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倒装句常见句式解析通用6篇

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文言文倒装句常见句式解析通用6篇,希望可以启发、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倒装句 篇1

【论文关键词】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句子成分位置;文言文倒装句句子成分位置;对照比较;理解

在学习文言文过程中,一些学生对文言文倒装句总是感到很困惑。这个句式是宾语前置,那个句式是定语后置,那个句是又是介宾结构后置,弄得学生一头雾水,无所适从。学生出现这就情况主要是初中新课标大纲规定,中考不考句子成分的划分(分析)。在考什么教什么的教学思路的指引下,学生们本该在初中就很熟悉的一般陈述句各句子成分的划分及各个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竟然一无所知。殊不知这一知识点的缺失给读高中的学生学习文言文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对学生学习文言文倒装句影响更大。为了解决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倒装句的困惑,笔者介绍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文言文倒装句之所以称之为倒装句,主要是它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各个句子成分的位置不同,文言句式的句子成分的位置相对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来说是颠倒了。要想弄明白文言文句子哪个是前置句,哪个句子是后置句,就必须熟悉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各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各个句子成分的结构位置如下:

[状语],(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宾语。

具体例子如:[在和平时期],(年轻)的我们[一定要努力把祖国]建设成(一个美丽富强)的国家。

(说明:为了简化句子成分的划分,在本文中我们用符号法来标示各句子成分,主语用双下划线标示,谓语用单下划线 标示,宾语用下波浪 标示,定语用圆括号( )标示,状语用方括号[ ]标示,补语用单书名号〈 〉标示。)

为了让学生更容易记住这些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我们可借用一个口诀结合以上给的实例去分析记忆。这个口诀是:

“主、谓、宾”“定、状、补”,

“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

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

“谓”前是“状”“谓”后为“补”;

带“的”为“定”、带“地”为“状”、“得”后为“补”。

(说明:在口诀中我们把主语中心语、谓语中心语、宾语中心语称之为“主干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叫做“枝叶成分”;“‘定语’必居‘主、宾’前”,意思是说“定语”的在句子中的位置是在“主语”“宾语”的前面,用来修饰主语或宾语;“‘谓’前是‘状’‘谓’后为‘补’”,意思是说“状语”位置是在“谓语”之前,用来修饰谓语,“补语”的位置是在“谓语”之后,用来对“谓语”的性状等的补充说明;“带‘的’为‘定’带‘地’为‘状’‘得’后为‘补’”意思是说句子中后面带有“的”字的句子成分是“定语”,句子中后面带有“地”的句子成分是“状语”,句子中“得”字之后的成分是“补语”。)

教师可以多找一些陈述句,利用以上介绍的实例及口诀来指导学生去划分句子成分,让学生尽快熟悉一般陈述句各个句子成分在句中的位置。学生们只要把文言文倒装句式各成分的位置与之作比较对照,找出差异,对文言文倒装句那种无所适从的困惑就迎刃而解了。

一、文言文主谓倒装句

1. 甚矣!汝之不惠!

2.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

这两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 太厉害了,你不聪明!

2. 在哪里呢,公子能急人之困!

拿这两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发现这两个文言句子的谓语“跑”到主语的前面去了,我们就把这个的文言句式叫做“谓语前置”或“主谓倒置”“主谓倒装”。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这样的句子在翻译时要调整顺序,主语在前,谓语在后,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二、宾语前置句

1.古之人不余欺也。

2.沛公安在?

3.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4.微斯人,吾谁与归?

5.一言以蔽之。

文言文宾语前置句式种类较多,我们就举常见的这几类来作说明。这几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古代)的人[不]我欺骗啊。

2.沛公哪里在(介词)?

3.句读不了解,疑惑不解除。

4.[除了这个人],我谁与(介词)同道呢?

5.一句话用(介词)概括它。

拿这几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用作动词的宾语(1、3句),还是用作介词的宾语(2、4、5)句,宾语的位置都“跑”到前面去了。我们就称这些句子为宾语前置句。这样学生也就容易理解了。翻译时要把宾语和相应的动词或介词的位置对调过来,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三、定语后后置

定语是修饰或限制名词的,一般放在主语中心词或宾语中心词的前面,这种语序古今一致。但在文言文中,除了此种情况外,也可以放在中心词后,常借“之”和“者”使定语后置,常用“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或“中心词+而+定语+者”的结构。如:

1. 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一石。

3. 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

4.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以上几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计策没有定下来],寻求人(可以出使回复秦国)的,没有得到

2.马(日行千里)的,[一餐有时]吃完(一石)的饲料。

3.官员(能不改变他的志向)的。

4.蚯蚓没有爪牙的(锋利),筋骨的(强壮)。

拿这几个句子的句子成分位置与现代汉语一般陈述句的句子成分的位置一对照比较,我们也容易发现定语都“跑”到了它所修饰的中心词的后面去了,这种句式我们把它叫做定语后置。这样学生对什么叫做定语后置也就不难理解了。值得注意的是翻译时一定要把定语和中心词的位置调整过来,才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四、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习惯把介宾结构放在谓语词前作状语,而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于……”“以……”常放在谓语之后。如:

1. 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2. 乃以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

以上两个句子我们按字面意思直译并用符号法分别给它们划分句子成分如下:

1.[事情危急了],请让我奉命求教[向孙将军]。

2.就用蒙冲斗舰十艘,载上干燥的柴草,并把油灌到里面,外面包裹[用帷幕]。

文言文倒装句 篇2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课本资源 方法指导

高考文言文铁定都考课外选文,为了提高考试中文言翻译题分数,一些同学抛开课本,在浩如烟海的资料堆中忙得昏天黑地。某些教者认为将精力花在课本知识点上是浪费时间,将重点放在对课外文言文的训练上。我不敢认同这样的做法,我认为高考貌似考课外内容,解题的钥匙其实还在课内。

一、重视课本资源,切实提高基本能力

重视课本资源,不是让教者把课本内容重新给学生讲解一遍,而是让学生根据手中的资料自己归纳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点。可以将重点放在对“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虚词用法”的归纳与整理上。

(一)积累一词多义现象。

文言文翻译,一般看点给分,如果重要实词翻译正确,则得分会很高,所以应该重点积累实词中的一词多义现象。必修课本上文言文中这类词有很多,我建议学生用本子加以摘录,这些词一般都有很多义项,摘录时,如果在每个义项后附上课本上的例句,则更好。如:若①更若役,复若赋,何如?(你)――《捕蛇者说》②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像,如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③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及,比得上)――《邹忌讽齐王纳谏》④山有小口,仿佛~有光(好像,似乎)――《桃花源记》。做个有心人,认真归纳平常老师讲解文言文时讲解的文言知识点,编织文言知识网络体系。

(二)积累词类活用类型。

文言文跟现代汉语在语法上是有不同之处的,文言文中,词性常存在临时移用现象,我们称之为活用。文言词语的活用,也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会出现,只有在很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才会发生。单凭死记硬背效果不太好,掌握语言规律,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名词用作动词,如果两个名词或名词与代词连用,没有动词作谓语动词则后一个名词一般作动词用。如“先破秦入咸者,王之”这儿的“王”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让他称王。

(三)积累特殊句式。

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四种: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常常是各类考试的重点,这种类型在试卷中出现的次数最多。我们可以采用分类归纳的方法,如:判断句,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说》)。省略句,林尽(于)水源。(《桃花源记》)。被动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伶官传序》)倒装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分门别类归纳,快捷方便。

另外,要积累课文中的段落句子。为了提高翻译得分,我们可以多读一些多背一些文言知识点比较丰富的课文。还要在翻译课文上做些扎实的努力,力争在不借助任何工具书的情况下熟练翻译学过的课文,这对提升文言翻译水平大有帮助。

二、掌握翻译技巧,提高精准翻译能力

(一)避开误区,认识并跳出陷阱。

1.误把今义当古义。汉语词义随着时间的变迁,会发生很大改变,有的词义范围发生变化,有的词义褒贬发生变化。我们要根据具体语境准确理解词的含义。例: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句中的“学者”不可照抄,而应译为“求学的人”。

2.落实字面意思却不考虑活用类型。例: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译为:“我的妻子美我,是爱我啊”,这个译句忽略了“美”的用法,该字应译为:认为……美丽,而不是简单翻译成“美丽”。

3.倒装句式只直译不调整语序。文言文中很多句子在古代存在句子成分错位现象在今天来看是倒装句,在翻译时,我们要将文言文中倒装句式语序调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述方式,例:“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成:古代的人没有我欺骗啊。这个句子翻译不正确,因为原句是宾语前置句式,在翻译时必须把宾语放在动词“欺”的后面才可以。正确的翻译是:古代的人没有欺骗我啊。

(二)掌握方法,提高翻译准确率。

1.保留专有名词。文言文有些词是专有名词,如:国号、朝代、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必翻译。例:虞山叔远甫记(《核舟记》),句中的词语“虞山叔远甫”都不必翻译。

2.增加适当的词。古人喜欢用单音节词表达,可是在今天这样表述已经不可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这类词前面或后面加字,凑足音节,使之成为双音节词。例: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译为:六国被平定了,天下统一了。

3.选择合适的词意。在文言文中一词多义现象比较常见,我们需要选择恰当的词意翻译。如:肉食者鄙(《曹刿论战》)中“鄙”是一个多义词,它的义项共有这样几条:浅陋、目光短浅、边境在这个句子中用“目光短浅”最恰当。

4.替换一些现代汉语不用的词。因为时代变迁的关系,有些词,在古代常用,但因为词义发生了变化,这需要在翻译的时候用现代的词替换它。例:将兵与备并力逆操(《赤壁之战》),“将”换成“率领”,“并”换成“合”,“逆”换成“迎战”。

5.补充被省略的成分。文言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常常会有省略成分的现象,我们在翻译时,要对省略的成分作适当补充,这样才能使句意完整。如:投(之)以骨。(《狼》)省略了“之”也就是“狼”,在翻译时,应补出被省略的“狼”这样句意才完整。

6.删减不必要的词。文言文中有些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只起到凑足音节的作用,我们在翻译时,要作适当删减。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师说》)其中的“之”是提宾的标志,起凑足音节之功效,翻译时可以不翻译出来。

文言文倒装句 篇3

关键词: 英语倒装 概念 分类

一、引言

英语句子中的主语通常是在谓语动词之前,其结构一般是“主语+谓语”,语法上称这种语序为自然语序。但有时出于语法结构或修辞的需要,常把句子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倒转过来,这种语序在英语中就被称为倒装语序,其作用是强调逻辑次序中次要的部分,使句子中的某个成分突出,以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英语的倒装分为部分倒装和完全倒装。其中部分倒装指的是将谓语的系动词、助动词、情态动词部分置于主语前,其句式顺序与普通的疑问句相同;而完全倒装则指将谓语动词完全置于主语前。倒装句是一种语用性很强的句法重组手段,是英语特有的句法现象,可以对新旧信息编排的先后顺序进行重组和调整,从而确保语篇信息的编排上下衔接、前后连贯,使其成为一个统一的语义整体。从句子成分来看,倒装语序主要是主谓倒装,但由于表达者出于不同的目的和考虑,英语句子中的其他成分,如宾语、表语、状语、补语也可以倒装。从用途上来分,英语倒装可分为语法(结构)倒装和修辞倒装两大类。所谓语语法倒装,是指主谓语的颠倒或句子其它成分的颠倒,这种倒装一般是强制性的。而修辞倒装,则是为了强调,或者为使上下文紧密衔接,或者为保持句子结构的平衡匀称等目的而引起的倒装,这种倒装通常是选择性的,是由于表达效果上的需要而出现的倒装。本文通过大量的例句详细介绍和分析了英语倒装中的语法倒装及修辞倒装的种种情况,以期能为英语学习者学好、用好英语倒装提供些帮助。

二、语法倒装

1.英语中的疑问句包括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反意疑问句、选择疑问句等。这些疑问句通常都使用倒装结构(除对主语或主语之定语提问的特殊疑问句外),这是语法结构的需要。例如:Have you seen the film?(你看了那部电影吗?)(倒装语序);Who works the hardest?(谁工作最努力?)(不用倒装)。

2.以副词here,there,now,such等开头的句子,当其主语为名词时,通常主谓要倒装,如果句子的主语是人称代词,则不倒装。当这些词位于句首,且谓语动词为动词be和come,go等表示移动或动态的不及物动词(但是在倒装句中,谓语动词come和go一般用一般现在时,而不能用进行时态),或是stand,lie,live等表示状态的动词(表示存在)的时候,句子要全部倒装。例如:Now comes your turn.(现在轮到你了。)(完全倒装);Here they are.(他们在这儿。)(不用倒装)。

注意:在这类倒装句如“Such is life.(生活就是这样的。)”中的such其实为表语,真正的主语是其后的life。例如:Such is his nature.(他的本性就这样。);Such were his words.(这就是他所说的话。)。另外,副词或介词+with+其他成分是一种表示祈使命令的倒装结构,句中省略了动词。例如:In with you!(你进来!);Off with your caps!(脱掉你们的帽子!)。

3.当虚拟条件句的谓语含有were,had或should时,可以把它们放在句首,同时将if省略,形成部分倒装。例如:Were I Tom (=If I were Tom),I would refuse.(如果我是汤姆,我就会拒绝。)。

4.当so/neither/nor用来连接不同的人或物,表示都具有(或不具有)相同或类似的情况,即前面所说的情况也适合于后者时,可用部分倒装。例如:―Tom can speak Chinese.(汤姆会讲汉语。)―So can Mary.(玛丽也会讲汉语。)。

但是,若是对同一个人或事的情况表示肯定或同意而重复时,不能倒装。例如:―Li Lei is good at his lessons.(李蕾的功课学得好。)―So she is.(她的确学得好。)。

5.结构“so/such...that...”引导状语从句,当so或such提到句首时,则其后的主句须用倒装语序。例如:Such a good girl is she that we all like her.(她是一个如此好的女孩,我们大家都喜欢她。)。

6.否定词no,nor,never,或半否定词hardly,little,few,否定词的短语not until,in no time,hardly...when...,及表示时间、次数、顺序、频度等副词如many a time,often等位于句首时,一般须部分倒装。如:Neither do I know him.(我也不认识他。)。

7.以there开头的句子,须使用倒装结构。例如:

1)表示“……有……”之概念的“There+be+主语”结构,例如:There are three books on the desk.(桌上有三本书。)。

2)用于正式文体,特别是文学作品中的“there+不及物动词十主语”结构,当主语不明确而又是一个很长的名词短语时,往往使用这种结构。例如:There entered a strange little man.(走进来一个奇怪而身材又矮小的人。)。

另外,在叙述性和描绘性的书面语中,这种结构若带有地点状语,而且把这种状语放在句首时,可以用省略there的倒装结构。例如:In the cottage lives a family of six.(在这幢小茅舍里住着一家六口。)。

8.当“only+状语”位于句首时,其后习惯上要用部分倒装。其中,only后的状语可以是副词、介词短语、从句等。例如:Only in this way can you do it well.(只有这样你才能做好。)。

注意:在only的后面作状语的是从句时,从句不要用倒装,要部分倒装的是主句;而当“Only+主语”在句首时,则不用倒装。例如:Only when it rains do you feel cool.(只有下雨时才觉得凉爽一点。)(主句倒装,从句不用倒装);Only he knows the answer.(只有他知道答案。)(不用倒装)。

9.as/though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一般须用部分倒装。而由它们引起的倒装具体可分三种情况:表语、动词原形及状语的倒装。

(1)表语的倒装。一般直接将表语提前到句首,其中的动词通常为连系动词,也就是说位于句首的名词是其后连系动词的表语。另外,要特别注意位于句首的名词前习惯上不用冠词,即使其前有形容词修饰也不用冠词。例如:Child as/though he is,he knows much about the society.(尽管他还是个孩子,但是他对这个社会却很了解。)。

(2)原形动词的倒装。①动词前面带有情态动词时,只将行为动词提到句首,而这些情态动词保留在原处。②若动词前面没有情态动词时,应在动词原来的位置加上助动词do的适当形式。③用于这一句型的动词一般是不及物动词,而不能是系动词或及物动词。例如:Swim as/though he can,he can’t swim so far.(尽管他会游泳,但是他游不得那么远。)。

(3)状语倒装。例如:Hard as/though he was working,he didn’t pass the exam.(虽然他一直在努力学习,但他还是没有通过那次考试。)。

注意:这类倒装的让步状语从句可用as,though来引导,但不能用although来引导;但是,未倒装的让步状语从句则可用though,although来引导,而不能用as来引导。也就是说,although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不能倒装,as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必须倒装,而though引导让步状语从句时可以倒装也可以不倒装。另外,上面提到的倒装结构有时也可用来表示原因,区别的办法主要看句子的内容:让步从句的内容大多数与主句在意义上相反,而原因从句则与主句之间有因果关系。

10.however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位于句首一般也要倒装。however为连接副词,引导让步状语从句,其意义和作用相当于no matter how。however后面接形容词或副词,其基本结构为“however+形容词/副词+主语+谓语”。例如:However cold it is,she always goes swimming.(无论天气多么冷,她总是去游泳。)。

三、修辞倒装

英语修辞倒装的五大功能是:强调、承上启下、制造悬念、平和结构、使描写生动。修辞倒装作为一种语法手段多用于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能加强语气,抒感,密切上下句的逻辑关系,更清楚地表达作者的思想。

1.为了强调。

在英语修辞中,强调的形式有很多种,如使用词语强调或强调句型。有的在正常语序中得不到强调的句子成分,在倒装中可以得以实现。如强调谓语、表语、宾语、状语、分词、不定式等,可将这些成分提前。为了强调而倒装的英文句子往往可以通过语法倒装的手段来实现,其表现形式一般有:在以here,then等副词开头的句子;以only+状语或状语从句置于句首的句子以及以not,little,hardly等具有否定意义的词或词组位于句首的句子(但否定副词用于修饰主语例外),等等。例如:Below is the department store.(下面是一家百货大楼。)(强调的是状语)。

2.为了句子之间衔接紧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有时倒装可把前一句说到的人或物,或与前一句有联系的人或物在下一句紧接着先说出来,从而使前后两句在意思上的关系更加清楚,衔接更加紧密,语义上更加连贯,从而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例如:The picture shows an engine partly cut away so that the cooling system can be seen.Around the engine cylinder is a water jacket.(此图显示出一台发动机的局部剖面,以便使人能看到冷却系统。在发动机气缸的周围,有一只水套。)这个例句中的第二句话开头把表语“around...cylinder”置于句首,而把主语“a water jacket”置于句末,是为了承接上句的“an engine”,后者引出下句中的“this jacket”。

3.为了制造悬念,渲染气氛。

在新闻或文学创作中,有时为了内容的需要,或是为了强调,作者常常运用倒装来制造悬念,渲染气氛。再如朗费罗(Longfellow)《雪花》中的一节:“Out of the bosom of the Air,Out of the cloud-folds of her garments shaken,Over the woodlands brown and bare,Over the harvest-fields forsaken,Silent,and soft,and slow,Descends the snow.”分析:在这一节诗里,诗人富有创意地运用了倒装。在前五行中,诗人堆砌了七个状语,状语连续出现而主语和谓语却迟迟未露,造成一种悬念效应。全节读罢,读者才对诗歌的主题恍然大悟,从而收到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效果。

4.为了句子结构平衡。

英语修辞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尾重原则。在语言使用中为了避免产生头重脚轻、结构不平衡的句子,我们常将句中较长的成分后置,即采用倒装语序,从而使得句子结构保持平衡。这种倒装主要分以下几种情况。

(1)主语很长,且有很长的后置修饰语(如同位语或关系分句),而谓语又很短,为了使句子平衡,避免句子“头重脚轻”,可将谓语或状语提前,句子用完全倒装语序。例如:Under the big tree was sitting an old farmer.(大树底下坐着一个老农夫。)。

(2)主语很长,表语短,为了保持句子平稳,可把表语和谓语都提到主语前。例如:Such would be our home in the future.(我们将来的家就是这个样子。)。

(3)宾语太长,且修饰成分长,可将宾补提前;例如:He considers impossible what is possible.(本来可能做的事,他认为不可能。)这句话的正常语序应为“He considers what is possible impossible.”但是由于“what is possible”较长,故将宾补“impossible”提前。

5.为了描述更加生动形象或抒感的需要。

有时为了使叙述或描绘更加生动形象,增加语言效果,可将表示方向的副词或拟声词置于句首,句子采用全部倒装的语序(主语为人称代词的句子除外)。例如:Up went the rocket into the air.(嗖地一声火箭就飞上天了。);Bang came another shot! (砰!又是一声枪响! )这两个句子使用了倒装的修辞手法,且对动作的描述生动逼真,从而使句子看起来简洁明快。再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中韩麦尔老师最后在黑板上写下一句话“VIVE LA FRANCE”。此句翻译成英文应该是“Long live France”,这句简单的话语使用英语倒装句不仅仅是语法的规定,体现了强调的作用,更充分体现了普通的法国人民对母语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热爱。由此可见,某一倒装句有时不止有一种修辞功能,也会有两种甚至更多,只有细心的读者才能领悟到它的“神秘”。

四、结语

倒装是英语中一个重要的修辞手段,在英语中使用的频率较高,它的使用不但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形式,而且增强了语言的表达效果。因此,了解并掌握倒装句各种句式的用法,不仅会提高我们对英语语言的欣赏能力,而且对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将大有裨益。但是由于英语倒装句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并且在很多情况下,一个倒装结构句不单只有一种功能,而是“身兼数职”。所以,要熟练掌握和运用英语倒装结构,就必须要了解各种英语倒装结构的具体的语法特点及不同的修辞功能,并把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英语中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和体会英语倒装的确切含义及其具体用法。

参考文献:

[1]郝福合。原形动词位于句首的倒装现象初探[J].科技英语学习,2007,(1):49-51.

[2]刘锐诚。学生实用英语高考必备[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6.

[3]徐广联。大学英语语法讲座与测试[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4]张春芳。英语倒装结构的类型与翻译[J].科技英语学习,2007,(12):54-58.

文言文倒装句 篇4

关键词:倒装;文化语用因素,语境干涉,附着符号束;智力干涉

语序的变化是现代汉语的重要特点。现代汉语以常式句较为多见,语法结构多为“主+谓、定+中、状+中、中+补”,但就言语交际或文学作品等具体的语言环境而言,会出现大量具有超常语序的句型,语法学界称之为“变式句”或“倒装句”。而语言学界对句式的研究往往侧重于静态的语法分析,倒装句作为一种语序超常搭配现象,比常式句更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对倒装句的研究应多从动态语用层面挖掘其语用价值。

语言具有民族性,要分析语言现象的语用价值,就必须注重使用语言的民族特征,此特征能充分折射出民族文化传统或文化背景,而此二者恰是影响语言的语用价值的重要因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现代汉语这一语言工具的运用得好坏关系到汉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的再现程度。本文以汉语文化语用学“三带一理论”为理论基础,从语境干涉、附着符号束和智力干涉方面分析几种典型的倒装句型,以此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等动态角度深入挖掘汉语文化语用价值。

汉语文化语用学是以汉语为背景的语用策略原理的研究,汉语文化语用学认为语用学是一种语言功能理论,它研究语言使用人是如何在附着于人的符号束、语境和智力的参与和干涉之下对多于话面(字面)的含义做出解释的,汉语文化语用学以语用学“三带一理论”为理论基础,“三”指上述的三个语言符号外因素的干涉,即附着于人的符号束(简称“附着符号束”)、语境和智力对语用含义推理的干涉,“一”指多于话面(字面)的隐含意义,所谓“三带一理论”,就是说由于有三个因素的分别或综合的作用,某话语产生了一个多于话面的含义,现代汉语各倒装句型与以上所论的三种文化语用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以下详而论之。

1 倒装句的语境干涉

语境干涉包含两个方面;非语言语境对语言符号的干涉和语言语境对语言符号的干涉,前者涉及社会文化、风俗习惯、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历史事件等对人使用语言符号上的干涉,后者指上下文、上下语对语言符号使用(说与写)上的限制与制约,理解(听与读)上的帮助与推动。现代汉语倒装句属于语言符号,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对句式的选择具有限制与制约作用。请看下面的对话:

“就是一”她(指祥林嫂)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地切切地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也许有吧,一我想。”我于是吞吞吐吐地说。

(鲁迅《祝福》)

上例对话以疑问句发出疑问,祥林嫂的心理焦点显然在想确认人死后魂灵的存在与否上,状语“究竟”进一步强调了这一问题在祥林嫂心中的重要位,同时也突出了祥林嫂对这一问题回答的迫切性。对方也注意到了祥林嫂的心理焦点是在“有没有魂灵”上,也能体会到祥林嫂急于想知道这一问题答案的迫切心理,所以对方的答句必须紧扣问句,即首先以“有无”做话题,放在了句首,然后再加以陈述,从而以宾语前置的形式突出了双方交际的重要信息,这样安排句式,有利于重要信息的传达,问者祥林嫂的语言语境干涉到了听者对方对言语交际句式的选择,从而使话轮语义重心衔接紧凑,使重要信息突出,这就是语言语境句式运用的影响,从而对句式的选择起到了限制和制约作用,

非语言语境对句式也有限制和制约作用。如上文所举《罗密欧与朱丽叶》那段经典的爱情对白,虽然它是外国文学作品,但从汉语翻译的角度来看,其作品翻译后的语言也应符合东方人的审美文化心理特征,这种东方人的审美心理文化特征和浪漫的夜晚等各种自然环境便形成了一种特定的非语言语境,有助于让东方的读者深切体会到罗密欧向朱丽叶所表达的爱情,在东方人独特的审美心理文化特征和浪漫的自然环境这两种非语言语境的干涉下,翻译后的文学语言首先把状语“凭着这一轮皎洁的月亮”放置句首,把象征纯洁爱情的月亮放在了话语的最前端,借助皎洁的月光把对朱丽叶的爱热情地表达了出来,从而突出了朱丽叶在罗密欧心中的重要地位,更有助于让东方凑者深切体会到罗密欧向朱丽叶所表达的爱情的真挚程度!

2 倒装句的附着符号束

“附着符号束是指语言符号以外,一切伴随着人,附着于人的符号,如声气息、面部符号、身势符号、伴随的物理符号(物体)。多方面的附着符号,形成了一个与话语同步的符号集合,于是成为符号束”,伴随物的条件是:物体必须是说话人蓄意准备的、随身或就近的,否则就不是伴随物,而是大自然里的自在物体,属于语境干涉所要研究的问题。研究倒装句的附着符号束,即研究各倒装句型中声气息符号的参与、面相符号的参与及伴随物符号的参与。

倒装句中前置或后置的语法成分作为具体语境中语言的特殊表达手段,往往伴随着声气息的参与,面相身势符号的参与及物理(或伴随物)符号的参与,如主谓倒装如果出现在疑问句中,则往往伴随着疑问的面部表情,并且带有疑问语气。这些面部表情和疑问语气便形成了面部符号和气息符号,如前文所举孙犁《荷花淀》水生嫂所说:“怎么了,你?”当水生嫂说出这句话的时候,面部表情一定是表现出疑问的神情和疑问的语气,如果拍摄成影视作品,我们便可清楚地看到水生嫂说这句话时候丰富的面部表情,这就是声气息和面相符号的参与。

再以定语后置句为例,汉民族文化中有折杨柳送别的传统,如果在为友人送别时,一方说:“作诗一首,送君起程;杨柳一枝,伴君同行。”“一首”作“诗”的后置定语,“一枝”作“杨柳”的后置定语,在运用这一定语后置句的时候,以现实物体一首诗和一枝杨柳作为物理符号束,来伴随话语的传达,从而有助于东方人更深层次地表达含蓄的告别之情和祝福之意,这便是物理(或伴随物)符号的参与。

又如主谓倒装句“万丈光芒地,将出现啊一新生的太阳”和状语后置句“我们坚决保卫和平,为我们自己,更为我们的下一代”,说者势必会表现出坚定的语气,声音上会显得抑扬顿挫、铿锵有力,面部表情会表现出沉稳严肃的表情特征,从而抒发出了一种奋发向上的豪迈气概,这也是声气息和面相符号的参与,如果它们分别通过诗歌朗诵的形式与课堂教学或演讲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还会伴随着诗人、教师或演讲者丰富的身势语,身势语主要为双手张开。举在胸前,或单手伴随阴阳顿挫的语音而忽高忽低、一张一收,从而使朗诵或教态或演讲更加张扬,有助于思想感情的宣泄。同时,这一身势语能极强有力地增强话语浓厚的感情色彩,从而吸引听者的注意,极大地调动听者的情绪,使说者与听者之间产生极强的共鸣,倒装语言的表达也因此得到了完美的收效,这就是身势符号的参与。

3 倒装句的智力干涉

智力干涉就是听话人运用最基本的事理逻辑,对世界的知识与记忆及人际关系,推测出说话人词语里的隐含之义的推理过程。智力干涉主要运用于听话人的语用推理模式中,听话人在接收到说话人的话语信息后,会进行解码,在解码的时候会产生智力干涉,影响话语反馈质量,从而产生复杂的会话含义。在对话中,说话人也是作为听话人而相对存在的,如曹禺《雷雨》中的一段:

(语境:侍萍与周朴园在屋内交谈,气氛十分压抑,周朴团内心充满虚伪地向侍萍询问打听往事。)

鲁侍萍:如若老爷想打听的话,无论什么事,无锡那边我还有认识的人,虽然许久不通音信,托他们打听点事情总还可以的。

周朴园: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不过也许凑巧你会知道,三十年前在无锡有一家姓梅的。(话轮一)

鲁侍萍:姓梅的?

周朴园: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

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么?

鲁侍萍:不敢说。

周朴园:哦。

鲁侍萍:我倒认识一个年轻的姑娘姓梅的。(话轮二)

文言文倒装句 篇5

关键词:高中英语;语法学习;教学策略

语法教学,成为许多高中阶段英语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因为对语法的掌握情况,不仅关系到学生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而且直接影响到学生英语写作水平的提高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 最终制约着英语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提倡合作教学,发展合作精神

高中英语语法合作学习是:高中学生在英语语法学习过程中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 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 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 以小组总体成绩为评价和奖励依据, 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 促进学生的英语语法学习, 共同达成英语学习目标的教学活动。如果引用得当,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笔者在执教that与which,where与when的区别时,上课时先和学生进行简单互动:

W:It’S a book which can tell you the meaning of newwords whenyou study.

Si:A dictionary.

T:It’ S a kind of animal that has a very long neck.

S2:Glraffe.

然后出示短文, 要求小组讨论学习,探讨that与which,where与when的区别,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和反馈练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创设情景,进行语法教学

用语言组织教学是最基本且常用的教学形式,不同的教师具有不同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有经验的教师能充分利用语言内涵丰富的特点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例如,在教授冠词的用法时,单凭讲解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教师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话言描述段场景,帮助学生理解a(an),the之间的区别:Jackie was staying in × bed. thinking of the girl he metthe other day. It happened on a rainy Sunday towards theeEd of May. This was the first time that hl、(f.1 d not goto S1eep until SO late. A11 of a sudden. th(、,t、CLIii k(、a knockat the door. Recovering from the deep thought,Jackie wasshocked to sit up. Afraid to go to answer it,he asked ina low,trembling voice,“Who iS it?”。 . . 在特定情境描述中, 学习者就能自然而然地领悟冠词使用的适当性。

三、及时归纳,便于学生记忆、掌握

如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是全部倒装与部分倒装。如何区分之,我们个学生编个顺口溜:副(adv. )介(prep. )提前全倒装,其它句式部分倒; 否定提前倒助动, 让步状语倒表语;复合句式倒主句, 不倒装的属特殊。下面举例说明:

A、Here comes the bus. (吾 词提前, 全倒装)

B、Here he comes. (代词作主语,不倒装)

C、In Front of the house 1ies a garden. (介词短语提前,全倒装)

D、Never shal l I do thi S again. (否定词提前, 部分倒装)

E、Young as he iS,he knows a lot. (让步状语从句, 表语倒装)

F、Only when he told me did I realize what trouble hewas in. (only修饰状语,主句倒装)

G、Only he can save the patient. (only修饰主语。 不倒装)

H、Not only wi11 help be given to people. but alSOmedical treatment wi l1 be provided. (否定词提前,部分倒装)

I、Not only he but alSO we 1ike sports. (连接两个主语,不倒装)

英语谚语说:A11 roads lead to Rome. 相信在大家的教学实践和探索中,会有更好的方法来突破语法教学这一瓶颈,取得良好的成效。

四、利用讨论和纠错式学习语法

通过学生小组对练习和作文等的讨论和研究,学生们自改和互改语法错误,让学生互帮互学,互相促进地学语法。如上学生英语写作课时,就学生的所写的英语作文,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和改错。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们不仅能取长补短地学语法知识而且能相互间能学到其它的相关很多知识。如句型、句式及词的运用等。

五、背读与语法有关的英语谚语

众所周知,谚语短小精悍,朗朗上口,学生易于并乐于记忆背诵,大大提高了语法教学的趣味性。以下是我在教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收集的一些经典英文谚语。如定语从句中有:All that ends well is well.(结果好,就一切都好); All that glitters is not gold.( 闪光的不一定都是金子); Handsome is he who does handsomely. (行为漂亮才算美。)等。

文言文倒装句 篇6

【关键词】英语 倒装句 顺应论 功能

一、语言顺应论

1987年,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chueren提出了语言顺应论(Adaptation Theory)。他认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不断做出选择以顺应交际语境达到交际目的的过程。他对选择的解释有以下几点:第一,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所做的选择会在语言结构的任何一个层面上进行,如语码、语体、风格、语音等各个层面。第二,人们不仅选择语言,还选择策略。第三,并不是所有的选择都是有意识的。第四,选择并不只是出现在话语的生成中,在话语解释过程中也存在选择。第五,一旦涉及语言使用,使用者就必须做出选择。第六,选择之间并不是等值的。第七,选择的过程总会引出或伴随其它待选项。

在顺应论的基础上,Verchueren提出了语言的三大特性,即变异性(variability)、协商性(negotiability)、顺应性(adaptability)。语言的变异性为语言使用者提供了可选的范围。协商性是指选择并不是按机械的方式或按严格的规则或形式-功能间的固定关系做出的,而是根据有高度灵活性的原则和策略做出的,即语言的不确定性。顺应性是指使人们从一系列范围不定的可能性中进行可协商的语言选择,以逼近交际需要达到的满意位点。

顺应论的四个研究角度,即顺应性的语境相关成分、顺应性的结构对象、顺应性的动态过程以及顺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语境相关成分包括语言使用者、心智世界、社交世界、物理世界、时间指称、空间指称等。顺应的动态过程即指适应过程在交流过程中的展开,动态性包括言语体裁或语言游戏的无限变异的幅度和语言使用策略的运用。适应过程的意识突显性即指和认知机制相联系的这些过程的状态,包括感知与呈现、规划、记忆等。

顺应性的结构对象包括严格意义上的“结构”,即不同的组织层面上的“结构”,还包括“结构过程”原则。语言使用者在选择语言结构时,首先需要在语言、语码和风格三个层面上做出选择,其次选择话语构筑要素。话语构筑要素包括语音结构、词素与词、小句与句子、命题、超句单位等,本文将从顺应性结构对象的话语构筑要素的层面来分析英语倒装句的作用。

二、英语倒装句

英语倒装句是一种特殊的句式,因其不同于正常语序,故有特定的作用,因此,倒装句在英语使用中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语言现象。对于倒装句的定义,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有不同的见解,但大家普遍认同的定义是指主语位于其谓语或部分谓语之后的句式。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英语倒装句有不同的分类。按功能分,英语倒装句可分为强制性倒装句和选择性倒装句。强制性倒装句又称为语法倒装句,即语法规定需要倒装的句子,如一般疑问句:

Did he pass the exam?

选择性倒装则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修辞目的而倒装的句子,如

In went the sun and down came the rain.(Quirk & Greenbaum,1975: 413).

按形式分,英语倒装句可分为完全倒装和部分倒装。完全倒装是指位于完全置于主语之前的倒装句,如

Here comes the bus.

部分倒装则指部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即助动词、情态动词等位于主语之前的倒装句,如

Only by this way can we succeed.

三、从结构顺应的角度看英语倒装句

1.语音结构层面。顺应论在语音结构层面上研究最多的特征是韵律特征。在英语语言的使用过程中,为了达到押韵的目的,常常需要使用倒装语序,尤其是在诗歌类语篇中,倒装句常作为一种顺应手段来达到押韵的目的,如朗费罗(Longfellow)《雪花》中的一节:

Out of the bosom of the Air,

Out of the cloud-folds of her garments shaken,

Over the woodlands brown and bare,

Over the harvest-fields forsaken,

Silent, and soft, and slow,

Descends the snow.

在@一节诗里,为了达到押韵的目的,作者用了倒装句,以使snow和slow韵律一致。

2.词汇层面。顺应论指出,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地做出选择以达到交际的目的,即所选语言要顺应语境,但同时,语言使用者在使用语言时也要顺应语言的使用习惯及语法要求,英语倒装句在运用中也要顺应某些词的用法。

(1)一些否定副词如scarcely, hardly, seldom, barely, rarely, never, little, nowhere等位于句首时句子要部分倒装,如:

①In short, rarely have the famous words of Blaise Pascal rung more true: “He who would act the angel becomes the beast.”(Time, Mar.27, 2006, p.25)

②Nowhere is that incompatibility more deeply felt than in romance. (Time, May 1, 2006, p.45)

③Nowhere else do people carry on their lives in the midst of a hundred million hostile people. (Time, Jan.16, 2006, p.23)

④Not a finger did I lay on him.

⑤Only in our territory has it met serious resistance. (Joseph Stalin)

(2)在no sooner…than…,not only…but also…,so…that…等短语引导的主从复合句中,需要使用部分倒装,如:

①No sooner had I returned home from New Zealand than I bought a house and went to live there.

②If we don’t place an emphasis on environmental friendliness, not only will citizens leave the city, but foreign investors won’t choose Seoul. (Time, May 15, 2006, p.20)

③Not only was there electricity, but also no water.

④So often has this happened in recent year that it has almost become the rule. (Zhang Keli: 544)

⑤So successful have they been that they are moving to Bond Street. (Zhang Keli: 544)

一方面,从顺应论的角度看,倒装句在词汇层面的使用是顺应了词汇的使用习惯,但从另一方面分析,在这些情况下,倒装句的使用在言语交际过程中也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3.小句和句子层面。句子是由词构成的,而在词构成句子的过程中就会涉及到词序。Verscheren认为,即使在所谓的“自由词序”的语言中,通常也存在着成分的顺序,英语中最常见的词序是SVO,偏离基本词序的句子,通常是为了强调某一成分,或使某一成分前景化。英语倒装句便是偏离正常SVO语序的一种变体,其在小句层面的使用主要是用于强调,但有时候倒装句的使用是为了使句子平衡。

(1)倒装句可用于强调状语、表语、宾语等句子成分,如:

①Only yesterday did he find out that his watch was missing.

②Bill Clinton had his season of Lewinsky. Richard Nixon had Watergate. But rarely has a major politician endured such a spell of relentless day-to-day ugly. (Time, Apr. 10, 2006, p.56)

③Many a time has mike given me good advice.

④So keen are they to present a smiley face to the rest of the world that Germans may even be moderating their hopes for success on the field. (Time, June 12, 2006, p.33)

⑤Sweet was that evening.

⑥Not a single word did Peggotty speak.

在上述例子中,①-④将状语提前并使用倒装结构,突出强调了状语,⑤使用倒装结构强调了表语,⑥强调宾语。

(2)英语中常常会出现主语比较复杂的句子,这时候我们可以使用倒装结构将主语后置以达到句子平衡,避免句子头重脚轻的现象。

①With the last hours of the afternoon went her hopes, her courage, and her strength. (T. Dreiser)

②But with high growth come high risks, including dramatic booms and busts, political instability and worse. (Time, Feb.27, 2006, p.37)

③Just then in the distance were heard the horns of two motor-cycles speeding swiftly in the direction of this very spot.

(薄冰,1990:879)

在上述三例子中,将作状语的介词短语置于句首,使用完全倒装结构将复杂的主语置于句尾,避免了句子头重脚轻的现象。

4.超语句层面。超语句指大于句子的语言单位,即我们所说的语篇,英语倒装句在超句层面的使用通常是为了句子衔接、语篇连贯。倒装句的使用,使得上下文结构紧凑,行文流畅自然,在下面的例子中,倒装句的使用使得语篇条例清晰。

(1)There is a tapestry on the wall. Just above the tapestry is a portrait of the hostess.

(2)In a little white house lived two rabbits. They were named Flopsy and Mopsy, and they spent their days merrily invading neighborhood gardens.

例(1)中,语篇的话题是a tapestry,该例中倒装语序的使用保持了语篇话题的延续性,这样使得整个语篇前后连贯,衔接紧密并有很强的层次感。例(2)中语篇话题是two rabbits,首句使用的倒装语序是为了将话题作为新信息放在句末,为后续语句提供起始点,保证语篇话题连贯流畅。总之,上例中使用倒装句使得整个语篇环环相扣,使上下文连贯。

此外,倒装句在语篇中的使用还可渲染气氛,使得描写更加生动。如:

“Stop thief! Stop thief!” There is a magic cry in the sound. The tradesman leaves his counter,...Away they run, pell-mell, helter-skelter, yelling-screaming,...

“Stop thief! Stop thief!” The cry is taking by a hundred voices…Away they fly, splashing through the mud, up go the window, out run the people. (Charles Dickens)

在这个例子中,狄更斯将away, up, out置于句首,使用四个倒装结构,创造出一种紧张的气氛,描绘出很多人一起抓小偷的混乱场面。

四、结语

顺应论为语言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和视角,根据顺应论,语言使用过程就是不断地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英语倒装句,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段,其使用过程也就是语言使用者在语言结构上做出适当选择和调整,以顺应交际语境,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的过程。

参考文献:

[1]Verschueren.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Edward Arnold(Publishers) Limited,2000.

[2]薄 冰。英语语法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4.

[4]田晓星,彭庆华。语言结构顺应视角下的英语倒装句[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34(6):162-164.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