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小编辛苦为大家带来的文言文《三人成虎》原文译文及典故(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楚国人卡和在楚山中得到一块璞玉,拿来献给厉王。厉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说:'这是块石头呀!'厉王认为卡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左脚。等到厉王死去,武王登上王位,卡和又拿了那块璞玉来献给武王。武王叫治玉的匠人鉴定,匠人又说:'这是块石头呀!'武王也认为卡和欺骗了自己,因而砍去了他的右脚。武王死了,文王登了王位。卡和便抱着那块璞玉到楚山脚下大哭,三天三夜,眼泪哭干了直到流出血来。文王听说了,便差人去问他,说:'天下被砍去脚的人多得很,为什么独独你哭得这样伤心呢?' 卡和说,我并不是为砍断了脚而悲痛啊!我悲痛的是把宝玉称作石头,把忠心耿耿的人叫做骗子,这是我所最伤心的呀!' 文王便叫治玉的匠人整治那块璞玉,发现是一块真正的宝玉。于是把它命名为'和氏之璧'。
韩非《韩非子》
寓意:世界上最悲哀的事,莫过于把宝玉当作石头,把好人当成骗子。
原文
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 厉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及厉王毙,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为诳,而刖其右足。武王毙,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于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尽而继之以血。王闻之,使人问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 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宝玉而题之以石,贞士而名之以诳,此吾所以悲也。'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庞葱要陪太子到邯郸去做人质,庞葱对魏王说:“现在,如果有一个人说大街上有老虎,您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庞葱说:“如果是两个人说呢?”魏王说:“那我就要疑惑了。”庞葱又说:“如果增加到三个人呢,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葱说:“大街上不会有老虎那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说有老虎,就像真有老虎了。如今邯郸离大梁,比我们到街市远得多,而毁谤我的人超过了三个。希望您能明察秋毫。”魏王说:“我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庞葱告辞而去,而毁谤他的话很快传到魏王那里。后来太子结束了人质的生活,庞葱果真不能再见魏王了。
庞葱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庞葱曰:‘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去大梁也远于市,而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王曰:‘寡人自为知。’于是辞行,而谗言先至。后太子罢质,果不得见。(庞葱一作:庞恭)
战国时代,互相攻伐,为了使大家真正能遵守信约,国与国之间通常都将太子交给对方作为人质。"战国策":"魏策"有这样一段记载:
魏国大臣庞恭,将要陪魏太子到赵国去作人质,临行前对魏王说:"现在有一个人来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不相信。"
庞恭说:"如果有第二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开始质疑。"
庞恭又说:"如果有第三个人说街市上出现了老虎,大王相信吗?"
魏王道:"我当然会相信。"
庞恭就说:"街市上不会有老虎,这是很明显的事,可是经过三个人一说,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现在赵国国都邯郸离魏国国都大梁,比这里的街市远了许多,议论我的人又不止三个。希望大王明察才好。"
魏王道:"一切我自己知道。"
太子结束了做人质,庞恭再也没有见到魏王。
街市是人口集中的地方,当然不会有老虎。说街市上有虎,显然是造谣、欺骗,但许多人这样说了,如果不是从事物真相上看问题,也往往会信以为真的。
这故事本来是讽刺魏惠王无知的,但后世人引申这故事成为"三人成虎"这句成语,乃是借来比喻有时谣言可以掩盖真相的意思。例如:判断一件事情的真伪,必须经过细心考察和思考,不能道听途说。否则"三人成虎",有时会误把谣言当成真实的。
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拣到了这只免子。打这天起,他干脆放下农具,连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这棵树下,希望还能捡到死兔子。兔子是再也检不到了,他的行为反倒成了宋国人谈论的笑料。
寓意:收获从劳动中来。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
原文
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得,而身为宋国笑。
韩非《韩非子·五蠹》
战国时候,魏王跟赵王订了和好盟约,要把儿子送到赵国国都邯郸去作人质。魏王找了个亲信大臣庞葱,派遣他陪同前往。
庞葱担心离开魏国后,有人在魏王跟前说他坏话。他含蓄地向魏王提问:“大王,要是有人向你报告,说有只老虎跑进我们大梁(魏国都)的大街上来了,你会相信吗?”
魏王不加思索地回答:“我不会相信,老虎怎会跑到大街上来呢?”
庞葱接着问:“要是紧接着又有第二个人来报告,说大街上来了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思索一下说。“两个人都这么说,我倒有些将信将疑了。”
庞葱又问:“要是马上又有第三个人前来报告,说大街上来了只老虎,大王会相信吗?”魏王说:“三个人都这么讲,我深信不疑了。”
庞葱接着魏王的话说老虎显然不会跑到大街上来,可是因为有三个人接连向大王报告,大王就信以为真了。如今我陪太子去邯郸,邯郸离大梁要比宫廷离大街远得多,背后说我坏话的人一定也不止三人,望大王明察。”
魏王点点头说:“这个,我明白,你放心去吧!”庞葱便告别魏王,陪同太子去邯郸。
庞葱离开魏国后,果然有不少人到魏王面前说了他许多坏话。
魏王开始时不信,后来说的人多了,便产生了怀疑。最后,竟渐渐信以为真。
太子期满回国后,魏王就不再重用庞葱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听别人的话,要仔细分析,不要“三人成虎”,轻信盲从。
喜欢美色是人之天性,对女色尤然,不近女色者世所罕有,连古往今来的圣贤也不例外。孔子曾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告子亦云:“食、色,性也。”古往今来,多少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拜倒在石榴裙下,沉迷女色,败国亡身。笔者读史时,每读到这类女色祸国的悲剧,都忍不住要为之痛心疾首一番。
好在泱泱中华的历史无奇不有,总能给人以慰藉。近日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发现唐代中晚期有两位将军与一位宰相,好德胜于好色,这在普遍纵情声色的中晚唐时期颇为不易。
一位是高崇文将军。高崇文生于746年,卒于809年,唐著名将领。渤海(今黑龙江宁安南)人,后迁幽州(今北京一带)。性朴重寡言,少籍平卢军。贞元中,从韩全义镇守长武城,治军有声,累官金吾将军。吐蕃三万寇宁州,崇文率兵击破,以功封渤海郡王。
唐宪宗元和元年,高崇文将军奉命讨伐割据西蜀的刘辟,一路势如破竹,进入成都。高崇文屯兵有方,休息士卒,市肆不惊。珍货山积,秋毫不犯。最后擒得刘辟押送回京师,蜀境遂平。
刘辟有二妾,都是天姿国色,美目盼兮。众将士劝高崇文纳之,高崇文不为美色所动,执意不要。监军请献给皇上求赏。崇文说道:“天子命我讨平凶竖,当以安抚百姓为先。奉献美人以求媚,岂天子之意么!崇文义不为此。”于是将二位美人配给将吏中之无妻者,将士们悦服。得赏美妻者更是乐得找不着北。
另一位是李光颜将军。李光颜字光远,生于唐肃宗乾元三年(760年),卒于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九月,河曲(今山西河曲)人。自宪宗元和初年经穆宗至敬宗宝历初年,李光颜历任代州、洛州、陈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在军中任忠武军都知兵马使、忠武军节度使,凤翔、许州、河东等地节度使,穆宗即位,进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敬宗即位,又拜司徒。李光颜一生东征西讨,戎马倥偬,为保卫唐王朝,打击藩镇势力,出生入死,在所不辞,是一名勇冠三军,功绩赫然的将帅。
唐宪宗元和十年,韩弘统领淮西诸军讨伐吴元济。诸将中以李光颜作战最得力。韩弘欲结其欢心,在大梁(今开封市)城中觅得一位美女,教以歌舞丝竹,饰以珠玉金翠。并派人将美女送往李光颜的军营。当时光颜正举行庆功会。使者将这绝代美女送上,一座惊为天人。光颜从容地对使者说:“相公(指韩弘)可怜我在军旅之中无人照顾,赐以美人。我很感激。但是全军战士数万,都是离家远来服役的。大家生死不顾,我李光颜何忍独自以声色自娱呢!”即于席上厚赠使者,并将美女送还。将士闻之无不感动,纷纷表示愿肝脑涂地以效命。
因李光颜功冠诸将,所以宪宗、穆宗、敬宗三代皇帝都曾为其加官进爵,封荫赐第。又赠以金银珠宝,良马玉带等物,荣耀至极。死后,废朝三日,赠太尉,谥号“忠”。
晚唐还出了一位拒绝色贿的丞相,名叫令狐绹。
令狐绹,京兆华原(今陕西省耀县东南)人,字子直。唐文宗大和四年(830年)进士,前后担任过弘文馆校书郎、左拾遗、左补阙、户部员外郎、右司郎中。唐武宗时任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刺使。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年),起任宰相。此后一直在这个职位上工作到大中十三年(859年)唐宣宗去世,身居相位达10年之久。
唐代裴庭裕《东观奏记》一书记录了一则令狐绹拒色贿的故事:有个叫毕諴的人,在翰林院任职,才思敏捷,文笔优美,得到了唐宣宗的赏识,唐宣宗曾许诺提拔他为宰相一级的领导。
毕諴,字存之,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少孤贫,常燃薪读书,刻苦自励。既长,博通经史,尤能歌诗,也是唐文宗大和年间进士。唐宣宗即位后,毕諴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迁刑部侍郎等职。毕諴知道,时任宰相的令狐绹不喜欢他。尽管皇帝看好自己,但如果摆不平宰相令狐绹,自己这个提拔的事情还是很难办的。
令狐绹出以公心,把毕諴调邠宁,又从邠宁先后调凤翔、昭义、北门三镇,其实这都是对干部正常的调动使用。可毕諴却以为这是令狐绹在使手段,以阻挠自己入阁。他苦思冥想后计上心来,决定以色贿的手段来结好于令狐绹,于是在其任职的北门镇物色了一位貌美如花的绝色女子,将其打扮得珠光宝气,派专人献给令狐绹。令狐绹一见这位波光流转的。美女,怦然心动,惊为天人。
此时的令狐绹,虽然内心翻卷波澜,却没有失去理智,保持了一份清醒。他对儿子说:“尤物必害人。”毕“原于吾无分,今以是饵吾,将倾吾家族也!”意思是说,毕諴跟他没有情分,现今送美女给他,必然有求于他,定是抛香饵,下钓钩,如果他上钩了,则将造成倾覆他整个家族的严重后果。
令狐丞相只见了毕諴献的美女一面,就派专人把她送回去。那人不敢直接将美女还给毕諴,在一个驿站停留下来,等候毕諴的消息。毕諴为表示诚意和忠心,剌破皮肤滴血写信给令狐绹,恳求其收下美女,令狐丞相终不接纳。毕諴只得命驿站的吏人将美女卖掉,这次色贿事件遭到了彻底的失败。
令狐丞相跟韩璜截然不同,他不会因女色而失性。面对女色的诱惑,他能在满足私欲和保全名誉、身家之间作出理性抉择。他不会因小失大。
令狐绹出身名门,其父令狐楚也曾经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担任过宰相。根据《资治通鉴》上的记载,令狐绹能够升任宰相,在某种程度上是宣宗感动于令狐楚对宪宗的忠诚。令狐绹之子令狐滈却比不了父亲与爷爷,他辱没门风骄纵不法,受贿卖官,人称“白衣宰相”,在青史上落下了骂名。
《战国策魏策二》:“夫市之无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魏国被赵国打败了,因此魏国的太子和大臣庞恭将要送到赵 国的首都邯郸,充当人质。
临走时,庞恭对魏王说:“要是有人跑来向你报告,说大街上跑出来一只老虎,大王相信吗 ?”
魏王摇头说:“我不相信。大街上哪里来的老虎?”
“要是接着有第二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发现了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迟疑了一下,仍然摇头说不信。
庞恭再问:“如果马上又有第三个人跑来报告说大街上有只老虎,您信不信呢?”
魏王点头说:“我相信了。三个人都这么说,一定不会有假。”
庞恭起身说道:“谁都知道,大街上是不可能有老虎的,可是当三个人都说有,大王就相信 了。现在邯郸离魏国比从这儿上大街远得多,在大王面前说我坏话的又何止三人,请大王明 断是非。”
果然如庞恭所料,他一走,就有很多人到魏王面前大造谣言,以至当他从邯郸回来后,魏王 再也不愿召见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