、院内业务讲课、病区查房以及母婴专科护士、新生儿抚触师、导乐师等的培训工作,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参与科研及循证
通过调查显示,高级职称护士科研能力及写作知识方面的得分都较高,与本院实际情况相符。本院高级职称护士多数具有特定专业研究方向,她们作为亚专科学科带头人组成相关学科团队,负责申报各类研究项目并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每半年总结汇报研究进展及下一步计划,保证各项研究课题达到预期结果。在完成临床科研的同时,高级职称护士负责培养年轻护士开展质量监控、个案研究、回顾性研究、临床资料分析等系列研究,并及时将循证的结果和学科新理论、新技术融入临床实践,制定出快速有效的临床路径。
二、体会
1.有利于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英国卫生部于2000年首次专门设立了重症监护部门护理专家岗位,并要求该护理专家(包括助产士)至少保证50%的工作时间花费在直接与患者接触上,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临床护士能以更专业的技术保障患者安全,促进患者早日康复,该改革效果在英国利兹大学教学医院注册护士Fairley[2]的研究中得到了充分证实,DeborahDawson[3]的研究更进一步显示英国临床护理尤其是危重症护理领域中高级职称护理人员无论在人员数量、工作年限方面均呈现上升趋势。妇产科护理专业具有明显的专业性,经验的积累更需要时间的磨练,高级职称妇产科护士以临床工作为基础,凭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及时提供预见性的护理措施,饯行安全护理,促进患者康复,这在重症监护、病理新生儿护理和新生儿观察护理等方面尤其能体现其优越性,而且高级职称护士在本学科具有一定的威望,是患者信任的护理人员,因此有助于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提高其依从性。高级职称护士丰富的理论知识、高超的专业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她们成为了医生们最为放心的工作团队[4]。护理会诊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护理服务理念,通过会诊及时解决患者的疑难问题,大大提高了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目前,本院4个专家会诊组,在高级职称护士的主持和参与下,护理会诊病例数逐年增加,达到了每年近50次。
2.有利于拓宽服务范畴提升医院声誉
高级职称护士在孕妇学校的健康教育中,结合其多年的临床经验及对目前临床专业知识的掌握,以娴熟的技巧给孕妇及家属进行教学,受到孕妇及家属的高度评价,每年500余场次的健康教育使得本院孕妇学校蓬勃发展、省内外闻名,成为浙江省示范孕妇学校培训基地;网络、电信是一种便捷、有效的沟通方式,为当今社会广为使用,本院电信、网络服务自开展以来,每天完成30余条网上咨询和百余次电话服务,受到广大妇女的喜爱;导乐师的培训实现以助产士为主体的导乐陪伴分娩,在医院剖宫产的控制率、孕妇满意度、患者安全等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
3.促进护士专业化发展引领学科建设
作为浙江省妇产科领域的龙头医院,高级职称护士引领学科建设方面发挥极大作用。5年来,本院高级职称护士主持省厅级及以上课题近30余项,获得各种奖项9项;迄今为止,已有10余名护理专家分别在浙江省护理学会、妇产科质控中心、护理与康复杂志和专业委员会中承担要职;本院1位高级职称护士承担全国母乳喂养知识培训工作,并成为国家爱婴医院评估员,获得全国新生儿复苏及母乳喂养培训师的资格证书;在各培训基地完成全省数百名抚触师、游泳师和近百名母婴专科护士的培训,上述工作都促进了护士专业化发展。
4.稳定了护理队伍
关键词:项目管理;基础;场馆安全问题
随着全民健身的大力开展以及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当前游泳项目作为人们喜爱的运动项目,其发展也进入了崭新的阶段。当前我国已经建成超过两万个大大小小的游泳场馆,然而作为一项相对高风险的运动,游泳安全一直是游泳场馆管理与运行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安全控制,除了常规的制度建设之外,还应该通过科学管理的方法实现减少事故发生的目的。
一、游泳场馆经营中常见隐患
随着游泳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运动项目,游泳场馆建设与运营过程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般来说,引起安全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游泳池设计存在缺陷
在游泳池设计过程中,由于缺乏安全设计经验或者考虑不完善,经常会出现游泳池灯光以及设置上的缺陷出现,一些小区内部为了美化游泳池,还在游泳池内部加装了假山等设施,这样就给实际使用游泳池过程中的用户造成了潜在的安全隐患。在标准泳池设计过程中,一些设计师过分追求设计的美感,却忽略了安全设计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因素,导致一些细节设计不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技术标准,比如说边坡过滑、内壁表面没有做抛光处理等等问题都会导致在游泳池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从而影响到正常的泳池运营。
(二)游泳池的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良好的管理不但可以降低安全隐患的出现概率,同时还可以及时对安全事故进行补救,但是由于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过程中缺乏制度的保障与监管,所以当前我国大多数泳池依然处于管理工作缺失的现状,包括救生员的培训不到位、教练员的配备不充足以及场馆内部的员工职能混乱,管理缺失严重等问题。
(三)游泳池池水安全不达标
游泳池水质的安全问题也是影响游泳场馆运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在水质众多影响因素当中,硬件设施作为最主要的因素,其往往会直接影响水质的整体稳定性。包括水温、水中的杂质含量以及余氯控制等问题都会影响游泳馆池水的质量,同时也威胁着用户的生命健康安全。
二、从项目管理的视角分析游泳场馆的安全管理问题
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当前在项目管理工作中,PDCA作为一种较为基础的管理理念,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根据PDCA循环管理的基本原理,其在游泳场馆安全管理中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分析:其一,计划阶段。计划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主管部门根据游泳场馆的运行现状分析讨论出相应的安全隐患与亟待处理的问题,同时监督游泳场馆继续完善规章制度的建设工作,游泳馆还应该根据运行现状制定相对完备的安全管理方案。其二,执行阶段。为了提升游泳馆针对安全事故的应急反应能力,主管部门应该强化对游泳场馆的检查与抽查工作,通过对应急预案以及水质情况进行调查来提升游泳场馆的自我约束与管理效果,同时还要监督游泳馆通过强化救生员以及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来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水平,另外教练也应该在训练过程中提前到达场地进行场地的检查工作,强化游泳课程的组织纪律性。其三,检查阶段。定期对游泳馆的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效果进行总结与检查检验,同时一定要及时发现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其引起的原因,从而反思并总结经验,改进管理的相关措施,从而进一步提升管理的实际效果,这样一来才能够实现检查的基本目标。其四,处理阶段。通过上述三个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已经逐步认清游泳馆的安全管理中存在的漏洞与问题,只需要寻找其问题对症下药即可强化安全管理的效果,实现游泳馆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利用项目管理的观点进行游泳场馆安全问题的探析不但有助于帮助管理者理清思路,了解管理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及隐患,同时还能够帮助管理者更快的找出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与措施,从而实现游泳馆安全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安全问题已经逐渐上升到了各行各业的关键控制问题,特别针对游泳这项本身就具有一定安全隐患的运动更是要注重设计与管理的完备性,以确保游泳馆的运营稳定与安全。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我们发现通过项目管理的视角进行游泳场馆的安全管制可以实现良好的处理效果,也为促进我国游泳场馆的运行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与保障。
参考文献:
[1]寇健忠.我国游泳场馆经营管理中的安全问题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7:134-136.
[2]兰京.我国游泳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
[3]杜方志,张梦平,张斌.基于管理视角的游泳场馆安全问题的对策研究[A].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三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集,2014:2.
计算机学科是我校的普及学科,我校的计算机课程全而广,学生在校期间能从硬件到软件,从制作到编程,学习到市面上比较先进、流行的计算机知识,为日后的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然而社会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加强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系部关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计算机课程的教授,我就在教学中如何提高计算机课的教学质量谈一谈我的经验与想法。 一、加强实验教学 在计算机课中,实验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书面知识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显著的。就像学习游泳,一直在岸上学习游泳的理论、技巧,而不去亲自下水去实践,永远学不会游泳。学计算机也是一样,必须通过实验操作才能真正掌握技能。 1.规范实验教学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任课教师对实验教学的内容随意性大,学生进度参差不齐,这样就不会形成一个衡量学生的统一标准。计算机科目有其特点,每科每个阶段都可以利用相关的知识做出相应的作品练习。因此编制一部实用、全面的实验报告,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完整性、统一性。实验报告包括实验题目、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实验总结、教师评语等。我校的计算机操作基础课就由专业教师编写出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实验报告,经过几学期下来,效果很不错。 2.激发学生创造力 同志说得好:“创造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未来社会的多变本身就是创造力的体现。可见培训创造力的教育思想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想。但很多任课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时务求详尽,甚至于每一步的操作、鼠标的点击、回车的设置等,都详详细细的写在实验报告上,这样学生专注于教师所介绍的步骤,而束缚了自己想象的空间,制约了创造力的发展。导致学生“学而不思”,获得的知识是僵硬的,不能活学活用。“是给学生一头猎物,还是给学生一杆枪?”每位有远见的教师都会选择后一种答案。因为猎物总有被吃完的时候,而学生一旦有了“一杆枪”,它就可以靠自己不断地去捕猎,而继续生存下去。我在计算机实验课中发现,无论学生先天学习情况如何,几乎每人都会有其创造性的突破。只给出学生最终的实验结果,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理论课中的知识,结合自己的创造来完成实验,这样充分发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运用与理解,效果更为显著,而且常常是完成一种实验任务会应用多种方式,扩大知识层面,任课教师这时只要善于捕捉各个学生的闪光点,然后进行总结,就会更加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与创造欲。对教师而言,教学经验也会有一个飞速提升,并更有助于教学。计算机就是这样一门学科,无论教多少遍,每次都会有新的实验方法、新的学生成绩诞生。 3.利用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 在实验课中,最令教师头痛的是同性的问题,当几个人甚至几十个学生产生同一问题时,由于环境所限,只能每个学生逐一讲解,这样不但教师工作量加大,而且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它可以把普通的微机室变成极具交互性的教学网络系统,大大提高了机房的实用性,增强教学效果,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倍增。无论是对学生单一答疑,还是共同解惑,它都具有强大的功能。一般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包括以下几部分:(1)电子黑板教师可以将自己屏幕上的内容发送给指定的一个或一组学生。(2)网上通知教师可以发送短消息给指定的一个或一组学生。(3)远端遥控可直接操作、控制任何一个学生的计算机,实现手把手教学。(4)指令发送教师可以向指定的一个或一组学生发送自动执行命令。(5)计论功能教师可以组织全部或部分学生共同讨论、交流问题。(6)全屏播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教学光盘。(7)电子举手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对教师发出发言信息申请,教师可对举手同学单独辅导。(8)特殊功能教师可以对一个或一组学生进行肃静、锁定屏幕和键盘,有助于维护课堂纪律,也可方便下课关机。可见,通过具有以上功能的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可以实现实验课现代化,使学生的学习更加主动,全方位获得知识,学习效果与效率也会显著提高。 二、加强师资队伍 要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必须要有高水平的教师。教师是整个教学的核心,任何教师都应具有扎实的基本功、深厚的理论基础、熟练的技能、健康的心理、奉献的精神,身为计算机教师由于本科的更新较快的特点,更应具备孜孜不倦、不断进取的精神,时刻把握时代脉搏,率先接受最先进的计算机理论技术。 1.应用最先进的知识 教师要不断地传授给学生学科内的最新知识,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引入进来,充分体现出计算机科学进步快的特点。并且要不断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确保高职学生的计算机知识与技能不落后。像教授硬件时,教师要对当时市面上流行的配置、厂商要了如直掌;教授应用软件时,教师不但要了解最新版本的软件,而且还要知道最新应用的实例,让学生的知识和社会接轨。 2.制定长期的培训计划 老师要定期的接受培训是不可或缺的。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短期培训班学习、示范教学、学术交流等方式,通过培训可使教师极大的提高专业水平、教学基本功、授课技巧等,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更好的应用于教学,这样教育才能有后劲,发展才能有前途。 三、加强上机考核制度 考试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全面检查的主要手段,也是对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评价。因此,考核形式的选择应该尽量做到全面、科学、严谨、公正、合理,既要考核学生的理论知识,又要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考核形式要多样化。采用传统笔试与上机操作相结合方式。在我们学校,专业很多,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个专业考核的侧重点,不能一味采用同一标准,专业计算机学生上机考核要占很大比例,旨在提高实践能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可按考查课算,理论、上机、平时成绩占平均比例。笔试主要检查学生对基础理论、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采用传统闭卷方式即可;上机操作是检查学生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专业的基本技能。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p#分页标题#e# 1.从题库抽题的上机考核方式。上机考试是近年来在计算机培训考试时经常采用的考试形式。如评职称的计算机考试、教师的信息水平考试,都是采用上机考试的方式。根据教学大纲要求,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内容相结合,组织专门人员开发出试题库及考试软件。在每次考试之前,根据考核要求,由计算机从题库中抽取试题形成考试内容,考生在计算机上直接操作进行,考试结束后由专用判卷软件统一判卷,快速、准确、公正、合理地给出学生成绩。此类考核方式特别适合学校学生的“计算机操作基础”等课程考试。教师可直接利用计算机所给出的学生成绩,比较省时省力。 2.直接命题的上机考核方式。考核之前,教师命好题目和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和要求自行设计来完成考核,即,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专业技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上机实际操作完成题目。此类方式适合于课程设计课的考核,如网页、AUTOCAD、PHOTOSHOP、3D动画设计等科目考试。可由专门两到三名教师根据学生作品给出各自相应的分数,并综合统计出总分,以便客观、公正、合理的给出学生正确的成绩。 四、加强教材的更新 在授课中常常遇到学生所订的书版本落后、理论较多、前后知识安排不合理,不利于教学,导致学生的书没有派上真正的用场。合适的教材,是课上教师的帮手课后自学的工具,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会有很大帮助。现在市场上计算机专业教材、参考资料种类繁多,名称各异,一种软件会多达几十种版本。教师如何从众多的教材中选择出最适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材,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方面问题往往被一部分教师忽略了。对高职教材来讲,教材应该突出技能培养方面,只有将内容,难易程度,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的教材,才是我们教学首选的教材。另一方面,教师和学生又不要过分依赖教材,积极根据社会的发展,教师可以自己编写切合社会实际的教材,教师和学生应该广泛吸取教材之外的专业精华知识,来不断地、及时地补充自己。 总之,实验课的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完善的考核制度、教材的更新四方面对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紧紧抓住我国计算机普及的浪潮,踏踏实实作好计算机教育的各项工作,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
据统计,2010年内,全国仅培养各类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18000名,其中,广东省仅培养各项体育专业指导员4000余名,作为社会体育需求大省,远远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因此,增设社会体育专业是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广东省体育工作指南》中明确提出“全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珠三角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体育”的总体目标。东莞被称为“全国篮球城市”、“全国举重之乡”、“全国游泳之乡”、“全国象棋之乡”、“全国龙舟之乡”等称号,同时,还拥有众多的高尔夫球会、高档星级酒店、网球场、马会、高档健身俱乐部、镇区和社区体育公园等体育产业。拥有厚重的体育文化及群众体育基础,市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和积极性都较高,这样就使社会体育专业能够在东莞这片体育沃土上拥有长远广泛的发展空间。目前,东莞本地有高校6所,但仅有东莞市两所公办高等院校的体育系开设有社会体育专业,即东莞理工学院(本科)和东莞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专科)。两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年度招生计划分别是100人和70人。东莞职院开办社会体育专业之初,通过对社会及市场相关就业需求进行大量调研后发现,珠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量极大。东莞职院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势是依据社会需求量身定做培养和输送人才,注重以市场为导向来培养专业人才,并在办学定位、课程设置、择业教育等方面加大办学特色。
2东莞职院社会体育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的创新研究
2.1专业办学定位
研究发现,高校在社会体育专业定位上,既要综合考虑学校自身的特点、办学定位以及现有的办学资源,也要考虑所在区域体育市场的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更应该考虑当地地域经济发展特点和消费特点。如果盲目地仿造普通高等院校培养体育人才模式输送人才就显得缺乏竞争力;因此,东莞理工学院与东莞职院社会体育专业的区别在于东莞职院的性质决定了其以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为主,主要给社会体育相关领域培养一线岗位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特点主要体现在“实用、够用、实践操作能力强”。而本科院校的办学评估导向作用决定其主要给社会体育相关领域培养学术型、教育型和管理型人才。特点是学科性人才,理论较强而实践能力较弱。另外,东莞职院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要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科学合理的定位,审时度势趋利避害,不能贪大求全。要根据社会需求及市场导向将专业下设若干培养方向,人才的市场导向清晰,学生对口就业率高,基于此,需要通过深入研究后科学合理的将两者对人才培养的类型进行区别和分类,使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施行错位发展,达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人才培养上避免交叉和重叠,减少两者社会就业岗位需求的专业冲突,真正达到高低互补、共赢发展的局面。
2.2专业培养目标
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就从客观上要求每所开办社会体育专业的高校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差异、地域特点来制定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这样才能满足该地区的体育市场需求。东莞职院在设置专业培养目标时做到了区域对接,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接地气”。东莞职院社会体育专业开办前进行了广泛的社会调查。深入分析东莞及珠江三角区域社会经济产业升级发展过程中,本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岗位职责、工作内容、能力要求、任职资格等各方面发展的新趋势,充分了解后再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能够在社会体育各行业从事体育管理、健身、娱乐、休闲、保健、社区指导以及策划和组织体育竞赛活动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人才。”
2.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和质量的重要保证,是组织教学、安排教学任务、实施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当前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既要满足职业岗位的要求,使学生毕业后能顺利入行,又要有适当的兼容性,确保学生在岗位上能充当“多面手”,增强社会竞争力,同时还要规划个人职业生涯,为今后的事业发展做铺垫。东莞职院社会体育专业积极推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合作、产学合作,探索订单培养、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突出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注重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强化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目前我系已与三正半山国际酒店联姻建立“1.5+1.5”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观澜湖高尔夫球会构建“定向班”培养模式。同时,与招商银行东莞分行、金多港高尔夫球会、高宏(台湾)高尔夫球具铸造有限公司、东莞市飞凡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广州尔东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等达成初步的人才培养合作意向,为东莞职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训机会以及今后就业的平台。
2.4专业课程设置
结合东莞职院院情和办学资源,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邀请有关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的制定与实施全过程,东莞职院社会体育专业在专业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方面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
2.4.1课程项目化教学
在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运用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项目化教学法”,根据工作岗位的要求,把工作任务设计成多个教学情境,强调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岗位的一致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围绕实际岗位工作任务,扮演不同的岗位角色,边学边做,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掌握工作技能。
2.4.2课程标准化建设与职业技能资格鉴定挂钩
2009年《全民健身条例》颁布实施后规定,从事社会体育工作必须具备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职业)证书,游泳、潜水、攀岩等高危体育项目必须持证上岗。经过专业调研,根据学生就业岗位(群)对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将职业资格标准纳入课程体系,实施“双证书”教育。课程体系专业核心课程(包括实训项目)支撑完成工作岗位的核心能力,学生学完相关课程后可根据兴趣选择考取中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拓展培训师、游泳救生员、健身教练员等资格证书。
2.4.3建立社会体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邀请以社会用人单位相关人员为主体的委员会专家参与专业建设和课程设置等各环节,在学校与行(企)业形成良性互动。课程机动设置,按需灵活调整,优先安排原则,课与课优化组合,公司化技能培训和管理,扶持自主创业,鉴定培训基地,优化课程结构,真正做到工学结合、教学一体化。
2.4.4以特色课程建设促进学生专业核心能力的提升
将拓展训练引入社会体育特色课程,使其成为提升高职学生就业能力、职业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通过学院拓展训练教学,加快拓展训练场地设施建设和教师队伍培训,使拓展训练成为东莞职院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特色体育精品课★WWW.BAIHUAWEN.com★程的亮点工程;不仅为学院周边的企事业拓展训练提供便利条件,而且为学院校企合作力度和影响力打下坚实基础,为学院创造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2.5“双师型”队伍建设
师资是专业建设的关键。重视专任教师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开展以老带新,“传帮带”活动,鼓励中青年教师勇挑重担,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成长。目前,东莞职院社会体育专业“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达93.33%,逐步加强与知名企业的联系与技术合作,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优化师资职称结构,已建立了一支具有丰富企业行业实践经验、掌握市场发展动态和技能的兼职教师队伍,并形成了一支积极向上、爱岗敬业、结构合理,教研能力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3小结
【关键词】企业员工;成人游泳;安全;教学策略
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开始认识到,工作之余健身的重要性。游泳作为一种锻炼心肺功能、避免肥胖、提高身体素质的重要健身项目,受到成人的普遍欢迎,在此形势下,游泳培训学校逐渐发展起来。虽然成人的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游泳,锻炼身体),游泳兴趣强,但是,由于成人群体中各个学员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接受能力也不相同,成人游泳培训教学依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所以,本文将着重探讨,成人游泳培训教学的实践教学策略,以供相关游泳教师参考。
一、对我国成人游泳培训教学现状的探索
游泳是一项适合大众参与的运动项目,不仅可以达到休闲娱乐的目的,同时还可以通过适当地增加游泳运动强度,有效地锻炼身体,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避免出现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等。尤其是成人学员,更加应该提高重视,积极参与到游泳培训学习中。
(1)教学目标:随着我国教育部门以及体育部门对游泳培训教学重视的不断提高,现阶段,我国成人游泳培训教学也进行了科学地改革,将“健康第一”以及“终身体育”作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并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游泳习惯,从而达到提高游泳培训教学效果的目的。(2)教学内容:在成人游泳培训教学过程中,多数教师主要将精力放到了实践部分(约占90%),而理论部分(简单的游泳动作技术等内容)只有10%。这种情况下,导致了学员对游泳理论知识的理解不深、仅仅停留在游泳知识的表层上,难以为实践提供服务。(3)教学环境:我国的游泳培训学校或者游泳场馆多数存在着场地不足、安全设施配备不足、培训教学的班级人数过多等问题,这样环境下进行游泳培训教学,不但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难以照料到所有学员,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降低游泳教学质量与效率。(4)教学方法:虽然,我国教育部门与体育部门加强了对游泳教师教学指导证书颁发与审核的力度,但是依然有一些游泳教师的综合素质难以胜任游泳教师一职,从而导致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等过程出现不科学、不规范、不适宜的问题,难以将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不能有效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对提高教学效果与学习效果也是不利的。(5)教学评价:现行的教学评价内容是平时成绩占30%,实践考试成绩占70%,这种评价模式并不全面,评价步骤也不完善。教师将学员的考试成绩作为主要考核标准,而忽视了对游泳知识、技能、方法等的有效考核,对游泳后续效果的认识也不到位,从而使学员出现课堂学习效果较好、课后实践效果不佳的问题。
二、对提高成人游泳培训教学实践效果策略的思考
针对成人游泳培训教学,游泳教师需要进行全方位地思考,尤其是对教学方法的创新、学员心理素质的提高、场地安全设施的完善等问题,更是需要教师提高重视,规范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使其在教师科学地指导与组织下,有效地掌握并实践游泳动作技术,促进游泳培训教学安全、高效、有序地进行,进而促进学员游泳学习效果的提高。
第一,科学指导成人学员客服对水的恐惧心理。为了更好地提高游泳培训教学效果,教师首先要做到的即是科学指导成人学员,进行熟悉水性的练习,以帮助学员客服恐惧心理。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理论知识,指导学员进行呼吸练习(有节奏地呼吸,再进行深呼吸与闭气练习,然后练习入水呼吸,以掌握“快吸、稍闭、慢呼、快吐”的呼吸要领),之后进行浮体练习,即是在掌握呼吸要领的基础上,慢慢进行身体下沉、双臂下压抬头等动作,这样反复的练习,对客服深水恐惧具有明显的作用。
第二,适当地增加理论知识教学时间,激发学员学习兴趣。现阶段,我国成人游泳培训中存在理论教学力度不足的问题,因此,教师需要适当地增加理论知识教学时间,加设游泳运动的科学原理、方法、保健知识等内容,以为学员的游泳实践练习奠定基础。同时,还要增加一些成人学员感兴趣的教学内容,如游泳运动减肥塑身的作用、科学健身的方法等,以激发学员学习的兴趣,抓住其注意力,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创新培训教学方法,保证安全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目前,较为常用的游泳培训教学方法有三种,分别是安全法、手势法、模拟法。安全法是提前做好安全教育,并严格要求课堂纪律,建立安全教学小组,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如教师持长竿随时施救),以保证学员学习的安全性;手势法即是对一些较为常用的游泳动作以对应的手势代替,以使学员在练习中能够有效接收到教师的指令,并提高练习效果;模拟法是一种脱离水环境的模拟练习方法,它主要以提高学员动作技术水平为目标,实施科学的指导方法,以为下水实践奠定基础。除此之外,教师需要结合学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创新教学,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
第四,完善教学评价体系,激励学员养成良好的游泳习惯。游泳培训教学评价不仅是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同时也是对学员学习效果的考评,因此,教师需要进行全面地思考,对学员平时练习的成绩、动作技术运用的成绩、良好而安全的游泳习惯以及结业后的实践成绩相结合,从而得出学员学习的综合成绩,并给予科学、适当地总结评价,以为学员以后的练习提供技术参考,这样有利于学员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也有利于促进学员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国防生 军事 体能 人才
一、研究背景
为加快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步伐,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作出依托国民教育培养军队干部的战略决策,截止目前全国共有117所普通高校与部队签约培养国防生。据统计,现在部队初级军官有60%以上来自普通高校培养的国防生,并且已经有近10万依托普通高校培养的国防生走入部队成为军官,成为军队和国防建设的中坚力量。
作为未来的军官,在大学阶段强健体魄、强化军事体能素质,以适应未来战争等恶劣条件,提高生存能力和战斗能力,对军队发展和国家安全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同普通大学生相比较而言,部队对国防生的体质、体能有着特殊的严格要求,体能素质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国防生是否能够顺利实现从普通大学生到后备军官的转变,是否能够胜任未来部队岗位要求。
二、实施方法
为了更好的了解普通高校毕业国防生在部队任职表现情况,以便今后有针对性的开展一些国防生日常管理教育工作,作者对30名毕业国防生及部分部队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问卷访问。通过分析整理,得出以下结论,国防生与军校学员比较,科学文化知识占有优势,但军事体能素质处于劣势。在部队工作岗位具体表现为:1、国防生在工作普遍存在耐力不足,持久性和连续性工作能力较弱,及与之相伴产生的吃苦性不强;2、对挫折和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3、大多数国防生难以适应基层部队指挥军官的体能素质要求,尤其是军事干部;技术岗位干部毕业国防生基本能胜任。
三、例证分析
笔者在高校从事了多年国防生教育管理工作,南昌大学作为江西省第一所依托培养军队干部人才签约高校,历来重视军事体育教育在国防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工作中我们与部队驻校选培办同志积极沟通、密切配合,从而使得国防生军事体育教学训练充满生机、富有成效。具体做法如下:
1、学校军事体育教学开展情况
根据学员实际情况,结合不同年级同学体育基础情况,有针对性地在各中队中开设不同科目的军事体育课。低年级以基本体能训练为主,如:5000米长跑、100米短跑、400米冲刺跑、100米往返跑,俯卧撑、蹲下起立、仰卧起坐等力量型训练,单双杠一、二练习等器械性训练;在课堂教学之外,各中队还会自发开展形式各异的体能游戏,如:夹球接力、信任背摔、带球赛跑等,以提高学员的训练积极性。进入高年级后,学校主要增设了:游泳400米渡海登岛障碍训练、抗眩晕滚轮、悬梯训练、军体拳、特项体操、野外地形识别以及各种各样的攀爬训练等。
特别需要提到的是,我们针对海军作战任务的特点,把增强国防生海上救生本领作为军事体育教学的重要环节。从2008年开始,利用学校室内游泳馆良好的硬件资源,专门为国防生开设了《游泳训练》课程,并聘请奥运冠军——钱红担任总教练,指导国防生游泳训练。训练的主要科目包括自由泳、蛙泳、仰泳、踩水等。《游泳训练》课程采取考核制,即每名学员在训练结束后单独进行考核,考核合格者将颁发深水合格证。通过培训,绝大部分国防生都能较好地掌握游泳运动的动作要领。
此外,除了上课期间在校内开设的一些军事体育活动外,学校也积极努力将军事体育教学延伸到校外。一是,充分发挥与南昌陆军学院地理位置毗邻的优势,每年暑期集中组织大一新生到陆军学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军事化训练,主要有队列训练、体能训练、防化训练等;二是,大二暑假期间聘请陆军学院老师为国防生开设军事地形学、野外生存技能、急行军技巧等课程培训,增强国防生适应复杂战争环境的能力;三是,大三暑期按照海军统一安排,组织国防生赴海军陆战队当兵锻炼一个月的,并开展赴西沙群岛海上实习活动,使国防生能够进一步的了解部队岗位任职需求。
2、学校军事体育教学场地、器械情况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对于低年级国防生的力量、耐力训练比较容易展开。我校国防生宿舍25栋公寓附近有一个标准的运动场可供使用,此外学校校园占地面积很大,较易选取5000米长跑路线,这些训练平时主要由各中队单独组织,通常每周进行两到三次。部队工作人员定期会组织国防生整体测试,以检验学员平时的训练情况,及时了解每名同学体能状况。对于400米渡海登岛障碍科目,主要是利用周末时间进行集中训练演示,选培办参谋、干事亲自指导与传授,学期末进行考核。通过调查发现,对于这些科目大家普遍反映难度较大,原因是:1、上课训练时间过少,每周只有一次,大概4个小时;2、需学习掌握的器械较多,包括:抗眩晕、攀抓、单双杠一、二、三、四练习等,因此部分学员对这些器械的掌握不是很到位,尤其是单双杠二、三、四练习以及400米登岛障碍,更有少部分学员期末考核时不能达到标准水平;3、对于国防生教学时间安排来说,由于各中队的学员来自学校各个不同专业,专业学习的课程设置不同,大家白天很难有统一的时间空闲,这在客观上限制了集体组织训练的时间。
四、分析与启示
纵观南昌大学国防生军事体育教育情况来看,游泳训练是开展的最成功的科目,因为学校本身拥有优越的硬件条件,建有全省最好的游泳馆,同时学校教学师资力量雄厚,学员学习热情较高,所以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大一和大三暑期集训及当兵锻炼实习,由于部队和高校都非常支持、重视,计划周密、人力物力保障到位,所以国防生也感觉收获很大。特别是作为后备军官,能有这样亲身体验部队生活训练的经历,非常难得,这对于国防生毕业后尽快熟悉部队、融入部队是非常有帮助的。
总体来说,各高校目前军事体育教学科目过于单调,内容不够丰富。主要存在三个原因:首先,学校军事教学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任课老师缺乏专业培训、指导,师资力量有待加强;其次,高校由于经费投入的限制,缺乏完备的训练设施及后勤保障,但近年来学校领导已越来越重视这方面建设;再次,国防生专业课程学习压力与军事体育教学时间矛盾较为明显,作为国防生在校阶段,专业学习是首要任务,这也无形中影响了他们对军事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精力。#p#分页标题#e#
五、思考与建议
据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0年9月江西省国防生在校规模1623人,全国约为4.5万人,从在校国防生人数看江西省规模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江西共有5所普通高校与部队签订协议培养国防生,分别为: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东华理工大学、井冈山大学,在这些定向培养的国防生中,陆军部队(南京军区)依托培养739人;海军部队(南海舰队)依托培养994人。不同的军兵种,对学员的军事体能要求侧重科目也有所差别,如陆军部队中带有军事特色鲜明的项目:5km武装越野、400m障碍、射击、格斗、军体拳、驾驶等;而海军部队要求游泳内容更为充实,可以开设水上救生、武装泅渡、两栖登陆、舰船操作等,这些项目体现了为部队作战服务的特点, 突出了军事体育教学的针对性。国防生体育教学内容必须紧扣国防生培养总体目标,坚持高校体育教学与部队人才需求衔接,使国防生基本具备军队干部必备的军事体能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完成从地方青年到预备军人、从普通学生到后备军官转变。
调研中发现:国防生普遍认为军事体育锻炼在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是区别于普通生的一个主要标志,也是将来能否与部队接轨、融入部队的一个重要环节。
第一、毫无疑问,大量的军事体育活动的展开,是国防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军事素质的必要途径。因为培养的目标不同,对于体能的要求标准就会不一样,如果和普通生一样,只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简单体育课科目,是很难成为一名合格后备军官的。除了队列训练之外,如何才能培养我们的军味?军人形态如何塑造?唯有训练、再训练。军队是尚武之地,而文弱书生是很难在部队得到同事的认可。
第二、军事体育活动的组织通常是以一个中队(年级)为单位,这也可以锻炼学员的指挥和组织能力。在国防生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是以指挥专业录取进来的,以后这些同学分配的方向是去部队当基层指挥军官,因此组织协调能力是必须具备的素质。通过平时组织军事体育训练来提高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总结,进而掌握各种管理及组织训练方法。
第三、军事体育可以从多方面锻炼国防生的内在素质。首先,能够磨练国防生个人意志。军事体育,如5000米长跑、四百米障碍等,都是考验一个人意志力的很好运动。每次训练当学员跑不动、体力消耗很大的时候,骨干都会给他们加油说:坚持就是胜利!通过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不断挑战、自我超越积累,磨砺了坚强的意志。其次,可以坚定国防生从军报国信念。通过这些带有很强军事色彩的军事体育活动,能培养学员崇军尚武的精神。把军事体育作为国防生的一项特殊活动,树立一种很强的主人翁意识,为能加入到人民军队行列而感到自豪,从而坚定其报国信念。此外,军事体育多以集体的形式开展,它有助于学员互相帮助,养成团结协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裴永杰,苏笑朋,杨世强。陕西省普通高校国防生体育教学现状分析。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12月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