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句子吧,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那些被广泛运用的句子都是什么样子的呢?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憧憬的生活范文【优秀3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先生指出:“无论是阅读还是作文,首要的是字词。”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对每个学段对词语的理解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第二学段要求学生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第三学段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可见词语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重要组成部分,词汇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对学过的词语理解会用,牢固掌握。可是在现在的课堂中,我们也发现存在着词语教学“蜻蜓点水”“含含糊糊”的现象。学生根本不理解所学词语,更谈不上积累运用。
怎样才能将词语教学“厚实”起来?这是个值得我们深思研究的问题。我想只有让学生反复诵读,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一些理解词语的方法,激发学生自觉理解词语的兴趣,让词在儿童的意识里活起来,并成为儿童掌握知识的工具。这样他们才能内化文本语言,提高语感水平。
现在我以三年级上册《风筝》一课中“憧憬”一词的教学来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对于“憧憬”一词学生来说是完全陌生的。但是这一词却蕴含着孩子们向往放风筝时的快乐与幸福,也会下文孩子们千辛万苦找风筝铺垫情感基调。我采取了以下三个策略:
一、字义猜想,激发孩子理解词语的兴趣
汉字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它有形象、有色彩、有气味,还有情有义!细细读她,如同一段清新秀美的小诗;用心品她,好似一则意蕴深远的故事;静静赏她,仿佛走进了多彩的画卷……我很好地利用汉字音、形、义结合的构字特点,让学生猜想“憧憬”的意思。学生们兴趣浓厚,浮想联翩。很多孩子从这个词的偏旁中了解到“憧憬”是表示内心的想法。这是他们对这个词最粗浅的认识。虽然不饱满、不丰盈,但是却使这个词在他们头脑中鲜活起来了。孩子们愿意更进一步地了解它、感受它。词语教学不那么索然无味了。
二、学查词典,教给孩子理解词语的方法
如果词语教学仅仅是让孩子们漫无边际地猜测,那么孩子们永远不能深刻地理解词语。作为三年级的孩子,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让孩子借助字典、词典来理解词语。我们也要紧紧地把握课标的要求,在教学中不忘授之以渔。文中的小泡泡中写着“我查词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这也透露了本课词语教学的重点。我根据课标和文本的要求,让孩子明白当遇到不懂的词语时可以借助词典,此时孩子们急于想明白“憧憬”的意思究竟是不是如自己所猜测的一样。随后我又示范了查词典的过程,让孩子们在词典中找到了“憧憬”的意思就是向往。猜想与现实产生了碰撞。孩子们的印象更深了。通过查字典孩子们对于这个词的意思有了更科学、更准确的认知。
三、联系生活,加深孩子对词语的理解感悟
理解词语难道就是了解这个词的意思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真正的理解在于能通过朗读读出词语的韵味来,能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我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积累,想象“我们一边做风筝一边在向往着、憧憬着什么”。孩子们虽然都不一定做过风筝,但是他们都有放风筝的体验。当他们拿到风筝时与文中的做风筝的“我们”一样都有美好的憧憬,那就是能够让自己的风筝飞起来,飞得越高越好。这时候他们一定是最幸福的。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抽象的解释变为自己的生活体验。孩子们已经对词语进行属于自己个性化的解读。“憧憬”一词已经不再是枯燥死板的符号,而是一幅形象鲜活的画面,一份美好的心情。在后面的说话练习中“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也飞起来了,”有些学生居然说到了“风筝飞起来了,我们的 憧憬 也飞起来了。”这不能不说“憧憬”一词已深深烙印在他们的心中,已成为孩子们自己的语言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们浪费自己的健康去赢得个人的财富,然后又浪费自己的财富去重建自身的健康。我们焦虑地憧憬未来,忘记了眼前的生活,活得既不是为了现在也不是为了将来。我们活得似乎永远都不会死,我们死得也好像从来没活过。
写作指导
上述材料出自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幸存者回忆录》一书。它讲的是关于人生得失的感悟。审读上述这则言论片段,它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着眼于“追求财富”与“身体健康”的矛盾,第二句着眼于“焦虑憧憬未来”与“忘记眼前生活”的矛盾,第三句着眼于“活”与“死”的状态表现的矛盾。构思立意可从上述三组矛盾出发,任选其一,来引申自己的感悟与思考。参考立意如下:
角度一(从第一组矛盾切入):幸福在于身心的健康与和谐等。
角度二(从第二组矛盾切入):心怀美丽憧憬,走好脚下的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用理想照亮生活;摈弃虚幻华丽的空想,把握当下的每一天等。
角度三(从第三组矛盾切入):不虚此生,活出精彩;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度,而在于厚度;生如夏花绚烂,死如秋叶静美等。
也可基于这则材料的整体内容及其内在联系,从它包涵的财富与健康、现在与未来、生与死等关系型话题,进行深入思辨与探究,提出自己的看法,来确立中心主旨。参考立意如下:
珍爱生命,热爱生活,谱写人生的华章;学会知足与知不足,才能享受幸福的人生;找准人生定位,明确前行方向,此生才不虚度等。
例文
不虚度此生
林慕白
此生该如何度过,才有意义?这确实是一个不可绕过的问题。“我们活得似乎永远都不会死,我们死得也好像从来没活过。”莱辛之言,令人警醒。人生有涯,庸庸碌碌,无所事事,得过且过,行尸走肉般地活着,这与死亡又有何异?于我看来,心怀美丽的憧憬,踏出坚实的脚步,方不致浪掷光阴,虚度此生。
美丽的憧憬,坚实的脚步,它是对自我潜能得以完全释放,才智得以最大限度发挥;自我德性修养得以不断完善,个体之社会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的美好前景的展望。这样一种理想的追求,既是个体价值的体现,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但是,很多人却无暇思考“我为何而活着?”他们仅仅为满足口腹之欲,或单单为一己私利,为了登顶权势的峰巅,就不择手段,尔虞我诈,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正如臧克家诗云:“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这样的人生与死无异。
爱因斯坦曾说:“我从来不把安逸和快乐看作是生活的目的……我叫它猪栏的理想。”追求生活的安逸和自在,追求身体的健康与财富的富足,在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同时,也能促进他人的快乐与幸福,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的居里夫人;“我工作,是为了乐趣”的比尔・盖茨;“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的史铁生……古今中外,多少仁人志士、英才圣贤,他们心怀美丽的憧憬,这种憧憬绝不拘泥于狭隘偏执的利己泥淖,而是以自己的生命之光照亮了他者的道路,温暖了社会,造福了国家。不同的岗位,不同的职业,不同的人生经历,但是他们都能为着自己心怀的美丽憧憬,以沉稳坚实的步履,拓展人生之路。
泰戈尔诗云:“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倘若此生从未曾绚烂地绽放过,那么其死亡又何能有了无遗憾的沉静之美呢?不虚此生,请点亮美丽憧憬的明灯,走好脚下的每一步!
评点
文章开篇以设问破题,点扣材料中莱辛的名言“我们活得似乎永远都不会死,我们死得也好像从来没活过。”从简述感悟中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心怀美丽的憧憬,踏出坚实的脚步,方不致浪掷光阴,虚度此生。”――提纲挈领,开宗明义。
退休后你打算干什么?旅行?阅读?写回忆录?在温暖的阳光中靠在摇椅上昏昏入睡?大多数被繁重工作所累的年轻人会对几十年后的退休生涯充满幻想,然而事实上有很大一部分美国人退休后,发现他们的生活中最大的改变是性生活减少和家务活增多,仅有35%的退休人士表示自己更快乐了。
更多的人根本不适应退休生活,60多岁的企业退休高管巴德·罗伯逊就属于这样的人。
“要命”的退休生活
罗伯逊1949年出生,属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批婴儿潮,拥有成功的事业,积累了足够的财富。他已经离婚六年,现在与年轻的女友一起住在豪宅里,他有3辆跑车,还有两个孩子及5个孙辈。但是刚从大软件公司财务总监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他是这样形容他的退休生活的:“一团糟,我感到非常失落,”他抱怨说,“我的世界像打碎了又重新构建,充满混乱。”
此前的38年里,他是个“工作狂”,拥有极其充沛的精力,每天早晨6点45分就到办公室,连续10多年在华尔街公布自己的公司实现或超额完成盈利目标的消息。突然间,一切戛然而止,他退休了,变为普普通通的老巴德·罗伯逊。
他用跑步和举重来打发早上的时光,但到了下午就无所事事,只能盯着那些一点点生锈的陈旧汽车发呆。他还有二三十年的生活要面对——相当于一生的1/3,他不禁在心中高呼:救命啊!
这就是事业成功的婴儿潮一代在退休后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前,你辛勤工作40年,然后打打高尔夫,或是坐在摇椅里等待身体一天天衰老。许多人的精神垮了,一些人选择了忍耐,而充满开拓和抗争精神的成功人士们则选择说“不”。幸好,现在他们有了更好的求助对象——私人退休教练。
于是罗伯特找到了总部位在波士顿的新方向公司(New Directions),这家公司提供多种服务,其中一项就是帮助罗伯逊这样的退休高管们,当他们再也不能管理别人时,教他们调整自我的办法。
该公司的现任总裁麦克·吉恩斯算是退休教练中的著名人物。新方向公司的创始人是戴维·科贝特,目标客户主要是50多岁, 年收入在20万美元(1美元约合6.3元人民币)以上的企业高管或其他专业人士,他们前前后后共接待了2700名客户,其中包括棒球大联盟的运动员、首席执行官、医生、律师、航空公司主管,以及像马萨诸塞州前议员马蒂·米汉这样的政坛人物。米汉在45岁时拜访了新方向公司,并且认为受益匪浅,如今,他是马萨诸塞大学罗维尔分校的校长。
新方向公司每年新增加一百来个新顾客,与2700多个客户保持联系,让他们定期参加公司的工作坊和讲座,还帮助新加入者找到工作。据公司的主管麦克·琼斯说,35%~40%的顾客能够找到新工作。当然,并不是所有退休的人都想找一份工作干,有些人想知道如何成为董事会成员,或者想知道如何干一些公益事业。
价值上万美元的退休咨询
退休教练工作的主旨在于从专业的角度帮助人们适应各种各样的个人转型和职业转型,包括应对他们的“后职业”生活(这些人不喜欢退休这个词)。退休教练一般是如何工作的呢?
首先,退休教练会对你的核心价值进行评估,帮助你明确目标,然后让你做一系列的测试,测试你对生活的满意度,并且对你的人际关系、职业生涯、个人成长、财产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假设你是已经40多岁的哥伦布(在15世纪,这个年纪就该退休了),此时你的生活一事无成,但你还想看看世界,该如何做呢?你雇了一个退休教练。在为你制定的几周咨询疗程的第一周,这个教练会问你:“哥伦布,如果钱对你不是问题,你会做什么?”
经过几周甚至几个月的持续咨询之后,退休教练会说:“哥伦布先生,我想说的是我了解到冒险对你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远东的香料也非常吸引你。你不要害怕败血症,去吧,去看看世界。”哥伦布也许会说:“我如何获得航海所需要资金呢?”“哥伦布先生,就像我们讨论过的那样,你为何不去和西班牙的伊莎贝拉女王谈谈呢?”“不行,我还要看儿子的骑马比赛呢,而且我不知道该穿什么衣服去见王后。”“你害怕什么!哥伦布先生。”
诚然,就像新方向公司总裁麦克·吉恩斯所认为的,退休教练的工作更像是治疗,是类似心理医生的角色。但是退休教练和心理医生有明显的区别,如果哥伦布是在接受治疗,那他的心理医生会分析他想航海是想逃避责任,退休教练不会深入这些层面。退休教练更着重人文主义和人本主义,深受积极心理学的影响,主要目的是帮助你生活得更加快乐。在美国,退休教练与心理治疗师的另外一个区别是,心理治疗享受医疗保险,而退休教练不包括在医疗保险之内。
美国人托马斯·伦纳德被誉为“退休教练之父”,在多年的咨询师生涯中,他发现顾客需要的不仅仅是数据和表格,更重要的是制定“生活计划”。1992年,伦纳德创立了第一所“教练学校”,后来还成立了很多退休教练机构,包括国际退休教练协会。
没人知道现在全世界究竟有多少退休教练,政府没有颁布任何法规要求他们申领执照,因此金融规划师、人力资源专家和顾问全都可以加入到退休教练的行列中来。据国际退休教练协会估计,全球共有4.8万名退休教练。
退休教练的收费也各有不同。通过电话听取“退休前你要知道7件事”这样的课程,只需要10美元,六次面谈可能需要300~900美元,而作为这个行业的翘楚,新方向公司收费则高达2万~9万美元。
高昂的收费值得吗?
当新方向公司开始为罗伯逊辅导时,罗伯逊说,他希望继续工作,希望能够进入一些公司的董事会。罗伯逊接受了一系列测试和社会心理评估,教练为他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在第一阶段的头两个月里,他写了一份个人简历,一份有关他为什么离开原来工作的离职声明,并且言简意赅地介绍了他的主管才干。名片已经印好,并且给数十家高管招募公司邮寄了信件。
但是罗伯逊不是才退出职场游戏吗?吉恩斯说,慢慢来,一般客户通常会想出意想不到的解决办法——他们会去牧羊、雕刻、酿葡萄酒、上法律学校、从事服装设计,而忘了再去找份工作。
但是客户付出如此高昂的代价,只是得到这个结果吗?这更像是依靠人们自身的领悟和行动,为什么客户感觉有必要把上万美元支付给新方向公司呢?对此罗伯特说:“如果我只是退休了,试着自己寻找解决办法,坐在家里写写简历,我会感到非常失落。”他说。“这就像有家人在旁边为你加油鼓劲,而且经历这个过程让我获得了一个组织架构。对于习惯了工作结构的人来说,这一点大有帮助。”